胡某,28岁。患者下腹隐痛3年,平素痛经,带下量多。结婚3年,同居未避孕也未怀孕。西医检查双侧输卵管堵塞,确诊为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曾行输卵管通水等治疗,效果不佳。
于年5月3日就诊中医。症见形体肥胖,下腹疼痛隐隐,腰酸胀坠,带下量多,色白质黏腻,月经期下腹痛,量少有血块,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无力。
妇检:阴道分泌物多,呈脓性,子宫颈Ⅰ度糜烂,宫体后倾,活动欠佳,压痛明显,双侧附件增厚,明显压痛。
中医诊断为带下病、痛经、不孕,辨证为痰湿气滞型。治以理气化湿,活血祛瘀。
月经第1天用原方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每日1剂,连服3天。月经第5天起用原方去忍冬藤、车前草,加炒山甲、路路通、皂角刺、荔枝核、菖蒲,每日1剂,连服10天。每天除服中药外,兼用药渣加穿破石、细辛研粗末,加白酒拌匀热敷下腹,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排卵期停药,下次月经前5天用原方去忍冬藤、车前草,加菟丝子、杜仲、补骨脂,每日1剂。
按此周期用药,连续治疗4个月,自觉症状消失。于年10月15日停经50天,B超检查双侧附件正常,并提示宫内妊娠,尿液妊娠试验阳性。
体会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从病因来看,有寒热湿邪为害,经行产后忽视卫生,不慎房事,多产(反复刮宫),情志不节等不同原因,并与素体因素及经行产后的特殊生理环境有关。病机主要是正气虚弱,胞脉空虚,外邪侵袭而致气血失调,冲任受阻为患,其中“湿”与“瘀”是致病的关键。
清宫解*饮组方严谨,针对病机,重用土茯苓为主药,以利湿除秽;忍冬藤、车前草、薏苡仁甘寒,能助土茯苓利湿解*,又有清热之功;鸡血藤辛温,能行血补血;益母草辛苦微寒,能活血祛瘀,利尿解*;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有补有行,与益母草、鸡血藤同用则补血祛瘀,扶正之功益彰;甘草调和诸药又能解*。全方寒温并用,能清能补,既清热利湿、解*化瘀,又能扶正养血,故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
疼痛是盆腔炎的主要症状,本组病人均有腹痛。80%病人带下量多并性状改变。临床应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程序及带下的症状,结合全身体征,辨其寒热虚实而加减用药,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完善本病的诊断。#名家医案练习#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邹志为老中医临证治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曾志,刘凌鹰主编)
方歌如下:
清宫解*鸡冬藤
土苓车益草丹参
薏苡健脾能除湿
湿瘀带下此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