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琦
构建中医男科学、确立中医体质学的
中医学家王琦
吴少刚 骆 斌 整理
编者按 王琦,男,汉族,1943年生,江苏高邮人。教授、博士研究生
导师。现任《中国中医药报》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康乐世界》杂志
社社长,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男性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
中医药学会理事,传统生命科学学会副会长,科普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
院首届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王氏是中医男科学的构建人之一,他长期致力于中医男科理论
及临床的研究并多有建树。他主编的《中医男科学》填补了中医男科
的空白,奠定了该学科的理论和临床基础。他首次在中医学术界提
出了“中医体质学说”这一概念,对“体质的定义”、“体质分型”等中医体质学说的重大问题进行
了科学的诠释和论述。在《伤寒论》的研究中,他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多年运用经方的临床
实践,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其中的“不独为寒论”、“提纲非纲论”、“六经非经论”、“无分经腑
论”,令人耳目一新,将仲景学说的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王氏的腹诊研究同样取得丰硕成果,
他在腹诊的文献整理、科研设计、诊断规范、腹诊仪的研究、腹诊计算机应用系统等方面的研
究,弥补了国内腹诊研究的空白,使腹诊发展成一门系统的腹诊学,推动了腹诊的临床运用。
王氏不仅是一位中医理论学者,他还是一位著名的临床家。他治疗阳痿,不仅注重体质,辨病
与辨证结合,注重心理咨询及性行为的指导,还提出“阳痿从肝论治”的观点;治疗慢性前列腺
炎提出“热*蕴结论”、“瘀血论”、“瘀浊阻滞论”等病机三论,并采用分期论治的措施,临床疗效
卓著。
王氏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发表论文280余篇,
主编及合著学术著作32部,并获多种奖励。为中医学术的发展,中医新学科的构建和中医部
分理论体系的确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个人之所以能产生与众不同的具有科学的、创新的学术见解,如
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大量实践的积累是难以想象的。也只有在这
种基础上形成的学术建树,才能闪烁智慧的光辉。
———《王琦医学论文集》
王琦,男,汉族,1943年2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市。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
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师带
第五卷147
####
徒著名中医药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
药报》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康乐世界》杂志社社长,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男性学基金委
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传统生命科学学会副会长,科普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
学会常务理事,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抗衰老科学技术委员会理事,
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韩国汉医学研究所学
术顾问、客座研究员,澳门医学会学术顾问,欧洲高级中医培训中心学术顾问。
王氏在中医理论和临床中多有建树,与他人合著出版了第一部中医体质学说专著《中医体
质学说》。在这部被称作为中医体质学说奠基之作的专著中,王氏等首次在中医学术界提出了
“中医体质学说”这一概念,并以临床和现代实验为依据,对“体质的定义”、“体质分型”等中医
体质学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诠释和论述。
王氏还是中医男科学的构建人之一,他长期致力于中医男科理论及临床的研究,对男性性
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症等多种男科疾病均有较深的造诣,是我国首批招收中医男科研究生的导
师。他主编的《中医男科学》一书,填补了中医男科学的空白,奠定了该学科的基础。多年来,
王氏撰写了大量有关构建中医男科学体系的学术论文,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对男性疾患自身
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充实了中医男科的理论内涵,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伤寒
论》的研究中,王氏指出六经当为三阴三阳六类病的划分概念,是仲景运用三阴三阳作为对多
种外感热病的归类,从而对某经配某病的逐一对应关系作了否定,并对太阳经证、腑证等概念
作了澄清。
王氏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发表论文280余
篇,其中多篇在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主编或与他人合作出版学术著作32
部,其中多种著作如《中医体质学说》、《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王琦男科学》、《中国腹
诊》、《中医藏象学》皆为中医新学科构建和理论体系的确立作出了贡献,影响深远。由于王氏
长期以来在医、教、研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曾获得多项奖励,如中国中医研究院优秀论文一
等奖、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奖、中国人民解放*科技进步
奖、卫生部孙氏医学鼓励基金奖、全国优秀图书奖、世界传统医学金杯一等奖、首届世界人体科
学研讨会金杯特等奖等。
学术精华
一、中医体质学的确立
王氏自70年代即开始从事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近20年来,他在整理、研究古代文献的
基础上,从理论研究、社会调研和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对中医体质学说进行了系统研
究,为中医体质从学说到学科的确立,作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第五卷148
####
(一)提出了中医体质学概念
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
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它
是以中医理论为主体,吸收现代体质人类学和现代医学等相关学科内容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一门交叉性、应用性学科。主要研究范畴包括体质特征与体质结构、体质类型、体质与发病、体
质与疾病的诊断与辨证、体质与疾病的治疗、体质与预防、保健等。
中医体质学中的体质概念,可以表述为: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
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反
映在生命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
抗能力方面,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方
面。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现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具有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群类性)
与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
体质概念的这一表述方式,是基于中医学对人类体质观察的论述和现代中医体质研究的
基本认识,结合了有关学科中对体质的认识以及医学科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任务而提出来
的。
(二)揭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
王氏指出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和遗传决定论是中医体质学说的四个基本
原理,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医体质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背景。
1体质过程论:体质过程论认为,体质是一种按时相展开的生命过程,是一个随着个体发
育的不同阶段而不断演变的生命过程。其基本观点是:①体质是一种按时相展开的,与机体发
育同步的生命过程;②体质发展的过程表现为若干阶段,幼年(稚阴稚阳)→青年(气血渐盛)→
壮年(气血充盛)→老年(五脏气衰),其中每个阶段的体质特性也有相应的差异,这些不同的体
质阶段依机体发育的程序相互连续,共同构成个体体质发展的全过程;③不同个体的体质发展
过程,由先天禀赋的不同而表现出个体间的差异性,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性别差异、某些生
理缺陷与遗传性特异体质。
2心身构成论:心身构成论认为,体质是躯体素质与一定心理素质的综合体。心身构成
论是中医“形神统一”思想在中医体质学说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内涵是:①体质是由特定躯体素
质(包括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与相关心理素质的综合体;②构成体质的躯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之间的联系是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统一;③体质分型的标准或人群个体差异性的研究应当注意
到躯体—心理的相关性。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对体质分型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心身构成论”的思想,认为每一种躯
体素质与五种不同的心理倾向相关,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的躯体素质共有二十五种心理
类型,故称“二十五人”。
3环境制约论:环境制约论认为,环境对体质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在个体体质的发展过程中,生活条件、饮食构成、地理环境、季节变化以及社会文化因素都可产
生一定的制约性影响,从而在生理上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型体质。一般说来,生活条件优越的
第五卷149
####
人,体力劳动较少,体质虚弱,腠理疏松,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人,体力劳动较多,则体质强
壮,腠理紧密;饮食膏粱厚味、油腻腥膻者,易生痰积湿,而饮食粗粝、饥饱不均者,则易伤脾胃。
4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认为,遗传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毫无疑
问,体质差异、个体体质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所决定的,不同个体的体质特征分别具
有各自不同的遗传背景,这种由遗传背景所决定的体质差异,是维持个体体质特征相对稳定性
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设立了中医体质的分型
体质的分型是中医体质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人类生命现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提示我
们,人类既遵循着共同的生命规律又表现了个体间的特殊性,人类各种生命特征,从生理机能、
代谢方式、水平到器官组织的形态,从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到基因的排列,受遗传与变异规律的
影响,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又表现出一定的相近性,差异性导致了体质现象的多态性,而相
近性则导致了体质类型的出现。与重视生命的共性特征研究一样,重视对人类个体差异性差
异规律的研究,也是生命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人类体质现象呈现不同类型的观点,是现代生
命科学研究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王氏等在《内经》各篇对体质类型论述及历代医家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临床体质调研方式,
对人体的体形、头面形色、肤色、目、鼻、口、四肢、舌脉、性格、饮食、二便、体质成因、发病后的病
变特点和用药宜忌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将体质划分为七种类型,即正常质、阴虚质、
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等。这些体质分型是以临床所见宏观的形征、色、脉等
特征为依据的,以脏腑机能变化为主,结合了形体结构、功能特征、心理性格等方面综合作出分
型的,构成了中医临床体质辨证的主要内容,为中医界所广泛运用。
(四)总结了体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王氏根据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依据中医学体质理论和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借鉴
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国内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的现状,对现代体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提出以下看法:
1体质特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观察法:观察内容应包括头面部(面型、面态、面色、目眉、鼻形、人中、口唇、毛发、口腔、
舌、耳)形、质特征,颈、胸腹、四肢、皮肤、爪甲等组织结构的形态、形质与色泽,同时还应注意个
体的发育状况。
(2)测量法:在观察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特异性的指标进行测量,包括身高、体重、
胸围、腹围、肌肉发育、脂肪蓄积、躯体与四肢、毛发、基础代谢、脉搏、呼吸、血压等方面的数据,
并计算这些指标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从中总结其对体质特征的反应程度与规律。
(3)测问法:包括既往形态与功能状况,家庭其他成员健康情况、病史、治疗史(药物史),以
此来判断既往的体质特征。目前机能、代谢特征测问,包括对自身机能特征的自我认识和评
价、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嗜好、生活规律、家庭状况、对社会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对生活事件
的反应方式、四季气候变化规律的反应特征及影响自身机体功能的某些因素等,注意剔除由于
测问而带来的主观性影响。此外,还包括心理测验,判定其所具有的心理特征。
第五卷150
####
(4)实验法:由于不同的体质对不同的刺激条件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具有相趋性或相逆
性,即存在不同的反应方式和反应规律,由此对体质给予、施加不同的刺激条件,观察体质的不
同反应特征和反应规律,以建立起不同的体质特征与体质类型的标准模型,为体质的客观化、
规范化、现代化研究奠定基础。
2关于群体调研的思路与方法
(1)横向体质研究:①同年龄组研究:不同的年龄群体,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
都是不相同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质特征,决定了临床发病学与诊断治疗学的不同,因此,体
质调研不宜用一种体质特征与分型划分标准,去套用整个生命的不同阶段或不同年龄阶段中
的个体,而应在相同年龄层次的基础上进行。同一年龄组的体质研究,可以忽略体质由于年龄
带来的差异,有利于研究同一年龄群体中体质的差异规律和发病治疗规律。②同地域条件的
研究:地质结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的不同,造成了生物形态的地区性差异,影响到人,形成
了体质的地域性差异,因而在研究群体中体质间的差异规律时,应避免受体质的地域性差异的
影响,进行同地域条件的体质特征与差异类型的研究。③同职业类型的研究:一般认为各种生
活事件及饮食、体育锻炼等因素也是影响体质特征和类型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
上与个体所从事职业类型有密切关系。因为职业的不同,往往决定了个体所采取的生活方式、
饮食结构及体育锻炼的形式和方法不同,受社会影响因素及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亦不同,从而
表现出体质的职业性差异。④同性别体质研究:由于性别的不同,形成了男、女各自不同的体
质特征。所以,研究体质的差异性,还须注意区分体质的性别差异,进行同性别的体质研究,以
总结在相同性别群体中的体质差异特征及类型,以使体质研究更具有可比性。
(2)纵向体质研究:①不同年龄组的体质研究:由于在不同的年龄组中,实际存在着体质上
的差异,属于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造成的差异,且不同的年龄层次与疾病的好发性之间具有内
在的联系和差异,因此,还必须研究不同年龄层次上的群体和个体的体质特征及类型。②不同
地域的体质研究:人类体质特征具有地域性差异,不同地域环境下的自然人群具有各自不同的
体质特征与类型,而这些差异又造成了与某些疾病的好发性关系,形成了疾病谱的地域性特
点,因此,体质调研应注意进行不同地域的体质研究。③不同职业的体质研究:所谓不同职业
类型的体质研究,就是在相同职业类型的体质研究基础上,进行不同职业类型的体质比较研
究,以总结分析不同职业群体的体质变化特征和发病规律。
二、中医男科学的构建
中医男科学确立于80年代,而其历史形成则要比现代医学早2000多年,但由于历史原
因,有关男科病的认识零散在各种医籍中,从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更无完善的专著问世。
有鉴于此,王氏开始从临床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着手构建中医男科学的工作。1985年,他在中
医院首次开设男科专家门诊,为中医男科学的构建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
档案,并一反历代“从肾治阳痿”旧说,提出“从肝论治阳痿”。1988年主编《中医男科学》的出
版,标志着这一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
王氏认为,《中医男科学》的出版,虽然标志着男科理论体系的形成,但中医男科学在未来
实践的长河中,只有不断进行理论思维的研究,才能加速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主张从现代临床
第五卷151
####
实际出发,结合西医男科学认识,突破原有理论框架,转变诊断与辨证模式,丰富治则治法,有
助于拓宽本学科的临床研究思路和整体水平,不断完善中医男科学体系。
(一)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是中医临床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变化机理的认识,对其认识的清晰度和深
度决定着治疗的方向和成败。今天的中医男科临床依其新的实践依据对不少病症的病因病机
提出了新的观念,从而突破了原有的理论框架,产生了新局面。
中医男科既往对许多男性疾病多责之于肾,并有“肾无实证”之说,《金匮要略》专列有“男
子虚劳篇”。故男子非肾阳式微、命门火衰即肾阴不足、肾精亏损。有人从汉唐至明清的39部
名著中列出400余首治疗阳痿早泄、遗精滑精、不孕不育、早衰健忘、腰膝酸软的方剂,皆多从
温补下元、补暖肾经立意,其中温阳药占82%以上,可见壮阳补肾占有主导地位。
现代中医男科研究表明:精瘀、痰瘀、血瘀、湿浊、热*是构成多种男性病的主要病机。阳
痿、阳强、淋浊、死精、射精不能、液化不能、液化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精索静脉曲张等
病证常与上述因素有关,若固守补肾一说,则将导致临床的困惑。历史的发展,使阳痿病因病
机发生变化。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肾虚证逐渐减少;为了追求
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民众竞争意识强烈,情志致病增多;由于环境污染,以及部分人膏粱厚
味,嗜好烟酒,往往变生湿热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肾药治疗阳痿的取效机制,主要着眼
于性激素水平的提高,而随着阳痿诊断水平的提高,人们已认识到由于荷尔蒙减少在阳痿患者
中所占比例很小。有人通过对410例阳痿患者病因分析,结果表明,精神性阳痿占6756%,血
管性阳痿占2903%,神经性阳痿占195%,而内分泌性阳痿所占比例最低,仅为146%。现
代男性学针对改善性激素治疗阳痿的方法也已相应居于从属地位。
王氏据现代社会阳痿发病的实际情况,于1985年首次明确提出阳痿发病因于肝者居多,
临床应以从肝论治为主的学术观点,突破了以补肾为主治疗阳痿的定式,这一观点,得到男科
学术界的广泛响应。在此之后短短数年中,从肝论治阳痿的治疗体会和成功的临床报道已达
百余篇。从肝论治的辨证用方日趋丰富,如肝气郁结者,用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四妙
散、越鞠丸之属;肝经湿热者,用龙胆泻肝汤类;因酒*致湿热者,用刘完素清震汤;肝血瘀阻者
用血府逐瘀汤、化精赞育汤、通窍活血汤之类;肝阴血亏虚者,用一贯煎等;寒滞肝脉者,用暖肝
煎、天台乌药散加减。此外出现了许多专方专药,如有人以蜈蚣作为专药治疗阳痿,谓之可通
达肝脉,开血脉闭塞,使输入阴茎的血量增加。
为了探讨当今社会条件下阳痿病的证型分布规律,以及相关因素对阳痿证型的影响,验证
阳痿从肝论治观点在临床上的适用性,王氏等对340例阳痿患者进行了临床证型分布的调研。
阳痿病证型分布规律提示,阳痿因于肝者,有肝经自病、邪客肝脉、肝与他脏相病和其他证候4
类证型,本组340例阳痿病患者,其病机与肝有关系者为298例,占总病例数的8765%,从一
个侧面验证了阳痿从肝论治的临床适用性。肝经湿热、肝气郁结是本组阳痿患者最常见的证
型(各占20%以上),瘀血阻络、命门火衰、肝郁脾虚、肝气横逆亦较为常见(6%~10%之间),
其他所占比例均小于6%。340例阳痿患者病因病机分析,情志刺激144例,占4235%,湿热
浸淫78例,占2294%,瘀血阻络53例,占1559%,提示情志刺激、湿热浸淫、瘀血阻络是阳
痿病最常见的病因病机。将340例患者分为44岁以下年龄组和45岁以上年龄组,比较青壮
第五卷152
####
年阳痿患者和老年前期、老年期阳痿患者肝病证候的发生率,P<001,说明肝病证候的发生
率,青壮年患者明显高于老年前期和老年期患者,可见这一病机的认识有重要的实践性。
在男性不育症辨证论治方面,古今大多数医家以虚证立论,虚证中又以肾虚为主,王氏于
1988年提出了“肾虚夹湿热瘀*”是男性不育的主要病机。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男性不育症
发生发展与各种发育异常、免疫异常、感染因素、精索静脉曲张、*素损害等多种因素有关,这
些因素大多属于中医学“实邪”的范畴。现代研究认为精索静脉曲张、前列腺炎是引起不育的
重要原因,在不育患者中发生率为3557%和1542%。一些先天发育异常、性器官异常和器
质性病变也是不育症常见的病因。精索静脉曲张的病理表现为局部静脉纡曲延长,血液回流
减慢,与中医“血瘀”内容一致。前列腺炎中的有菌炎症属中医学“湿热*邪”,吸烟(尼古丁中
*)、饮酒(酒精中*)、食用棉籽油(棉酚)、接触农药或辐射及某些传染病均属“*”的范畴;无
菌性炎症病理表现为腺体充血、增生,似属中医“血瘀”、“痰凝”范畴。从临床症状上看,前列腺
炎表现为尿频、急、痛、浊、腰酸疼、会阴部不适、小腹胀闷等,基本属于湿热下注和瘀血内停的
病症范围。先天发育不良、性器、性征异常或发育不良、染色体异常等病变,临床表现为“先天
禀赋不足”,与肾虚有直接关系。这些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瘀血、肾虚、湿热三种病变(证
型)多见于男性不育症的原因,为中医辨证分型、辨证求因、分析病机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在治
疗上,将活血化瘀、清利湿热、补肾填精方法辨证使用或综合运用取得较好疗效,也证实上述分
型归纳、病机分析反映出该病辨证的一些规律。
(二)诊断与辨证
对疾病的诊断与辨证应能反映当代先进的认识水平和符合临床实际的辨证规律,才能使
该门医学获得发展。中医男科虽起步较晚,但能根据学科自身特点,摆脱旧的思维束缚,出现
新的模式。
1疾病诊断方面
(1)对某些古代比较笼统的病名,多进入微观诊断,如男子不育,古称“男子绝子”、“男子无
嗣”等,现均已统称“男性不育”,由于男性不育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其他疾病或因素的结
果,故对不同情况又作出相应诊断,如免疫性不育、特发性不育等,有的则根据精液分析,具体
诊断为“无精症”、“弱精症”、“少精症”、“死精症”等,真实地反映了对疾病认识的深化。
(2)对比较含混的病名多不采用。如既往对急、慢性前列腺炎多认为属于中医“淋病”范
畴,而淋病又有热淋、劳淋、气淋、淋浊的不同,其病名又易与现代性传染病的“淋病”相混,故目
前中医男科文献报道已直接引用急性前列腺炎或慢性前列腺炎。
(3)对古代未作记载的病名,直接吸收,如“精索静脉曲张”、“精索炎”等。像“艾滋病”这样
新的疾病,尽管有人热心于在古代文献中找出处,对号入座,但多数学者仍尊重客观事实。
鉴于许多男性疾病仅仅依靠传统的“望、闻、问、切”已难作出诊断(如“无精症”切脉是切不
出来的),故必须善于吸收现代新的诊察手段才能作出正确判断。而且有些中医已作诊断的也
须重新判断,如“阳痿”,仅凭主诉并不能确定,究竟勃起与否,勃起程度如何要做“阴茎测试环
试验”,有条件者进行“硬度计”的检测,才能客观反映勃起及膨胀程度,而“血管性阳痿”、“内分
泌性阳痿”更需一系列检测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如“静脉瘘”引起阳痿,患者不采用结扎术而用
药物治疗往往是事倍功半。
第五卷153
####
2辨证模式方面:辨证模式已不仅是一病几型,有的用脏腑辨证分类、病因分类、寒热虚
实属性分类或上述兼顾分类等,但不少情况下,已按疾病自身特点进行灵活变化。①单纯辨
病,如“阴茎硬结症”、“阴茎短小症”、“尖锐湿疣”等,一般不作分类;②按病变发展分期,如“龟
头包皮炎”分一期(红斑期),二期(渗出期),三期(溃烂期),分别论治;③按病理变化分期,如阴
茎癌,根据癌体大小程度,有无浸润、转移等确定;④按特异体质诊断,如对精液过敏症等。总
之,有“辨证”的、辨病的、辨病+辨证的等等,呈现了多样性,丰富了辨证思路。
事物本身是多角度的、多层次的,人们反映事物的手段也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如果仅
以单一的思维去展现其面貌,往往陷入片面。面对男科临床的实际,采用多种思维结构,必然
更全面地反映疾病复杂状态,产生新的知识系统。
(三)治则与治法
1整体调节因人制宜:中医药治疗男性病症,呈整体性。中药对人体性腺轴的作用是双
向调节的,作用于各个部分的,对维护该轴的正负反馈功能有很大的帮助。以临床上男性乳房
发育的治疗为例,中医思路是疏肝理气,调节整体分泌功能,而非单纯激素疗法。在调护上,中
医男科的节欲、食疗、气功、导引等方法,均从人的整体入手。作为祖国医学的一部分,中医男
科学已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非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具有比较先进的医学
思想作指导。中医男科学继承了因人制宜的优点,根据人的体质不同、性格差异、环境因素变
化等,进行相对应的治疗。同时,中医男科的治疗方法寓心理治疗于针药之中,考虑到未病先
防、已病防变等因素,取得了单纯药物不能达到的效果。
2针对性或特异性治疗:方有专用、药有专司的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是并行不悖、相辅相
成的,在男性疾病中,亦能充分体现这一点。如免疫性不育,中药脱敏汤亦就是脱敏治疗。前
列腺增生出现的尿路阻塞主要解决小便不通问题,尖锐湿疣主要是针对人类乳头状瘤病*,消
疣体,抗病*,如以穿山甲、山慈菇、板蓝根等组成治疣汤治疗或用五妙水仙膏外用,均反映这
一思想。土茯苓作为淋病专药,多年来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3治疗观念变化,层次多样:如前所说,中医男科在许多疾病中以补法占统治地位,而现
在随着对病机认识的深化,治疗思想演变为由补变通或通补兼施,而通法的运用发展成为通关
利尿、通利精窍、通利小便、通里攻下、清利湿热、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等等。对某一类病的治法
也逐步完善,如有人对治精法归纳为九个方面:益气生精法、补血生精法、补肾填精法、益肾涩
精法、解*增精法、活血通精法、止血益精法、降气归精法、抑阳助阴法等。
4中医男科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有中药、针灸、按摩、气功、药浴、外治等等,近年还出现了
电针、电针加灸、挑治、雀啄灸、中药注射、中药喷洒、栓剂等一些新方法。
5中西医结合治疗:①发挥各自优势,互相补充。如前列腺增生出现尿闭,采用导尿后保
持导尿管加用中药利尿剂或电针刺激,有效率显著提高。②药物互补,如精液不液化用滋阴降
火中药外,并用颠茄合剂效果更为满意。用补中益气汤加氯酚胺治少精症比单用其中任何一
种药物效果好。③先后治疗,如隐睾症的中西药用药无效应及时手术。
第五卷154
####
三、中医腹诊学的重建
中医腹诊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数百年来在我国中医临证几乎免去了腹诊诊病,而在日本汉
方医学界,自16世纪提倡腹诊以来就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重视程度胜于脉诊,以至日本与我
国学术界争腹诊发明权。面对这一实际,王氏主持卫生部课题“中医腹诊检测方法的研究及腹
诊仪研制临床验证”,在文献整理、科研设计、诊断规范化客观化、腹诊仪研制及检测验证、腹诊
计算机应用系统、腹诊电视教学片、幻灯片及实用临床腹诊挂图、阳性体征及汤药等几个方面
进行了系统研究,弥补了国内长期以来腹诊研究的空白,推动了腹诊的临床应用。全国中医诊
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季绍良教授在王氏主编的《中国腹诊》序中指出,这一研究使腹诊发展
为一门系统的中医腹诊学,不仅丰富了中医诊法,而且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医学术的全面发展和
临床水平提高。
(一)腹诊与腹证
腹诊是医者运用望、闻、问、切等诊察手段来诊察患者胸腹部的胀、痛、满、悸、痞、硬、急、结
等病变征象,以判断内在脏腑、经脉、气血津液等方面的病理变化,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体
现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和舌诊、脉诊、耳诊、面诊等中医诊法一样,也是一种通过局部诊察整
体的局部诊病法,是生物全息论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
腹证是应用腹诊方法所诊得的胸腹部病变征象,即通过观腹形、视腹色、测腹温、闻腹音、
问感觉、按腹力、诊压痛、探症块、查经络、扪虚里、触膻中、摸神阙等方法所获得的主客观体征,
诸如脏腑、经脉、气血津液病变反映于胸腹部的胸胁苦满、心下痞、心下痞硬或心下痞坚、心下
急或心下支结、心下濡、心下痛、心下悸、脐下悸、腹胀满、腹痛、少腹急结、少腹拘急或少腹弦
急、少腹硬满或小腹硬满、小腹不仁、肠管蠕动亢进、腹皮拘急、脐旁压痛点等表现。腹证既有
病者的自我感觉,更有医者检查所得的客观体征,是腹诊指导临床辨证、立法论治及处方用药
的主要依据。
(二)腹诊基本原理
腹诊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为指导,其中脏象、经络、气血、津液理论不仅说明了胸腹与人
体功能相联系的原理,而且是通过腹诊判断病变部位、病种性质的生理学依据。
1腹诊与脏象理论
(1)腹诊与脏腑位置关系:脏腑以其位置不同,则外应胸腹部位有别。《灵枢·脏论》曰:“脏
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
形状。”因此,根据病变证象在胸腹的表现部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病变所在脏腑。
由于脏腑与胸腹体表有对应关系,脏腑病变常在其对应部位见其证象。然而,临证所见亦
有不一致者,如脾与胃以膜相连,脾当外应左胁,然脾病证象常不在胁部。肾位于脊膂十四椎
旁,以正面观当外应上腹两侧,但肾病常不以此为然。凡此皆当从胸腹与脏腑功能特点之关系
中得到说明。
(2)腹诊与脏腑功能关系:前言居胸腹的脏腑,与一定的胸腹体表部位构成对应关系,体现
第五卷155
####
于腹诊上必以脏腑的功能活动为条件,即形态位置的相应,功能活动相关时方有腹诊意义。此
言腹诊与脏腑功能的关系乃指不因于脏腑位置的特殊对应关系。
例如,脾居胃之左,外当左胁,然而胁证象多属肝病,而脾病证象却见于大腹。究其机理,
虽与脾经入腹无关系,然以功能相关为其关键。大小肠居大腹内,主受盛水谷,变化传导,而脾
胃为仓廪之官,主腐熟水谷,运化精微。脏象理论以五脏为中心的特点,决定了大小肠分清别
浊、传导糟粕的功能失常统责于脾胃,故言脾(胃)主大腹。又肾位于腰两侧,然小腹区域的病
变每责之于肾,此唯从特殊功能联系中方可得其奥旨。
此外,腹诊与脏腑功能的关系,还体现在五行生克制化方面。例如,肾水凌心及肾阴亏虚
之心悸,病本于下焦,而心悸之证见于心胸部位,当从水邪上泛,或水不制火的病机中求得治
法。他如肝病而见腹满、腹痛,脾湿阻遏气机而胁痛,则须从肝木乘土或土壅木郁的关系中得
到答案。
2腹诊经络理论
(1)腹诊与经脉循行:经脉有规律地沿一定路线循行,分布于特定的区域,通过经脉与不同
脏腑的络属关系,使不同脏腑与一定区域构成特异性生理联系。脏腑有病,相应区域每见异常
变化。络脉、经筋、皮部在构成胸腹与经脉联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属于十二经脉的分布区域。
另一方面,十二经脉除了络属本经相应脏腑外,常与其他脏腑相联络,而且某些经脉在胸
腹部有相近的循行路线,这是脏腑病变常相互影响而外部证象常可错综出现的原因之一。例
如,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其余皆贯膈,而且多数经脉过心下部位,所以心下部位证象
常见,内属多个脏腑病变。
奇经八脉不直属脏腑,但以蓄溢调节十二经气血的运行,而参与脏腑间的生理调节。由于
奇经常与正经相交或伴行于胸腹部,故其循行部位的证象,多从正经所属脏腑论治。冲任二脉
与周身气血的运行尤有密切关系,而且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别有支脉与足少阴之
大络同起于肾。因此,诊冲任脉以候动气之强弱迟数,可知元气之盛衰。
(2)腹诊与特定经穴:某一脏腑患病,常在对应的募穴出现压痛或过敏,按压特定的穴位,
以判断相应脏腑的病变,为腹诊的穴位诊法。根据特定穴位与脏腑的关系,可针刺特定穴位以
治疗相应脏腑病变。《伤寒论》中治疗肝乘脾、肝乘肺及热入血室,影响肝胆经脉,致胸胁下满
如结胸状者,皆取刺期门之法。
值得提出的是,十二募穴的位置与相应脏腑所居部位甚为接近,或正当其体表投影区,如
心募巨阙、胆募日月、肝募期门、胃募中脘等。但十二募穴中少数在相应脏腑所络经脉上,如肺
募中府、肝募期门、胆募日月,其他如大肠募(天枢)属胃经,脾募(章门)属肝经,肾募(京门)属
胆经,另有六个募穴则同属于任脉。这就体现了腹部募穴与十二脏腑关系的相对独立性。另
一方面,肝、胆、脾等相应募穴的双侧性,又不得单从脏腑位置得到解释,而当与经脉有关。临
床上可见某一特定脏腑患病时,反映相应病变的穴位通常在身体的某一侧较明显。例如,心绞
痛的内脏体表反射出现于左侧,而肝病患者则以右季胁部多见或较严重。但也有某一脏腑患
病,其反射见于对侧或双侧,这种病变反应的多样性,与脏腑、经脉、募穴之间联系的复杂性是
一致的。
(3)腹诊与气血津液理论:气血津液的盈亏直接影响着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关系到人体
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这也是藉腹诊以判断人体整体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胸腹体表润
第五卷156
####
泽,腹壁柔韧有力,反映了气血充盈,津液和调。若气血津液不足,则腹软无力,肌肤失润,据此
可辨病证之虚实。而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或停滞泛滥所致的病证,又可藉腹诊以辨别病邪性质,
对于判断病因病机具有重要意义。日本汉方医对于病因学的认识,从“一气留滞说”到“气血水
说”,体现了对气、血、水病理变化的重视。以气、血、水病因说作为汉方医病因学的支柱,在临
床上,将辨别气、血、水*视为诊断之关键,而祛除气、血、水*又为治疗之目的。这种认识和汉
方医重视腹诊密切相关,因为气、血、水病理变化常可明显表现出相应的腹证,诸如气滞之痞
满、水饮之动悸、瘀血之少腹急结硬痛等在仲景原著中皆有较多论述,而气、血、水病理变化乃
根源于气血津液生理功能的失常。
(三)腹诊临床运用
运用腹诊有助于辨别体质强弱,正气盛衰,鉴别不同疾病,确定不同证候,审察病机之所
属,病因之气滞、血瘀、水饮,指导立法论治,选方遣药,并可据此以观察疗效,判断预后转归。
1查腹形腹力,辨别体质强弱:先天禀赋、性别男女、年龄长幼及后天调养因素构成不同
个体的体质类型,表现于腹部外形及腹力上也有不同。因此,通过观察腹部外形及诊察腹力可
以辨别体质之强弱。一般而言,不论男女老少,腹部皮肤均应致密细腻,润泽而无甲错,寒温适
宜而匀称。男子胃经两行微有高起,脐周按之有力,任脉微凹,小腹充实。妇人腹形多宽而平,
两行不起,脐旁软弱,小腹微隆。小儿腹部饱满而微隆,腹软而匀称。凡此皆为常。若腹部膨
隆,腹满松软,体肥气弱者,此非气血充实之象,多见于阳虚痰湿之体。若腹形偏瘦,而按之和
缓有力者,不属病态,但若消瘦而按之腹无力者,则为虚象,或腹部动气,此多见于阴虚体质。
2诊腹力,判断正气盛衰、病证虚实:诊察脉象,强调脉贵有神,有神者,有力也。诊察腹
象,也须重视腹力的有无,这是判断正气盛衰、病证虚实的重要方法。腹部切诊柔韧而有弹性
和缓有力者,正气多盛,实证居多;反之,腹部绵软无力者,正气多亏,虚证为多。例如:腹胀一
证,气滞、血瘀、水饮、宿食、燥尿皆可为患,病证或虚或实,混淆夹杂,借助腹诊常可获得较明确
的诊断。如脾虚气滞腹胀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腹诊情况为自觉腹胀满,望诊腹无异
常,或稍有膨满,切诊指下虽饱满,但重按腹力较弱,多无疼痛,或偶有隐痛。根据以上情况,更
可辨证为因虚致实,脾虚气滞证,故可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以健脾补虚,行气消胀。若
腹胀之属实证者,则腹力较强,甚则胀满硬痛,可随不同病情,分别选用厚朴三物汤、厚朴大*
汤或诸承气汤。
3参腹证表现部位,辨病因病性:注重腹证表现部位,是腹诊的一个重要特点,以其不仅
可借以确定邪结部位,明确病变之脏腑经络,而且对于确立法则,选方用药也有指导意义。
胸腹分为上中下三焦,由于三焦所包括的脏腑不同,其生理特性各有其所别,病理上亦有
相应规律可循,治则相应随之而异。例如,胸部窒闷,病关心肺,多宜宣通;心下脘腹痞满,每缘
肝胆,脾胃气机不利,故辛开苦降,疏利气机为常用治法;而少腹硬满、急结、冬季痛者,因于瘀
血、糟粕结滞者恒多,其治可佐以祛瘀、通下之品。此就病变大体而论,临证尚需根据具体腹
证,参合全身情况,谨慎求之。
再者,由于人身部位不同,生理特性各别,即便腹证特征相类,病因相同,病机相似者,仍须
根据不同部位,同中求异,因势利导。如宿食为患,病及部位不同,治则有别。故《医宗金鉴》
云:“胃有三脘,宿食在上脘者,隔间痛而吐,可吐不可下也;在中脘者,心中痛而吐,或痛不吐,
第五卷157
####
可吐可下也;在下脘者,脐上痛而不吐,不可吐可下也。”
4据腹证,运用经方:这是本着腹证指导辨证论治的特异性,主要根据《伤寒》、《金匮》所
载有关汤方的适应症,而运用经方。病有主证,方有主治,方证相对即是仲景学说之一大特点。
考《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近300方,皆条列其相应主治证候,而其中腹证往往具有特殊的
辨证意义。如伤寒误下,“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
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又如“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
主之”。因此,分析证候之主次,把握作为主证的腹证,有是证,用是方,常可取得满意效果。
(1)据腹证、定病位、选方剂:由于某方剂所主证候的归属脏腑病位有相对特异性,而根据
腹诊区分可判断其病位、病性,因而可以据腹证,定病位,选方剂。如《伤寒论》中柴胡剂主治之
证,多有胸胁苦满之类的腹证。据此,可以胸胁苦满作为使用柴胡剂的标准之一。王氏在临床
上根据这一原则,把握枢机不利,胆气不和的病机,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种病证,不论外感内
伤,总以胸胁苦满为眼目,疗效显著。
(2)察局部、明脏腑,整体论治:腹诊虽属局部诊法,但可反映整体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因
而对局部腹证的治疗措施,其作用往往是全身性的。因为腹证部位与内脏之间既有对应关系,
更有重叠关系。诊疗某些全身性疾病,亦须注意诊察局部腹证。
王氏曾治一女性患者,47岁,腿肿反复发作一年余,伴面部浮肿,眼睛发胀,无腰痛及大小
便异常,医院诊治过,均未好转,腹诊发现腹直肌紧张,右胁下出现胸胁苦满征,此乃
四逆散腹证,试投以四逆散,结果3剂过后,腹证消失,腿肿也奇迹般地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复
发。
(3)针对特异性腹证,治疗全身性疾病:某汤方作用于某个腹证具有特异性,而这一腹证与
局部相应脏腑并无必然联系,而是由于某些全身性疾病而产生了这一腹证。如柴胡桂枝汤对
于胸胁苦满伴腹直肌拘挛的腹证具有特异性作用,临床上常用此方治疗某些癫痫,只要具有胸
胁苦满和腹直肌挛急等腹证的存在,即使癫痫停止发作,癫痫波消失也可继续用药,直到腹证
消除。由于其治疗作用是调整体质和机能状态,故疗效较为理想。
(四)腹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王氏认为腹诊研究应采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并举,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同步的方法进
行,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行腹诊文献整理。系统研究中医腹诊理论,对前人传统的腹诊检测方法进行
全面系统研究,总结其规律,并结合现代临床实际,制订出具有中医特色的,并具有现代检测方
法内容的腹诊科研设计———在此基础上对腹征、腹型、腹部寒温、腹部穴位等方面进行系统临
床观察,积累第一手资料。
第二阶段:利用传统方法并结合现代多种检测手段、方法和仪器设备对小腹急结、心下支
结、胁下痞硬、胸胁苦满、心下痞滞、腹胀满、小腹不仁等各种腹证进行综合研究考察,提供腹诊
客观指标及依据,定量分析。研究与内在脏腑病理变化相应的胸腹部位的表现特征,提供特异
诊断信息,并包括虚里诊、脐诊、腹部穴位诊等内容。同时进行腹诊仪的研究设计和制作。腹
诊仪的检测范围包括腹部寒温检测系统和腹部胀满检测系统。
第三阶段:①在获得大量数据基础上,进行客观分析,编制软件,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腹
第五卷158
####
诊系统的信息储存和临床应用。②对研制出的符合临床实用的腹诊仪进行临床验证,以便将
来能在临床上推广应用。③编制腹诊教学录像片、幻灯片,为临床教学提供形象生动的客观教
材,以解决多年模糊不清,难以言明的问题。④腹诊现代研究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腹诊的检测研
究,运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手段,使腹诊检测系统化、规范化、客观化,使腹诊成为一个独立
的内容,丰富充实中医诊断学,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藏象学说的确立
中医藏象学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各科辨病辨证的理论基础,王氏多年
来致力于藏象研究,多有创获,70年代末即与盛增秀氏著有《脏象概说》一书,影响颇巨,并为
日本刊物连载,此后他矢志不移又撰写研究藏象的大量论文,并着手进行《中医藏象学》的主编
工作,历经六载,以成浩卷,该书对中医藏象学说作了理论的构建与完善,第一次将其从学说地
位确立为学科地位。
(一)中医藏象学说与中医理论体系
众所周知,中医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包含甚广,诸如阴阳、五行、藏象、经
络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预防、养生、运气及药物、方剂等。中医藏象学在中医基础
理论中,不仅涵盖了中医解剖、生理、病理等多个基础医学方面等内容,还外延于中医发病、辨
证、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换言之,它不仅是阐明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机制的中心环节,也是
临床治疗学的理论依据。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说到底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
概括,藏象实质也就是人体生命的实质,舍此,其他则无所依附,也就无从谈起。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与藏象紧密相联,而藏象学的每一里程,便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新的延
伸。这种延伸又是在不断承先启后中得以继承发展,如李东垣继承张元素脏腑辨证、脾胃论治
的卓越成就,而以《脾胃论》名重医门,影响后世医学;薛立斋之所以脾肾并重,一则私淑东垣于
补脾,一则遥承仲阳而补肾;张景岳又兼收东垣、立斋之长,对命门水火、脾肾元气又多发挥;叶
天士在继承李氏脾胃之说的基础上,又创立了胃阴学说,使脾胃学说更趋完善。由此看来,中
医理论体系是以藏象学说作为轴心,不断前进的。重新认识和确立藏象学在整个中医学中的
地位,对把握我们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医藏象学形成与发展
从藏象学形成发展来看,它在认识论、方法论上体现了以下特征:从整体观出发,强调人体
内在的联系与统一,并强调五脏是产生精神活动的物质,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与统一,突出了
脏腑的时间要素,即五脏四时阴阳;虽以一定的解剖学知识为依据,但主要以五脏为主体,突出
五脏功能系统,并以生理与病理相结合;以阴阳、五行作为说理工具,建立藏象学说的理论框
架。
近年对中医藏象学,有以“脏象”名之,有以“脏腑”名之,将“藏”易“脏”,脱离了藏象本意。
中医藏象学,“藏”有内脏和藏于内的意思,所谓“如藏匣之器”;“象”即形象与征象。所谓藏象,
就是指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人体外部征象,而这种征象客观地反映了
内在脏腑的机能变化,从而作为推论或判断脏腑机能变化趋向的依据。藏象学说是建筑在人
们生活实践、医疗实践和解剖实践三方面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在活体上观察到的人的“生理变
化”和“病理征象”成为藏象学说形成的主要客观基础和特色。但另一面我们也应看到,中医学
在人类认识自体方面曾处于先进行列,2000多年前,就直接进行了人体而不是动物的解剖,
《内经》中的有关记述不但其体表解剖比较正确,而且有关内脏大小、性状、部位、重量、容量、相
互关系方面有许多记述同现代解剖学基本相近,这说明重视人体的形质与功能才是中医理论
发展的源头。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藏象学逐步代之以功能研究为主导而对解剖形质的研究
被逐步淡化,这不能不说是自身发展的一种退化。
我们在藏象学的研究中,深感藏象学蕴涵丰厚、博大精深,反映了历代医家的哲人睿智,它
所展现的文化特质、理论模式,对人体功能与疾病机能的发现和理解,是其他医学所不具备的。
因此,它所提供的理论事实不仅一直有效地指导实践,而且包含独特的生命认识方法和系统。
若能深入探索,将有许多惊人发现,另一方面,我们在惊叹前贤深邃思想的同时,也感到自身存
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说,由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主要运用黑箱方法研究人体与疾病,虽然把握了总
画面的一般性质,却难以看清画面的各个细节,这不能不使它产生模糊和思辨性,代替事实的
现象,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其次在中医藏象认知体系中,由于概念表述不一,产生了多歧性。
如心与外窍,有主舌、主耳之歧。
对脏腑功能的论述也常常“相互为大”,各有所倾。讲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讲命门,
是人体生命的根本,为主宰十二官的“真君真主”;讲胆,“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对脏腑关系后世医家亦有认识不同。如明·李《医学入门》的“脏腑相通”理论,与医籍所
说的心与小肠,肺与大肠等不同,而提出心与胆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等。以上可
见藏象理论中存在着多元性与不确定性,从而形成了形质与功能矛盾,一事多义的矛盾等,不
能不使学术发展受到影响。今天,客观评析这些问题,将有助于对该理论体系的规范与提高。
(三)中医藏象学的确立与地位
藏象学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迟缓而艰难的。近半个世纪以来对藏象学进行了多学
科、多方位的研究,它的深入发展将有助于对藏象实质的了解并逐步走上实验道路,应该说是
一种可喜的进步。但是也应看到,有的实验指标缺乏特异性,有些模型的建立与中医理论似是
而非,最终未能触及藏象本质,应该总结经验进行深入探讨。该学科的理论思维近百年来几乎
没有大的进展与突破,中医藏象学若不提到一个重要位置来,必然影响中医学的整体发展。基
于上述,我们应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加以整理提高。
首先应对中医藏象学进行理论完善与构建,将其从学说地位确定至学科地位,学说只是一
种学术的主张与见解,而藏象学已具有该学科的理论体系与实验基础,从学科特征来说,藏象
学具有独立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亦有自身研究对象和范畴。藏象学的确立,无疑是中医理
论的推进与发展。
对藏象学的概念及研究范畴亦应加以确定,对藏象的基本特点,除对整体观的表述外,诸
如藏泻、升降、开阖、动静当皆有所论,对每一脏腑的论述,包括阴阳、五行属性、生理特性、功能
与体表关系、是动病、所生病、与其他脏腑关系、与自然关系、脏腑病因、病机、发病特点、病证、
脏腑辨证、治疗大法、治疗特点、方剂、药物、自然疗法等内容,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对藏
象学中的重大命题,当予进一步深化或重新梳理或予正本清源,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哲学角度
使诸如“三焦”等一些未得解决的重大学术问题获得新的认知,反映前贤的认识和依据,展现当
代研究思路与成果。
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是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发展的,如既往对肝的辨证中只有肝阴虚和
肝血虚,则应补充肝阳虚(肝虚冷)和肝气虚(肝气不升)证治,在脏腑生理与病理中,对男子精
室等方面亦当补其阙如。
有些理论争议,从历史发展源流和在总体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取舍,如心主神明与脑主神
明问题,但从藏象理论主流和实践运用来看,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统归于心而分属五脏,故
应以尊重自身理论体系为立足点。
阴阳五行能否在藏象理论的叙述中被取代?历来争议较多。我们从藏象理论体系中看
到,脏腑阴阳不是简单的属性划分,而是关系到藏泻、动静、升降等生命活动形式及阴阳之气的
多少,并直接涉及到方药、针刺的运用;而五行学说亦不是随便赋予,其中包括五行同位的联
系、五行生克关系(相生相克、母子定律与乘侮)、五行互藏和隔二隔三治法等,无此则无以说明
脏腑生理病理及治疗的复杂关系,在历代医家中亦多有五行制化进行论述的,如明周慎斋《慎
斋遗书》即运用五行亢害承制的规律,以论证五脏之间复杂关系,《本草述钩元》谓“慎斋善以五
行制化推人脏气而为剂量准”,如果丢掉了这些,则藏象失去了论说的维系。
任何一个专业知识的体系都是由无数相关的概念的聚集,在诸多定义、名词、概念系统的
规范方面必须作出努力。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学术进步。王氏引用《第一推动》丛书总
序的一段话:“科学总是寻求发现和了解客观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总是在不懈地
追求真理。科学是认真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科学又是创造的。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
一就是疑问,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他认为这也是研究藏象学的指导思想。
五、《伤寒论》的研究
王氏认为,欲使仲景之学更好地运用于临床,必须使伤寒研究归真返朴,发扬精义。他根
据自己长期担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伤寒论》教学工作体会和多年运用经方的临床实践,
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皆发前人所未发,其中“不独为寒论”、“提纲非纲论”、“六经非经论”、“无
分经腑论”,令人耳目一新,将仲景之学推向更高的研究层次。
(一)伤寒不独为“寒”论
《伤寒论》作为一部外感病的专著,“伤寒”二字实是“外感”的同义语,不可理解为狭义的伤
寒,或伤寒种种病。弄清“伤寒”和“寒伤”,对于全面认识原著及消除寒温之争,有着实际意义。
《伤寒论》不仅论及了狭义的伤寒,而且论述了中风、温病、痉、湿、等病症,实际上包括了
六淫疾病。王叔和《伤寒例》讲到了六淫之气的一般时令病,谓“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
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者,以其最
成杀厉之气也。”他还强调“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指出这是“非其
时而有其气”,还直接引用“疫气”一词。
从治疗角度来看,白虎汤、栀子汤、麻杏石甘汤、白头翁汤等,均为治疗外感热病具有独特
疗效的方剂。所制方剂,不仅一直广泛使用于临床,而且后世医家许多治疗温病方剂亦从《伤
寒论》方化出。如化斑汤即白虎汤的加味,一甲、二甲复脉汤皆由炙甘草汤衍化等。即使是四
逆汤、桂枝汤等辛温方剂,在温热病的不同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所以说伤寒温病无分泾渭。
(二)提纲非“纲”论
所谓“提纲”,自当对某篇或某病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长期以来,许多人将《伤寒论》之第
1、108、263、273、281、326(条文号码按明·赵开美本)等六条条文,称之为“六经提纲”或“纲领”,
但这六条条文实际上并不具有“提纲”之意义。“六经提纲”始自柯琴,所谓“仲景六经各有提纲
一条,犹大将立旗鼓,使人知有所向,故必择本经至当之脉症而标之”(《伤寒来苏集·伤寒论
翼》)。之后,《医宗金鉴》、《伤寒论浅注》等书亦作如此论。自中医学院全国统一教材第一版、
第二版《伤寒论讲义》及1979年版全国中医学院教材《伤寒论选读》,均将上述各条标明“××
病提纲”。有关杂志、书刊为“提纲”申言述义者,更不下数十篇,可见“提纲”之说由来已久,早
已根深蒂固。
“六经提纲”,不能反映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不能概括其特征。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只有太阳中风、伤寒可出现这一脉证,而太阳温
病、湿病、中并不出现,且“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就以“不恶寒”作为与伤寒、中
风的鉴别要点。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实”以里热实证为特征,阳明病还
包括胃不实者。如不能食的“中寒”证(190条);胃中冷、水谷下利的“痼瘕”证(191条);胃气空
虚的“谷疸”证(195条)等,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更不是少阳病所特有,
太阳病、阳明病均可见之,临床仅凭口苦、咽干、目眩三症实难断为少阳病。第273条“太阴之
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意在揭示太阴病为里虚寒
证,但太阴病有表证(276条,太阴病,脉浮,桂枝汤发汗)、实证(278条脾家实)、湿热症(278条
太阴发*)。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可少阴病不尽为虚寒,少阴“三急下”的
320、321、322条,则是典型的少阴之里实证。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
热,饥而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只反映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证候,而厥阴病还包括“厥
热胜复”。
王氏认为,上述六条本不是“提纲”,而是强拉到“纲”的地位上的,这样以“纲”来解释纲内
之各篇或各病,往往文不对题,无法加以引申和联贯,而且它把人们的注意力引聚在“纲”上,而
疏忽了对全篇每一病的动态发展等情况的认识与理解,造成学习上的失漏。同时,由于提纲本
身的不严密,引起许多无谓的争论,导致思想上的混乱,阻碍了对《伤寒论》更深入的研究。所
以,“提纲”之说必须打破。
(三)六经非“经”论
《伤寒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三阳病,自宋·朱肱《类证活人书》以“太阳
经”、“阳明经”等称之以后,汪琥响应此说,谓:“仲景书止分六经,不言手足,其实则合手经而皆
病。”(《伤寒论辨证广注》)遂致“六经”之说蔓延开去,沿袭至今,影响甚大。《伤寒论》诸多谬说
曲解者,皆与这一“经”字有关。
第五卷162
####
仲景只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等,从未说过
“太阳经病”、“阳明经病”、“太阴经病”。《伤寒论》全书找不出“六经”二字,“六经”之说,实强加
于仲景。诚如章太炎先生说:“仲景本未用‘经’字,不烦改义。”(《章太炎医论》)
有人说《伤寒论》第4条、5条、8条就是讲传经的。恰恰相反。这三条却证明无传经之说。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条)。“伤寒二
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条)。有人抓住“为传也”三字大作文章,说“传”就是
“传经”,凭空在“传”后加一个“经”字。又将第8条的“再经”,强解为“传经”,无中生有,进行曲
解。何谓“传”?传非传递,乃是传变之意。如《素问·水热穴论》:“人伤于寒,而传为热。”王冰
注:‘传’,为‘转’。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变化了”的意思。何谓“经”?何谓“经尽”?何谓“再
经”?何谓“经不传”?《伤寒论》对外感病中的某些类型大体以六日为一过程,叫“经”。第一个
期限过了叫“经尽”;如果病未痊愈,又进入第二过程叫“再经”。所以说,太阳病头痛经过七天
以上,已经经过了一个期限(即“已行其经尽”,注意非谓“传其经尽”),一般可以向愈。并不是
这六天当中日传一经,今日太阳,明日阳明,后日少阳,而后太阴,少阴,厥阴,第七天再回到太
阳。在外感病(包括急性传染病)中,其发病和向愈转归都有一定的时间。注重病期的观察,对
于这些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预后都有重要意义。值得指出的是,仲景言“行经”、“过经”等
多与时间并提,如:“太阳病过经十余日”(103条),“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105
条)这对我们是很好的启示。所谓六经循经传是讲不通的。盖经气之行,无有休止,各有所处,
三阴三阳难道值日受病不成?谁又见到过疾病如此传变?故仲景认为“使经不传则愈”。17
条有“过经”,114条有“到经不解”,“经”皆指期限。有人头脑里先存有“传经”之见,所以才处
处看成传经。
王氏认为:去六经之说,则可去晦返真,澄清概念,重新回到仲景三阴三阳六病辨证体系中
来。仲景是以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作为区别外感疾病的不同类型,
三阴三阳是划分“病”的概念,从总体上看,三阴三阳六病各有基本特点和属性。由于病邪的
质、量,体质的从化和治疗恰当与否的关系,可不断影响着病情的变化,既可由阳转阴,又可由
阴转阳,既可由实转虚,又可由虚转实,时刻处于动态的演变之中,而绝不是单纯的经络配属的
概念。至于疾病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则表现在某一病的各个具体证候之中,即如太阳病中可出
现多种脏腑经络的病变,不可只用太阳经解释之。三阴三阳是既有联系又各立门户的并列的
六病。六病之中又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种种证候。太阳病有中风、伤寒、温病、湿痹、中
等。因此,不能把太阳病、阳明病等理解为证候群,也不能说成是阶段形层等,只能理解为外感
病的六大类型,而每一类型之中又有多种病变。
“传经”之说既破,使“日传一经”、“传足不传手”、“循经传”之谬说站不住脚,而可入仲景之
门墙,正确地理解《伤寒论》,阐发其真义。过去,由于用某一经络脏腑与某一病机械配属,结果
条文解释不通,常常回折穿凿,捉襟见肘,致一部活活泼泼辨证的书,变得死板教条。很多争议
性问题,也随“传经”之说破灭而烟消云散。如少阳位置之争,对少阳位于何处的分歧,实受“六
经”传经次递的影响。少阳病作为外感病中的一种类型,根本不存在位于三阳三阴之间(即阳
明、太阴之间),还是位于太阳、阳明之间的争议问题。厥阴病的争论,抛开六经说及气化说的
桎梏,把厥阴病作为外感病中的一种病型理解,就无须争议。阴阳消长也好,寒热错杂也好,寒
厥、热厥也好,根据不同证候进行辨证施治,根本无须多费口舌。
(四)无分“经”、“腑”论
王氏认为,六经既破,“经”、“腑”之论亦迎刃而解。但多年来,为什么在《伤寒论》教材或许
多有关著作中,人们习惯于将太阳病及阳明病分为“经证”及“腑证”,而少阳病,伤寒诸书从不
作“经”、“腑”论,三阴病中“经”、“腑”更无人问津,不知同一三阴三阳病,因何“另眼看待”?提
出这一问题,就是要还《伤寒论》本来面目,澄清思路,不为有些本本所左右。
按划分“经”、“腑”的说法,太阳经证即太阳经脉的病变,太阳腑证则是太阳腑膀胱的病变,
事实上,《伤寒论》冠以“太阳病”的许多条文有的具有表证特点,有的则具有里证、热证、实证的
特点,说明太阳病包括了多种病证,具备了八纲内容,否定太阳病就是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
等某经配某病的论点,不等于否认伤寒六病与经络脏腑的密切关系,而是认为六病任何临床表
现的病变属于何种脏腑经络病变得作具体分析。如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
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显
然是太阳病中胃肠燥结的病变。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
在者,先予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这里的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表示胃肠邪热壅聚,肝胆气机郁遏,非太阳经脉之病变显然,
有人不敢正视此点,硬说本条是太阳阳明合病,既是合病仲景何不直言?若此136条“伤寒十
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与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
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是否皆为合病?如果可以人为的据汤名而定,则“合病”、“并病”本身还
有什么意义呢?
至于“太阳腑证”则更令人不解。如五苓散证本太阳病,发汗后或自汗,出现小便不利或烦
渴、水逆等症的水气不化之证,而未提及“蓄水”及“膀胱”之字样。“水气不化”与肺、脾、肾及三
焦等许多脏腑有密切关系,又怎以独责之膀胱呢?又如“蓄血”证,既非膀胱之病,更无血蓄于
其中。从临床表现上看,四条“蓄血”证的主症是:小腹急结或疼痛,其人如狂或发狂。而膀胱
功能与精神活动无关,又怎能引起“其人如狂”的精神症呢?且膀胱主气化司小便,其有病必然
要影响排溺,但原文却反复强调“小便自利”,可见其病变并不在膀胱。从方剂作用来看,桃核
承气汤及抵当汤(丸)皆义在通瘀使血从肠道而出,大*、桃仁、水蛭、虻虫诸药无一味作用于膀
胱。由此可见,所谓“蓄血”证,既非膀胱之病,更无血蓄于其中,“血蓄膀胱”的说法是不成立
的。至于106条的“热结膀胱”,如果联系124条的“热在下焦”来理解,就不难看出这里的“膀
胱”,实际上是指膀胱所在的下焦部位,而不是指具体的膀胱腑(这亦可为以下论述所证实)。
厥阴病篇第340条言“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这里的“膀胱”能否称之为“太阳腑证”?仲景在
《伤寒论》中是常用这种文法的,如在“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一句中,“皮肤”与“骨髓”即泛指其大
概部位,“胃中有燥屎五六枚”的胃,实际上亦指胃肠部位。
关于阳明经证、腑证,182条只提到“阳明病外证云何”?181条提到“内实,大便难者,此名
阳明也”。这里只谈了“内”、“外”,并未言“经”、“腑”。而如果称白虎汤为经证,承气汤为腑证
的话,那阳明病中的其他病证(中寒、中风、痼瘕、*疸、呕吐等)将何以待?太阳中用白虎,可否
称之为“阳明经证”?
总之,将太阳病、阳明病等视为太阳经病,及阳明经病,并由此出发,硬从太阳病及阳明病
中强分出“经证”、“腑证”,实言仲景之所未言,而有悖仲景之所言。既于原著中无依据,又在理
论上站不住脚,于实践中无指导意义,故应及早地彻底废之。
六、《内经》研究
王氏自70年代始,对《内经》进行了全面整理与专题研究,主编了《*帝内经专题研究》,编
著《素问今释》、《运气学说的研究与考察》等书。认为《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只有追本
求源,才能贯古通今,其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各点。
(一)通读原文 把握总体
攻读《内经》原著,实为研究《内经》的首要一环。所谓攻读原著,就是要对《素问》、《灵枢》
必须逐篇逐句攻而读之,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全貌,将一部《内经》了然胸中。只有经过通读原
著,才能对《内经》的整个学术思想体系有全面的认识。否则,只能是管中窥豹,见其一斑而已。
兹将《内经》理论体系列表如下,以供参考。
从上表可知,《内经》理论体系内容甚广,它包括了脏象、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则、五运
六气等六大学说。
(二)独立思考 提要钩玄
在通读《内经》的基础上还需提要钩玄,如只通读,往往茫然,所以要抓住每篇的重点、疑
点、难点做读书笔记或卡片。
1提要卡:对《内经》每一篇作出内容提要。如《素问·病能篇》提出三点:①以胃脘痛等数
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态、诊断与治疗如何,提示人们临证观察分析病态的意义和方法;②讨
论了阳厥、酒风的病机及治疗方剂;③论述了揆、度、奇、恒的涵义。
2节录卡:对一篇中的某一段或几段重要内容进行节录分析。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精气乃竭”一段,提示四点:①阴阳平衡的重要性;②阳气在阴阳
平衡中的主导作用;③阴阳失调的危害性;④调和阴阳是治病的根本法则。
3索引卡:对某些篇目名词作出索引,如“四维”相代《内经》多次出现,指出每篇含义。
4目录卡:做出对《内经》有关内容分类目录,如全身望诊:①望神志,列《灵枢·癫狂》、《素
问·阴阳脉解篇》、《素问·调经论》等篇目;②望色泽,列《灵枢·论疾诊尺》、《灵枢·水胀》、《灵枢·
决气》等篇目;③望形态,列《灵枢·论疾诊尺》、《灵枢·水胀》、《素问·平人气象论》等篇目。分部
望诊再分出审颜面、察目、察舌、望口唇、齿龈、耳鼻、望皮肤、爪甲、望排泄物、望络脉等内容,列
出有关篇名,以便检索。
5专题卡:对讨论《内经》某一个专题内容如三焦、病机十九条等写出文摘提要。
(三)确立专题 深入研究
研究《内经》应确立专题,要对有关内容进行归纳分析,把一个个问题系统化。如关于《内
经》的养生长寿学说、医学气象问题、体质问题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体质问题,《内经》
已多有论述,它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并对人体类型作了若干分类,这理论贯穿在生理、病
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但论述零散,尚未形成为学说。研究这一问题,不仅出于诊断学的
需要,而且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人体具有开拓和启发的意义。
研究学术问题,不可轻易肯定或否定,抑或人云亦云,要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如五运六气
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历来争议纷纭,直至今天仍存在严重分歧,其科学价值
到底如何?是保留之,还是摒弃之?只有在认真研究《内经》运气篇章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古今
有关研究文献,弄清五运六气学说的来龙去脉、基本内容、历代医家的见解和运用情况,对这一
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现状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才能作出有意义的评价。
专题研究可多学科进行。《内经》中许多理论总是涉及内容非常广泛,除医学外,还涉及到
天文学、气象学、声学、生态学、人类学、哲学、史学、文字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联系其他学
科进行多途径、多侧面的研究,也是重要途径之一。
(四)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研究《内经》的目的,在于为医疗实践服务,因此,学以致用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如《内经》
指出“治痿独取阳明”(《素问·痿论》);治咳要重视“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素问·咳论》)的病
机;治水则当考虑到“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及“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素问·水热穴论》),这些理论原则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理解。
对于学习方法,《素问·著至教篇》提出了五个字:诵、解、别、明、彰。诵,是诵读,只有诵读
才能了解全貌,并对重要内容加以记忆;解,是理解,就是对其精神实质、难点、要点以加分析;
别,是归类鉴别,对有关内容加以分门别类,比较鉴别;明,就是在诵、解、别的基础上,系统掌握
医学理论,使之了然胸中;彰是发扬光大,使理论用到实践中去,以取得显著的成绩。如果能把
这五个字做好,《内经》的东西就不难掌握到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