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包括: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六淫
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
风
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风为百病之长
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暑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暑多挟湿
湿
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
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火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邪易生风,动血火热邪易扰心神火邪易致疮疡
一、风淫证候的临床表现
1、风邪侵表证:发热恶寒,汗出,苔薄白,脉浮缓
2、风邪犯肺证:咳嗽、咽喉痒痛、鼻塞、流清涕或喷嚏
3、风客肌肤证:突发皮肤瘙痒,或起丘疹,或起风团,此起彼伏,游走不定
4、风邪中络证:突发肌肤麻木,口眼歪斜
5、风胜行痹证:肢体关节游走疼痛
6、风水相搏证:新起面睑肢体浮肿
7、风淫证的辨证依据可表现为新起恶风、微热、汗出、脉浮缓,或突起风团、痰痒,麻木、肢体关节游走疼痛、面睑浮肿等症。
二、寒淫证候的临床表现
1、伤寒证恶寒重,或伴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或流清涕,舌苔白,脉浮紧
2、中寒证
(1)寒邪客肺证:咳嗽、气喘、咯稀白痰、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迟缓。以咳喘突然发作,伴见寒象为特点
(2)寒滞胃肠证:脘腹疼痛、肠鸣腹泻、呕吐
(3)寒滞经脉:肢体厥冷,局部拘急冷痛
(4)伴随症状: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白甚或青,舌苔白,脉弦紧或脉浮
3、寒淫证的辨证依据新病突起,病势较剧,有感寒原因可查,以寒冷症状为主要表现。
三、暑淫证候的临床表现
1、发热恶热、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小便短*、舌红,苔白或*,脉虚数
2、发热,卒然昏倒,汗出不止,气喘,甚或昏迷、惊厥、抽搐,舌绛干燥,脉濡数
3、高热,神昏,胸闷,腹痛,呕恶,无汗等。
4、暑淫证的辨证依据:夏月有感受暑热之邪的病史,发热、口渴、汗出、疲乏、尿*等为常见症状。
暑淫证候的证候分析
1、暑与火热的性质同类,但暑邪致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其病机与证候也与一般火热证有一定的差别。暑证是指夏月炎暑之季,感受暑热之邪所致的病理变化。
2、暑为阳邪,具有炎热升散,耗气伤津,易夹湿邪等致病特点。
3、分析
(1)由于暑性炎热升散,故见发热恶热,汗出多
(2)暑邪耗气伤津,而见口渴喜饮,气短神疲,尿短*等症
(3)暑夹湿邪,阻碍气机,故见肢体困倦,苔白或*
(4)暑闭心神,引动肝风,则见神昏,甚至卒然昏倒、昏迷、惊厥、抽搐
(5)暑热炽甚,营阴受灼,舌绛干燥,脉濡数
(6)暑闭气机,心胸气滞而见胸闷
(7)脾胃运化失司、气机升降失调,则表现为腹痛、呕恶
(8)肺气闭阻,玄府不通,则为无汗、气喘
四、湿淫证候的临床表现
1、头昏沉如裹,嗜睡,身体困重,胸闷脘痞,口腻不渴,纳呆,恶心,肢体关节、肌肉酸痛,大便稀,小便浑浊。
2、局部渗漏湿液,或皮肤出现湿疹、瘙痒,妇女可见带下量多。面色晦垢,舌苔滑腻,脉濡缓或细等。
3、湿淫证的辨证依据:起病较缓而缠绵,以困重、酸楚、痞闷、腻浊等为证候特点。
五、燥淫证候的临床表现
1、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舌苔干燥,大便干燥,或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小便短*,脉象偏浮等。
2、凉燥常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浮缓或浮紧等表寒症状。
3、温燥常见发热有汗,咽喉疼痛,心烦,舌红,脉浮数等表热症状。
4、燥淫证的辨证依据:常见于秋季或处气候干燥的环境,具有干燥不润的证候特点。
六、火淫证候的临床表现
1、发热恶热,烦躁,口渴喜饮,汗多,大便秘结,小便短*,面色赤,舌红或绛,苔*干燥或灰黑,脉数有力(洪数、滑数、弦数等)。
2、甚者或见神昏、谵语,惊厥、抽搐,吐血、衄血,痛肿疮疡。
3、火淫证的辨证依据:新病突起,病势较剧,以发热、口渴、便秘、尿*、舌红或绛、苔*干、脉数有力等为主要表现。
七、疫疠证候的特点
特点:①传染性强,易于流行②发病急骤,病情危笃③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1、温疫证候
(1)因感疫疠之*而引起的病候,其特点是发病急剧,证情险恶,并具有传染性。
(2)临床表现为初起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不憎寒。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头痛身疼,昼夜发热,日晡益甚,苔白如积粉。
2、疫疹病候
(1)因感染燥热疫*而引起的发疹性病候。
(2)临床表现为初起发热遍体炎炎,头痛如劈斑疹透露,或红或赤,或紫或黑,脉数。
3、瘟*病候
(1)因感受温*挟有湿热而引起猝然发*的病候。
(2)初起可见发热恶寒,随即猝然发*,全身、齿垢、白眼珠*色深,名急*。
(3)严重者变证峰起,或四肢厥冷,或神昏谵语,或直视,或遗尿旁流,甚至舌卷囊缩,循衣摸床。
八、情志内伤证候的临床表现
1、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主要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
2、七情致病特点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过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逆。
喜则气缓:暴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
悲则气消:过度悲忧会损伤肺气。
恐则气下:过恐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
惊则气乱:突然受惊,心气涣散,神无所归。
思则气结:思虑过度,致脾气郁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