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病理变化的机制,在《素问》里称作“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又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说明中医学对病理变化的研究是十分重视的。这里着重谈谈“病因”“病机”两个问题。
(一)病??因
中医学研究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远在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方论》里便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观点,这可以说是“病原三因论”的雏型。南北朝的陶弘景又把病因概括为“内疾”“外发”“他犯”三种。到了宋代陈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明确指出,“六淫”所感为外因,“七情”所伤为内因,“房室”“金刃”“虫兽”“饮食”“劳倦”所伤为不内外因,中医学今天普遍认为的“三因论”,可以说是从陈无择定下来的。
1.六淫致病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不正常的气候变化而言。“淫”即“邪”之意,即“不正常”,所以中医学概称这六种不正常的气候为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这与正常递变的气候是有本质区别的。譬如夏季至而“暑”,冬季至而“寒”,这样的风、寒、暑、湿、燥、火,是正常的六气,不仅不是病邪,还是人们生存于自然界所必需的自然条件,所以《素问》中称这六气是存在于自然界的六种“元气”。
淫邪致病有几个特点,首先是有明显的季节性,这是容易理解的。其次,六种淫邪既可单独致病,亦能合并起来侵犯人体,如风寒、风热之类。又其次,六淫邪气为病,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由此引起的疾病中医学称之为“外感”。
此外,临床上常见的某些非由体外侵入,而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类似于风邪、寒邪、湿邪、燥邪、火邪的邪气,为了与外感六淫相区别,中医学则称之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即内生之邪。这些内生邪气与外感六淫之邪在发病过程中亦常相互影响。
(1)风邪致病
1)风邪的性质和特点:风性开泄,流动性大,善于向外、向上扩散;风邪侵犯时自外而入,首先着于肌表;自内而生的内风,常出现于头面。从这些表现来看,风邪具备“阳”的性质,故以风邪为“阳邪”。当风邪侵犯人体时,寒、暑、燥、湿诸邪,往往会随之侵入体内,故临床上更多见到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邪气致病,故《素问·风论》中有“风为百病之长”之说。
既病之后,在临床上常出现游走性或动摇性的病变表现。如风湿性关节炎,可出现游走不定的疼痛;风疹,则发无定处,随处瘙痒;还有眩晕、震颤、抽搐、痉挛、角弓反张等,亦为常见的动摇性病变表现。故《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谓:“风胜则动。”这些规律性特征都是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来的。
2)常见的风邪病证:常见的风邪病证大体上分为“外风”“内风”两类证。
“外风证”常见的有:①伤风,表现为发热、恶风、自汗、脉浮缓,或见喉痒、咳嗽、鼻塞流清涕等;②风痹,表现为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时发时止、天气变化即有反应;③风水,表现为头面或全身浮肿、小便不利、发热、恶风;④风疹,表现为皮疹发无定处,此起彼伏,发则瘙痒;他如风寒、风热、风湿等,则分别从寒、热、湿予以辨治。
“内风证”主要是肝气病变的一种病证,临床常见症有:头目眩晕、四肢抽搐、麻木、强直,乃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等。多是由于阴虚血少,风阳上扰,筋脉失去濡养引起;亦有因阳热太盛,燔灼肝经,内风煽动所致。所谓“血虚生风”“肝阳化风”“热极生风”等,均是对这类内风证病机的概括。
(2)寒邪致病
1)寒邪的性质和特点:“寒”为阴气盛的表现,即所谓“阴胜则寒”。阴的一方偏盛,阳的一方必然衰减,因而决定了寒邪的性质属于“阴”。寒邪侵袭人体以后,最多见的病变特征是“凝滞”和“收引”。
“凝滞”即阻塞难通的意思。人体中的气、血、津液之所以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凭一身阳和之气温煦其间,一旦阳气衰少而阴寒偏盛,则如《素问·举痛论》所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所说的“稽迟”“泣而不行”“不通”等,就是以凝滞为特征的病变,是气血受到阴寒的影响而造成的。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惟有“温阳散寒”一法。
“收引”即因收缩而发生牵引性的病变。故《素问·举痛论》中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热胀冷缩,这是物理的常态,寒冷过盛而引起收缩(缩蜷),因收缩而发生牵引拘急(绌急),表现于临床上常见到关节活动与肢体屈伸的强直不利。
于此可以看出,寒邪引起的病变表现之所以出现“凝滞”和“收引”这些特征,是由寒邪的性质所决定的。
2)常见的寒邪病证:常见的寒邪病证有“外寒”和“内寒”的区分。
“外寒证”常见有:①风寒,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等;②寒痹(痛痹),表现为关节剧烈疼痛,得热则舒,遇冷加重,甚或拘急,屈伸不利;③寒伤脾胃,表现为脘腹疼痛、食少、呕吐、肠鸣、腹泻,或伴有恶寒、身痛等。
“内寒证”主要是由于阳气虚损、脏腑功能衰退引起,所以又叫作“虚寒证”。阳虚便不能充分发挥其温煦的作用,阳虚而阴盛,即所谓“寒从内生”的病变,其主要见症有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甚至手足逆冷、呕吐清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倦怠嗜卧等,病变的局部可发生冷痛,在临床上多见于脾肾阳虚的病人。
(3)暑邪致病
1)暑邪的性质和特点:“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独见于夏令。如《素问·热论》中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夏至约在五月中旬,夏至以后,便是小暑、大暑六月节令,正是暑热大行的时候。暑邪既是炎热气候的反映,故属于阳热邪气。
阳主宣发,易升易散,暑邪侵袭人体以后,便使肌腠开张而大量出汗,汗出过多而津液为之消耗,故可见口渴、心烦、尿赤短少诸症。津液耗损的同时,阳气亦往往随之而外泄,以致气短、乏力,突然昏倒之症亦时有所见。如《素问·举痛论》中说:“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这就是暑邪伤耗阴津、阳气的病变。“炅”即指暑热邪气。
夏令常多雨而潮湿,暑热熏蒸,水湿升腾,空气中湿度大为增加,故暑邪为病,每兼带湿邪,在发热、烦渴的同时,常出现周身乏力、四肢倦怠、胸闷、呕恶、大便溏泻等症。
2)常见的暑邪病证:常见的暑邪病证有:①伤暑,表现为多汗、心烦、口渴喜饮、倦怠乏力、小便短赤;②中暑,轻者表现为头晕、恶心、胸闷、呕吐,重则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喘喝、大汗出、手足厥冷;③暑湿,表现为寒热阵发、心烦、口渴、胸闷、呕恶、食少、倦怠、大便稀溏、小便短少等。
(4)湿邪致病
1)湿邪的性质和特点:“湿”是水分饱和的状态,大凡阴雨天的空气以及低洼的土地都富含水分而潮湿,这就是湿气。湿气侵入人体为病,便称之湿邪,这是指外在的湿邪而言。人身的气血、津液,其中亦有水分,在人体阳气温煦下运行不已的运动中发挥着正常的生理功能,故不能称其为湿。又如饮食入胃,其中亦有水液,经过消化、吸收、排泄等,清浊攸分,各行其事,亦不能谓之为湿。只有在生理功能失常的情况下,运化、吸收、排泄等功能发生了障碍,以致体内部分水液出现停蓄状态,运化不完全及吸收障碍而有余留,排泄而有不尽,有一于此,湿邪便可产生,这是内生之湿邪。无论外来、内生,湿邪总是由于水气有余,水为阴,故湿邪当为阴邪。
湿邪致病的主要特征是“重浊”“黏滞”。惟其“重浊”,不论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均使人有身体困乏、沉重如裹、四肢酸懒的感觉,还可能出现面垢、眵多、大便溏薄、小便浑浊、皮肤湿疹水疱、妇女白带多等秽浊的病变表现;惟其“黏滞”,是指一经得病则缠绵难愈,病程较长,其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湿邪最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难于施化之故。
2)常见的湿邪病证:常见的湿邪病证有“外湿”“内湿”之分。
“外湿证”常见的有两种:①风湿,症见午后发热、汗出而热不得解、恶风、头身困重、四肢酸楚等;②湿痹(着痹),表现为关节酸痛,固定不移,有沉重感,屈伸不利,或肌肤麻木不仁。
“内湿证”主要是脾病引起,脾本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脾阳不足,健运的功能受到影响,不能运行津液,便聚而为湿,甚至积而为水。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说法,便指的是这种病变机制。其临床表现是:食欲不振、口腻不渴、胸闷、呕恶、头重身沉、便溏或泻、肤肿、面萎*、小便浑浊、妇女带下等。
(5)燥邪致病
1)燥邪的性质和特点:“燥”与“湿”正相反,湿为水分饱和,燥为津液不足。湿为阴邪,易于损伤阳气;燥为阳邪,最是损耗阴津。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燥胜则干”,“干”是津液耗散的结果。故临床上燥证的表现,常可见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皴裂、毛发枯萎、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等津伤液涸的病变表现。
燥邪最易伤肺,肺为娇脏,惟喜清润,如果燥伤其津,则肺气不得清润,而失其宣肃的功能。又因之燥邪最易侵袭于肺,肺开窍于鼻而合皮毛,则燥邪无论从肌腠还是口鼻而入,肺都首当其冲,肺脏津气两伤的结果使宣肃功能受到影响,于是常出现干咳、少痰,或胶痰难咳,或痰中带血,及喘息、胸痛诸症势必因之而作。
2)常见的燥邪病证:常见的燥邪病证分“外燥”“内燥”两类。
“外燥证”又分“温燥”“凉燥”两类:①温燥,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渴、心烦、鼻干咽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咳而不爽等;②凉燥,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逆不利、口鼻咽干等。
“内燥证”主要是由津伤液燥所致,其因或由热盛伤津,或由汗、吐、下后耗损津液太过,或由失血过多,或由久病精血丧失,有一于此均足以引起内燥证。其临床表现以口咽干燥、皮肤干涩粗糙、毛发干枯不荣、肌肉瘦削、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津伤血少的病变表现最为多见。
(6)火邪致病
1)火邪的性质和特点:“火邪”与暑邪相较,同样都具阳热性质,惟暑邪致病有季节性,而火邪致病则无此特征,这是区别两者之要点。火邪又或称“热邪”,火邪与热邪相较,从病因、病变来说,可谓没有什么区别。但从生理角度看来,“火”具有生理上的功能,如君火、相火之类,“热”则毫无这个意义,故“火”与“热”又略有所区分。病邪中凡具阳热之性的都最耗伤阴津,故火邪属阳邪。
“火”既具阳热之性,阳主躁动而向上,火邪致病的特征是“燔灼”“炎上”“躁动”“伤津”。惟其“燔灼”,病则见高热、恶热、烦渴、脉洪等;惟其“炎上”,临床常见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头疼目赤、瞀冒眩晕;惟其“躁动”,失眠、烦躁、狂妄不安、神昏谵语者亦属习见;惟其“伤津”,临床表现常见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种种津耗液涸之症。火热之极,尤每见其燔灼肝阴,筋脉失养,以致肝风内动,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热极生风的病变;或者火热迫血妄行,竟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斑疹、月经过多及崩漏者,亦属不少。
2)常见的火邪病证:常见的火邪病证分“外感”和“内伤”两类。
“外感”性的多见于温热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喉肿痛、口干而渴;继则但恶热、不恶寒、大渴引饮;待热入营血,则心烦、不寐,甚则动血生风。
“内伤”性的需分虚实:果为实火,多为心、肝、肺、胃等病变引起,症见口舌糜烂、口苦、目赤、咽喉干疼、咯吐*痰或脓血、齿龈肿痛、口渴喜冷饮、心烦急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果为虚火,则多由肺、肾、心、肝等病变引起,症见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咽干、目涩、头晕、耳鸣等。
(7)疫疠致病
这是不属于六淫范围之内的另一种致病因子,疫疠邪气致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重笃、病变表现相同、传染性强等特征。如《素问·刺法论》(遗篇)中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诸病源候论》亦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古人在这里不仅指出了疫疠邪气致病的传染性,也指出了疫疠邪气致病对人类生命危害的严重性。明吴有性在《温疫论》中指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并称这“异气”为“戾气”,其传染途径是经空气或接触传播,自口鼻而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皆能致病。疫疠致病,可以散在发生,也可以形成温疫流行。如“大头瘟”“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等等,实际上包括了现代的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
2.七情致病
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表现,中医学简称为“七情”。七情致病属于精神致病。在一般情况下,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不同反应,属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并不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才能影响人体生理,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主要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而七情致病则是直接影响有关内脏而发病,所以七情致病是造成内伤的主要因素之一。
七情致病说,是建立在脏腑学说的基础上的,因为情志活动必须有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而外界的各种精神刺激,只有作用于相关内脏之后,才能表现出情志的病变。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因而不同的情志因素,会对内脏发生不同的影响,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志异常变化伤及内脏,主要是影响内脏的气机,使其升降的功能失常,气血发生紊乱。正如《素问·疏五过论》所说:“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脏腑气机失常的具体表现,亦因其不同情志之所伤而有不同的反应。如《素问·举痛论》所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所谓“怒则气上”,是指过于愤怒可使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横逆而上冲,甚至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蒙蔽清窍,引起昏厥,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这就是肝气上逆在临床上的具体表现之一;所谓“喜则气缓”,是指高兴过度,以致心气缓散,精神不能集中;过度的悲哀,以致意志消沉,肺气耗伤,是谓“悲则气消”;过于恐怖,以致肾气不固,气陷于下,二便失禁,是谓“恐则气下”;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依,神无所附,慌乱失措,是谓“惊则气乱”;思虑过度,以致气机阻滞不畅,脾胃运化无力,是谓“思则气结”。临床实践证明,精神刺激、情志所伤,是能够影响内脏功能的;相反,内脏功能失调,也常表现出不同的情志表现。例如,肝病可见烦躁、易怒,心病可见哭笑无常等,故《灵枢·本神》中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由此看来,情志不仅可以致病,而且在许多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病人如有激烈的情志波动,往往可使病情改变,甚至引起病情恶化,这一点已逐渐引起医学界的
“饮食”和劳作,是人类赖以生存并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劳逸要有合理的安排,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否则便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或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产生疾病。
(1)饮食致病
“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有所失宜,又将成为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饥饱失常。饥饱失常最容易使脾胃受损而引起其他疾病。首先是饥饿或摄食不足,以致气血生化之源缺乏,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久之则衰少而为病。气血衰少则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易于继发其他病症;亦有因其他疾病而致脾胃虚弱,饮食减少,竟致形成气血不足之病证者。其次是过饱,饮食过量超过了机体的消化能力,也会导致脾胃的损伤。脾胃损伤,食物不能及时腐熟运化,可出现脘腹胀痛拒按、恶闻食气、嗳腐吞酸、泻下臭秽粪便等。如《素问·痹论》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种病变特别是小儿最为习见。甚至有的食滞过久,郁而化热生痰,脾胃功能更加减弱,竟酿成“疳积”,而见手足心热、脘腹胀满、面*肌瘦等症。还有因食伤脾胃,以致营卫不和,易于招致外邪而发病,在儿科中亦属常见。
第二,饮食不洁。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或没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吃了不清洁的食物,可引起多种胃肠疾病和肠道寄生虫病。若误食*物,可导致多种食物中*。
第三,饮食偏嗜。饮食应适当调节,才能起到全面营养的作用,若任性偏嗜,则易引起部分营养物质缺乏,或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从而发生疾病。如“佝偻病”“夜盲症”等就是某些营养物质缺乏的表现。如过食生冷,则易损伤脾阳,寒湿内生,常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症。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无度,以致湿热痰浊内生,气血壅滞,可常患“痔疮”下血以及“疮疡”等病症,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这是有临床意义的。
(2)劳倦致病
适当的劳动,有助于疏通气血,增强体力,抵抗疾病的侵袭,反之便会成为致病因素。如《素问·举痛论》中说“劳则气耗”,就是指不恰当的劳伤而言。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要安排不适当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劳力过度则耗气,可出现气少、力衰、四肢困倦、懒于语言、精神疲惫、动则气喘等症;若思虑过度,即劳心太过,则常使阴血暗耗,心神失养,而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性生活无节制,所谓房劳过度,则易于耗伤肾精,而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男子遗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或赤白带下。
(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