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丸,一首经典经方,脾胃虚寒者服之效若桴鼓。《伤寒沦》中有汤剂丸剂两种用法,汤剂起效迅速,丸剂作用缓慢一些。
从方剂组成来看,干姜,人参,白术和甘草,就四味药,干姜温里散寒,表明这是个里寒证。人参表明胃虚。白术祛湿,寒与湿总像对孪生兄弟,相互关系很密切,有寒就会有湿,说明胃里停水较多。甘草护胃,并和解诸药,让其他三味药作用更持久一些。四味药分工明确,就像烧锅炉一样,一个负责生火,一个负责加水,一个控制温度。药理分析比较简单,难度在里寒的判断上,也就是中医讲的辨证。
用经方就是这样,如果有人明白告诉你,患者胃虚怕冷物,你可能会立马想到理中丸。但假如自己面对患者的时候,就乱了方寸,不知用什么药好。因为病人叙述往往比较杂乱,这儿不舒服,那里也不舒服。可能刚说胃寒碰不得冷水,你刚想到理中丸的时候,又接着说大便是硬的。你一听也就打消了用理中丸子念头。同时,表述者与受听者,相互间传达的意思会产生歧义,他说胃怕冷,或者胃本身并不是特别怕冷;受听者就相当然地认为是他理解的那个冷。正如鲁迅说的,一百个人看红楼梦,就有一百个红楼楚。学中医的人最怕的就是这种想当然。那些有经验的医生,除了水平经验丰富一些外,还有就是比生手更客观一些。这有点像医者自己阳虚,就很容易犯,把来诊的患者都当作阳虚的毛病一样,诊断已掺杂了很多个人的主观色彩,这样治病当然就很难有效。
笔者就曾犯过这样的错误,有段时间,胃很容易痞闷,结合自己喝茶水都立马不舒服,怕吃冷的东西,以及全身怕冷的症状,认定是阴寒证。服附子理中丸后,开始几天有效,但没过几天,又症状如初。直到有一次晚上睡觉,肚子咕咕叫个不停,心里想这不就是《伤寒论》里讲的“腹中雷呜”吗?是不是应该用一下甘草泻心汤。说实话,当时还心有余悸,怕自己这样的阴寒证,岂有用*连*芩的道理。思考再三,决定用两帖试试。就配了半夏泻心汤。虽知喝了一帖,胃就立马舒服了,连睡觉也好起来。这次亲身经历,让我在判断寒热的问题上,不再那么武断了,也认识到,过去理解的寒热及阴证阳证。判断依据上是有问题的,不要轻易给身体属阴属阳下结论。
这件事情可以说对自己影响很大,一是经方的效若桴鼓所言不虚,二是在身体寒热的问题上,辨证还要更细仔,别轻易下结论。
那么,掌握理中丸的核心要点是什么呢?中寒脾湿,就这么简单,理中丸太阴病主方,不是太阴的阴寒证,那里有用干姜的道理。从字意上理解,理中就是作用脾胃中焦这块。但重要的是,你怎么判断虽者中焦是阴寒证,除了患者自述的怕吃冷物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愿不愿意喝水,口淡不渴,一整天都想不到喝水,对于判断里寒证相当重要,胃里有热是一定会想喝水的。如果对自己的判断仍然存疑,那么再看看患者的舌头,水津満布,就是口水多,舌质不燥不红,舌苔水滑不厚,那么就会印证自己的判断,那就大胆用理中丸。
中焦阴证还会有其他什么症状,这点对用好理中丸,并适当加诚更对证。程序轻的,量少一些,程度重的,还要加量。中焦阴寒证,表现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后背会疼,很多人会认为心昵的关系,其实是脾胃阴寒反射到背部,疼痛点往往巴掌块大。有的腹胀,利害的可以加味陈皮枳实,有的拉肚子,用了理中丸后就会改善。阴寒严重的,兼下焦连带小便频数清长的,还可以加附子,这就是后世附子理中丸的由来。至于腹痛,四肢拘急。都与理中丸有关。
理中丸在现代社会,应用越来越普遍,人们嗜好冰物生物,时间久了都伤害到脾胃。这是今天谈论它的意义所在,欢迎大家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