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伤寒论》有感
第一部分:辨证论治
中医的辨证论治,
涉及理、法、方、药四方面,
列举如下:
病因:
(1)外感: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
疠气:
瘟疫。
(2)内伤:
七情内伤:
喜、怒、忧、思、
悲、恐、惊。
心主喜,过喜则伤心;
肝主怒,过怒则伤肝;
脾主思,过思则伤脾;
肺主悲、忧,过悲过忧则伤肺;
肾主惊、恐,过惊过恐则伤肾。
饮食失宜:
饥饱无度、
饮食不洁、
饮食偏嗜。
劳逸失当:
劳力过度、
劳神过度,
房劳过度,
安逸过度。
(3)病理性因素:
痰饮、
瘀血、
结石。
(4)其它病因:
外伤,
寄生虫,
胎传,
2.机理:
正邪盛衰,
阴阳失调,
气血失调,
津液失调。
3.脉象:
(1)组成:
位、
数、
形、
势.
(2)常见脉象:
浮脉、
沉脉、
迟脉、
数脉、
虚脉、
实脉、
滑脉、
洪脉、
细脉、
弦脉,
代脉,
结脉等。
4.证侯:
(1)八纲证侯:
阴证、
阳证、
表证、
里证、
寒证、
热证、
虚证,
实证。
(2)六经证侯:
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证、
太阳蓄水证、
太阳病变证、
阳明经证、
阳明腑证、
少阳证、
少阳兼证、
太阴表证、
太阴里实证、
寒湿发*证,
少阴寒化证、
少阴热化证、
少阴病表证、
少阴急下证、
厥阴热证、
厥阴寒证、
上热下寒证、
厥证。
(3)卫营证侯:
卫分证、
气分证、
营分证、
血分证。
(4)气血证侯:
气虚证,
气滞证、
气逆证、
气陷证、
血虚证、
血热证、
血瘀证。
(5)三焦证侯:
上焦病证、
中焦病证、
下焦病证。
(6)脏腑证侯:
心气虚证、
心阳虚证、
心血虚证、
心阴虚证、
心火亢盛证、
痰迷心窍证、
痰火扰心证、
肺气虚证、
肺阴虚证、
风寒束肺证、
寒邪客肺证、
痰饮停肺证、
风热犯肺证、
热邪壅肺证、
燥邪犯肺证、
脾阴虚证、
脾气虚证、
脾阳虚证、
脾气下陷证、
脾不统血证、
寒湿困脾证、
湿热蕴脾证、
肝血虚证、
肝阴虚证、
肝气郁结证、
肝火上炎证、
寒凝肝经证、
湿热蕴肝证,
肝阳上亢证、
肝阳化风证、
热极生风证、
阴虚风动证、
血虚生风证、
肾阳虚证、
肾阴虚证、
肾精亏虚证、
肾气不固证、
胆郁痰扰证、
湿热蕴胆证、
胃阴虚证、
胃阳虚证、
胃寒证、
胃热证、
食滞胃脘证、
小肠虚寒证、
小肠实热证、
小肠气痛证,
小肠气结证、
大肠液亏证、
大肠虚寒证、
大肠湿热证、
痰热阻肠证、
膀胱虚寒证、
膀胱虚热证。
5.辨证:
(1)阴阳:
阴阳盛衰、
阴阳互损、
阴阳格拒、
阴阳转化,
阴阳亡失。
(2)虚实:
实证:
邪盛(正未虚)是主要矛盾
虚证:
正衰(邪不盛)是主要矛盾
(3)寒热:
阳盛则热,
阴盛则寒。
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
(4)表里。
6.治则:
扶正祛邪,
治标治本,
正治反治,
阴阳平衡,
气血平衡,
脏腑平衡。
7.治法:
(1)外治:
拔火罐疗法,
针刺疗法,
艾灸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
中药灌肠疗法,
中药贴脐疗法,
按摩疗法,
推拿疗法,
中药热敷疗法等。
(2)内治:
汗,
吐,
下,
和,
温,
清,
消,
补。
8.方剂:
(1)四分:
君,
臣,
佐,
使。
(2)八法:
汗、和、下、消、
吐、清、温、补。
(3)八阵:
补、和、攻、散、
寒、热、固、因。
(4)二十二类:
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救急。
9.药物:
(1)四气、
寒,
热,
温
凉。
(2)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3)归经、
与经络脏腑的亲和性。
(4)升降沉浮、
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
(5)*性,
急性*性、
亚急性*性、
亚慢性*性、
慢性*性,
特殊*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
(6)配伍,
相须,相使,
相畏,相杀,
相恶,相反。
(7)禁忌,
配伍禁忌,
证侯禁忌,
妊娠禁忌,
饮食禁忌。
(8)用法,
先煎,
后下,
包煎,
另煎,
溶化,
泡服,
冲服,
以煎汤代水。
(9)用量:
根据药物性能确定用量,
根据病情需要确定用量,
根据配伍、剂型确定用量,
根据病人性别、年龄、体质确定用量。
10.传变:
(1)表里互传:
由表人里,
由阳人阴,
由轻而重。
(2)六经传变:
太阳一阳明—少阳,
—太阴一少阴—厥阴。
(3)卫营传变:
卫传气,
由气传营,
由营传血。
(3)三焦传变:
(4)经络传变:
(5)经臧传变:
(6)脏腑传变:
(7)五脏传变:
相乘、
反侮、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本脏自病。
11.转化:
寒热转化:
虚实转化:
12.转归:
痊愈:
死亡:
缠绵:
后遗:
复发:
13.预防:
(1)未病先防:
调摄精神,
锻炼身体,
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
顺应四时。
(2)已病防变:
早诊断,
早治疗,
防传化。
14.体质:
(1)分类:
太阳型,
少阳型,
太阴型,
少阴型,
阴阳平和型。
(2)应用:
因人论治,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用药宜忌。
第二部分:太阳病
太阳病主表,
多为轻浅,
但变化较多,
其本证分为三种:
1.中风。出汗恶寒恶风。
2.伤寒。不出汗恶寒。
3.温病。口渴不恶寒。
除了本证之外,
还有:
1.兼证,
2.变证,
3.夹杂证,
4.类似证。
现逐一说明其辨证要点和治法方药,
如下:
一,本证:
1.太阳中风:
(1)病因:
风寒袭表。
(2)病机:
阳浮阴弱,
太阳表虚证。
(3)脉象:
浮:病在表。
缓:证阴虚。
(4)证侯:
恶风:
汗出腠理松故恶风。
恶寒:
阳气功能不能温肤故恶寒。
头项强痛:
太阳经脉过头和项,气血不畅,故僵硬疼痛。
发热:
阳浮故发热。
出汗:
阴弱故出汗。
鼻鸣:
风寒影响了肺气。
干呕:
风寒影响了胃气。
(5)辩证:
太阳中风表虚证。
(6)治则:
解:辛温发汗解表。
和:益阴敛阴,调和卫营。
(7)治法:
汗:发汗
和:调和。
(8)方剂:
桂枝汤。
(9)药物: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10)传变:
如果脉象紧急,
则病可能传变。
脉象平稳,
则不传变。
为防止传变到阳明胃经,
可针刺足阳明,
振奋胃阳。
胃为卫之本,
脾为营之源。
2.太阳伤寒:
(1)病因:
风寒外束。
(2)病机:
卫阳被遏,故发热。
营阴郁滞,故无汗。
肺气失宣,故喘。
气血不通,故诸处疼痛。
外感风寒,故恶风恶寒。
(3)辨证:
太阳伤寒表实证。
(4)治法:
开表发汗,
宣肺平喘。
(5)方药:
麻*汤。
是发汗解表的峻剂,
是治疗伤寒表实证的主方。
因峻烈,
要微汗,
不可大汗淋漓。
3.太阳温病:
(1)辨证:
脉浮,头项强痛,发热,不恶寒,渴,是温病。
(2)论治:
温病为阳邪,
不可用辛温发汗剂以热助热,
而应以辛凉解表,清透热邪。
二,腑证兼证:
1.蓄水证:
(1)辨证:
脉浮,发热,恶寒故太阳病表邪未解。
因表邪循经入腑到膀胱,影响其气化功能,
与水结于下焦形成太阳蓄水证,
水停于下,故小便不利。
津乏于上,故口渴欲饮。
水饮内停,故舌苔白滑。
(2)论治:
化气利水。
(3)方药:
五苓散。
利水道,通小便,通达三焦蓄热停水。
2.水逆证:
(1)辨证:
太阳表里证,膀胱蓄水证,
渴欲饮水,入则吐,是蓄水重症。
胃失和降,拒不纳受,故吐。
(2)论治:
和蓄水证一样,化气行水,用五苓散汤。
3.蓄血证:
(1)辨证:
太阳病循经入膀胱,
热与血博结于下焦膀胱部位,
致使血自下,
如果不自下,
淤积小腹急结。
(2)论治:
先解表,用桂枝汤。
后活血化瘀,用核桃承气汤。
(3)方药:
核桃承气汤,是活血化瘀的主药
4.蓄血重证
(1)辨证:
脉沉,故已由表入里。
脉涩,非虚证的微弱。
小腹硬结,但小便利,精神发狂,故不是蓄水证应是蓄血证。
舌苔紫或有淤癍并非蓄水证的白滑。
膀胱气化功能未受影响,
热在血分,不在水分,
热未结胸,结于下焦。
(2)治则:
表表邪循经入里,
表里同病,
本应先解表,
但危机重症,
应急救其里,
破淤结,泻血热。
(3)治法:
破淤泻热。
(4)方药:
抵挡汤。
是破血逐淤之峻药剂。
三,其他兼证:
1.中风兼背强几几:
(1)辩证:
太阳中风表虚证,
兼太阳经气不舒。
(2)治法:
主治太阳中风表虚,
兼治"升津舒经"。
(3)方药:
桂枝加葛根汤。
因是表虚,不能加麻*,
强发汗。
2.伤寒兼背强几几:
(1)辨证:
是伤寒表实证兼太阳经输证。
(2)治法:
辛温解表,升津舒经。
(3)方药:
葛根汤。
即可防止麻*发汗过度,
葛根有升阳布津,舒经和络。
3.伤寒表实兼里热烦躁证:
(1)辨证:
伤寒证风寒束表,内有郁热,热扰心神,烦躁由生。
(2)治法:
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3)方药:
大青龙汤,
此内郁热为该方所独有,
比麻*汤更峻孟,
慎用。
4.伤寒兼水饮内停:
(1)辨证:
心下有水气,咳嗽气喘,痰稀色白,干呕,舌苔白滑,口不渴,等。
(2)论治: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3)治法:
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4)方药:
小青龙汤。
5.伤寒兼衄血证:
(1)辨证:
伤寒表闭,
阳气郁不能伸宣,
上攻阳络为鼻衄。
(2)论治:
若衄后脉静无需用药。
若表邪不解,
仍需开表发汗,宣散外邪。
(3)方药:
麻*汤。
6.悬饮:
(1)辨证:
胁下水饮,迫大肠在下利,犯胃则呕逆,变动不居病症较多。
(2)论治:
先解表,再用十枣汤工逐水饮。
7.热痞症:
(1)心下痞,安之濡,
关上脉浮,关脉中焦,浮主阳邪,
属火热滞心下使胃气不和而作痞。
(2)论治:
大**连泻心汤。泻热消痞。
四,变证:
1.太阳伤寒表虚证,
误用桂枝汤导致恶化。
2.太阳中风表虚证,
误用麻*汤导致恶化。
3.太阳病表证,
误用催吐,攻下,温针等治法,
导致各种恶化。
以上情况,
已经超出六经辨证的情况,
只能观其脉证,
随证治之。
4.中风汗不如法:
(1)辨证:
过度发汗,
导致阳虚液亏,
渗汗不断,
小便量少比畅通,
四肢活动不便。
(2)治法:
桂枝加附子汤,
炮附子有温经复阳,固表止汗的作用。
5.误下导致脉促胸满:
(1)辨证:
胸阳不振。
(2)治则:
宣通阳气
(3)治法:
桂枝去芍药汤。
因芍药酸苦收敛,
用着加重胸满,
故去之。
6.误下导致胸满且脉微:
(1)辨证:
脉微说明阳气不足,
胸满说明胸阳不振。
(2)治则:
温经抚阳。
(3)治法:
桂枝去芍药汤加附子。
7.太阳与阳明合病:
(1)辨证:
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扰肠则下利,
扰胃则上逆。
(2)治法:
升津止利,降逆止呕。
(3)方药:
葛根汤加减变化。
8.发汗后心下悸:
(1)辨证:
汗为心之液,
发汗过多导致心阳外泄,
心失去阳气的温煦。
(2)治则:
扶心阳。
(3)治法:
温补。
(4)方药:
桂枝甘草汤。
9.汗后脐下悸:
(1)辨证:
心阳不足,下焦寒饮欲逆上冲。
(2)论治:
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心脾阳气恢复,下温肾水,
肾水得温,悸动止。
(3)方药: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0.误下误汗少阴证:
(1)辨证:
不呕,故不是少阳证。
不渴,故不是阳明证。
无表证,故不是太阳证。
日燥夜安,故阳衰无力与阴争。
无大热,因阴寒内盛虚阳外浮,开始脱离命名,生死一线。
(2)治法:
急救回阳。
(3)方药:
干姜附子汤。
11阳虚水泛证:
(1)辨证:
发汗太过伤阳,
导致肾虚水泛,
水汽凌心则心悸,
清阳不升则目眩,
水泛四肢经脉则身他震颤站立不稳,
虽没有出现全身水肿,
已属阳虚水泛证。
(2)治法:
温阳利水,用真武汤。
真武汤是利水代表方。
12.伤寒转少阴证:
(1)辨证:
里阳已虚,故脉反沉。
阴寒内盛,故身体疼痛加重。
表里同病。
说明里虚寒甚。
(2)治法:
先温其里。
(3)方剂:
四逆汤。
13.太阳转少阳证:
(1)辨证:
寒热交替发作,
"往来寒热",
是少阳的特征性热型。
因少阳居表里之间,正邪交替相争的现象。
(2)治则:
太阳病在表可汗,
阳明病在里可下,
少阳病居中只能和解。
(3)治法:
和解。
(4)方剂:
小柴胡汤。
14.三阳具病:
(1)辨证:
胁下满,犯少阳。
手足温而渴,犯阳明。
表未解,太阳病仍在。
(2)治则:
三阳俱病,治从少阳。
(3)治法:
和解少阳。
(4)方剂:
小柴胡汤。
15.过经少阳阳明证:
(1)辨证:
太阳病传入少阳,
服小柴胡汤后,
反而内并阳明,呕不止。
此为少阳兼入阳明。
(2)治则:
少阳证不解,不可下。
阳明里实已成,不得不下。
(3)治法:
和解和同下并行。
(4)方剂:
大柴胡汤。
16.结胸证:
(1)辨证:
表邪误下,
邪热内陷,
与水饮相搏,
结于胸膈,易成结胸证。
心下硬满痛疼。
(2)论治:
早期,可用大陷胸汤治。
本应脉沉实有力,
如脉浮大无力,
则正虚邪盛,
如犯虚虚之戒,
下之则死。
如后期见烦躁,
则真气散乱,
神不守舍,
预后凶险。
五,夹杂证:
1.中风夹杂咳喘证:
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汤治中风,
厚朴和杏子化痰止咳,下气平喘。
2.中风夹杂蕴热:
肺热,胃热等里热亢盛的实热证侯,
禁用桂枝汤。
因桂枝汤辛温助火,
热盛伤络,
气逆则吐,
可能吐脓血。
3.喉咙干燥:
(1)辨证:
喉咙干燥,
阴津虚少,
汗源不足,
(2)治法:
不能强行发汗,
考虑滋阴解表。
4.疮疡的人:
不可发汗。
5.衄血的人:
不可发汗。
6.常出血的人:
不可发汗。
7.常出汗的人:
不可发汗。
8.脾胃虚寒的人:
不可强行发汗。
应温中。
9.脏结死症:
(1)辨证:
胁下素有痞,为足厥阴肝部。
连在脐旁,为太阴脾部。
痛引少腹,为少阴肾部。
寒结三阴,
阳气告竭,
(2)论治:
病危难治。
10.心气血不足宿疾证:
(1)辨证:
患者气血不足,
又敢外邪,
脉结代,
心悸动。
数而中止为促脉。
缓而中止为结脉和代脉。
结脉间歇后能很快递补。
代脉间歇后不能递补,病严重。
(2)治则:
滋阴养血,
益气通阳,宁心复脉。
(3)方剂:
炙甘草汤。
六,类似证:
1.肝纵乘脾证:
(1)辨证:
伤寒,腹满谵语,
似阳明腑实病证,
但脉象不沉。
脉象浮紧似太阳表实证,
但不发热恶寒头疼。
根据脉象的浮而紧,是弦脉,
弦为肝脉,
脉搏浮紧,肝气旺,克犯脾,
即"木克土"之甚者,
肝脾俱病。
(2)治法:
针刺期门,
疏泻肝胆盛邪之气。
2.肝横乘肺:
(1)辨证:
大渴类阳明证,
恶寒类太阳证,
但脉象是弦脉。
是肝气亢盛。
肝旺反乘肺,
肺主皮毛闭塞故发热恶寒。
肺失肃降水气不利故渴。
脾运受阻水也内停故腹满。
(2)治法:
针刺期门,泻肝邪气。
脉浮为表,
脉沉为里。
脉数为热,
脉迟为寒。
寸脉为阳,
尺脉为阴。
有力为实,
无力为虚。
八纲辨证,
四诊论治。
第三部分:阳明病
本篇专说"阳明病"
阳明病病因有四:
1.外感:
外感温热或风寒化热化燥,
以至于胃肠干燥而成。
2.体质:
津液不足,
胃肠偏热,
加有宿食,
而成肠腑燥实证。
3.误治:
治疗其他病,
因发汗,催吐,
利小便太过,
导致耗伤津液,
或发汗不彻底
邪不外解,
诱发阳明病。
4.转化:
少阴热化伤津或寒化证阳复太过
也可转化为阳明病。
阳明病分类有四:
1.热证:
即阳明经证。
2.寒证:
身体阳虚
又肝寒邪,
或过吃生冷食物,
或过用苦寒之品,
损伤中阳,
寒从内生,
形成虚寒证。
3.实证:
循经入腑,
内结腑实。
4.变证:
热湿熏蒸的发*证,
热入营血灼伤血络衄血证,
热与血结而成蓄血证。
下面,
就四类病,
一一辨证论治如下:
一,热证:
1.邪热炽盛充斥表里:
(1)辨证:
发热,出汗,口渴,脉浮滑。
(2)论治:
辛寒清热。
(3)方剂:
白虎汤。
2.热盛伤津:
(1)辨证:
口干舌燥,渴欲饮水。
(2)治法:
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3)方剂:
白虎加人参汤。
3.热扰胸膈证:
(1)辨证:
脉浮紧,恶热,发热,汗出,虚烦。舌苔薄*。
(2)治法:
清宣郁热
(3)方剂:
栀子豉汤。
4.邪热伤阴,水气不利证:
(1)辨证:
阴液损伤,热入下焦,与水互结,气化不利,小便不利。
无汗,水液无法排出体,小便不利无法下行,水液听蓄下焦。
(2)治法:
清热滋阴利水。
(3)方剂:
猪苓汤。
二,寒证:
(1)辨证:
食欲吐,吐涎沫,脉沉细。舌苔白。
胃气虚寒,浊气上逆。
(2)论治:
温中和胃,降逆止呕。
(3)方剂:
吴茱萸汤。
三,实证:
1.燥热在胃证:
(1)辨证:
如果仅仅是心下硬满,
未言痛疼拒按尚未构成肠腑燥实,不可下,下则伤阳败胃。
如果继续出现心烦,说明胃中燥实已成,循经上扰心烦,但病位浅,燥结轻,应用"缓下"的胃承气汤。
如果继续出现超热
(2)方剂:
缓下,用胃承气汤。
2.大便成硬在肠证:
(1)辨证:
大便硬,潮热,腹大满,热实内结,腑气不通。
尚能食。
脉滑而数。
(2)方剂:
和下,永小承气汤。
3.燥屎凝结在肠证:
(1)辨证:
痞,满,燥,实具备,腑气闭阻,循衣摸床,微喘直视,潮热,谵语,腹胀满绕肚脐痛。不能食。
脉沉有力。
(2)方剂:
峻下,大承气汤。
4.津伤便秘证:
(1)辨证:
大便硬结,解出困难。
阴虚液亏,肠燥失润。
(2)治法:
滋阴润肠,外导通便。
(3)方药:
蜜煎方,猪胆汁方。
5.津伤肠燥邪热不甚:
(1)辨证:
宜用润下之方剂。
(2)方剂:
麻子仁丸。
四,变证:
1.湿热*疸证:
(1)辨证:
热被湿遏,不能外越为汗,故无汗。
脾失传输,三焦水道不通,小便不利,湿无下行之路,
湿热蕴郁于里,熏蒸肝胆,影响胆汁正常排泄,胆汁外溢,而为身*,目*,尿*。
(2)论治:
清热利湿。
(3)方剂:
湿热结里,用茵陈五苓散。
外邪未解,用麻*小豆汤。
热阻三焦,用栀子柏皮汤。
2.寒湿*疸证:
(1)辨证:
中阳不足,或发汗不如法损伤中阳,脾胃不健,寒湿内生。脾脏有寒,阻碍肝胆疏泄功能,胆汁外溢皮肤,布散全身。为太阴脾寒。
(2)论治:
温化寒湿。
(3)方剂:
茵陈五苓散。
3.衄血:
(1)辨证:
热入血分,灼伤阳络,为衄血。
(2)治法:
清热凉血。
4.蓄血证:
(1)辨证:
邪热与旧有淤血结成。健忘,大便黑硬。
(2)治法:
抵挡汤。
破血逐淤。
第四部分:少阳病和太阴病
本篇讨论六经病中的
少阳病,
太阴病。
逐一辩证论证如下:
一,少阳病:
1,病因:
外感病邪,
由太阳表证入里,
由寒转热的中间过渡阶段,
病位:
不在太阳之表,
也不在阳明之里,
而是在半表半里之间,
病性:
热性。
2,病机:
少阳经属胆络肝,
循经于胸胁部位,
故经常出现胸胁苦满。
少阳疏利气机,
如枢机不利,
影响脾胃受纳运化功能,
导致食欲不振。
肝胆于人的情志有关,
导致烦郁。
少阳居表里之间,
正邪交锋互有胜负,
故表现为热寒交替发作,
即"往来寒"。
少阳胆腑内藏胆汁,
味最苦,
热气蒸迫胆液上溢,
必见口苦。
凡见口苦,
多为肝胆火郁之证。
若火灼热伤津液,
可见咽干。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
肝开窍于目,
故肝火上扰,
干犯清窍,
必目眩。
少阳经气机不利,
故脉弦。
少阳气血津液不足,
故脉细。
3,辨证:
口苦:
因胆汁上溢。
咽干:
因热灼伤津液。
目眩:
因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
肝开窍于目,肝胆互为表里。
4,治则:
少阳非表非里,
非上非下。
胸中无痰水之实邪内阻,
故不可用"催吐"。
未致阳明里食实,
故不可用"下法"。
邪气已由表渐入里化热,
故不可用发"汗"之法。
少阳邪热,
已伤津液,
故禁用利小便之法。
禁发汗,
禁催吐,
禁攻下,
禁利小便。
只能以"和解"为主,
枢机运转,
气机疏通,
少阳病可解。
5,治法:
和解。
6,方药:
小柴胡汤。
二,太阴病:
1.病因:
(1)外感:
六淫直犯中焦。
(2)内伤:
忧思伤脾。
(3)先天不足:
脾之阳气不足自病。
(4)三阳病误治转变:
误治或失治转为太阴。
(5)饮食劳倦:
因饮食和疲劳导致。
2.病机:
足太阴脾经,
属脾络胃,
与足阳明胃经表里,
脾胃居中焦,
为后天之本。
脾主运化,升清阳。
胃主受纳,腐熟五谷。
脾主升,
胃主降。
脾胃功能协调,
则清阳得升,
浊阴得降,
水精四布,
五脏得容。
若脾胃虚弱,
中阳不足,
寒湿内停,
升降失常,
则形成太阴病。
3.辨证:
(1)主证:
腹满:
阳虚生寒,寒湿停滞,阻碍中焦气机,故腹满。
腹痛:
脾阳不足,
温煦无力,
太阴脾络拘挛不畅,
故腹痛。
时而疼时而不痛。
喜温按。
吐:
太阴脾病,
水谷不化,
浊气内阻,
上逆于胃,
故食不下而吐。
自利:
脾阳不足,
清气下流,
病人反见下利。
(2)兼表证:
原有太阴病,复感外邪,
脉浮,恶寒。
脾阳不足,风邪袭表,营卫不和。
(3)兼腹痛证:
经络淤滞则痛。
(4)兼大实痛:
疼痛较重。
(5)寒湿发*证:
呕吐发*为阳明寒湿发*,
下利发*为太阳寒湿发*。
4.治法:
(1)本证:
桂枝加芍药汤。
(2)兼表证:
若里虚不甚,
表证为主,
则桂枝汤。
(3)兼腹痛:
以通阳益脾,
活络止疼,
则桂枝加芍药汤。
(4)大实痛:
则化瘀痛络,
桂枝加大*汤。
(5)寒湿发*证:温阳散寒,
除湿退*。
则茵陈理中汤。
茵陈四逆汤。
5.转归:
(1)痊愈:
脾阳恢复,
其病则愈。
(2)脏邪还腑:
因过用温燥,
或寒湿九郁化热,
由里达外出阳明病。
(3)病邪内转:
脾阳衰甚,
则转入少阴或厥阴。
太阳是三阴之首,
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
第五部分:少阴病
少阴病,多危重,
本篇专说少阴病。
足少阴肾经,
手少阴心经,
因少阴病涉及人体的根本,
复杂多变。
病因:
少阴发病,
原因有三:
1.体质:
阳虚或阴虚,
复感外邪,
内外合邪而发病。
2.太阳病传入:
太阳经和少阴经互为表里,
太阳病最易转属少阴。
3.太阴病传入:
太阴与少阴子母关系,
太阴病易传入少阴,
成为脾肾阳虚证。
病机:
1.肾:
肾属水,
主藏精,
为人阴阳之根,
先天真气之本。
2.心:
心属火,
主血脉,
统神明。
3.心肾:
心火在上,
肾水在下,
心火下温于肾使水不寒,
肾水上奉于心使火不亢,
心肾相交,
水火既济,
以维持阴阳平衡,
激发五脏六腑功能。
若邪入少阴,
心肾受病,
真气损伤,
以至阴阳失衡,
可发生心肾虚衰,
水火不交的少阴病。
辨证论证:
一,少阴病主证:
1.阳虚寒化证:
脉微细,但欲寐,小便色白。
阳虚故脉微,血虚故脉细,神失故欲寐,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小便色白。
(1)阳虚水泛。
辨证:
肾阳虚而水气泛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痛,自下利。
治法:
肾阳亏虚,水气泛滥。
温阳化气行水。
方药:
真武汤。
(2)阳虚寒湿内盛。
辨证:
口中和,背恶寒,骨节痛,手足寒。
论证:
外用艾灸,内服附子汤。
(3)阳虚下焦滑脱。
辨证:
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
论证:
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滑脱不禁。
温涩固脱。
方药:
桃花汤。
(4)阳虚咽痛证。
辨证:
客寒咽痛。
通阳散寒,涤痰开结。
论治:
半夏散及汤。
(5)阴盛格阳。
辨证:
手足逆冷,
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身不恶寒,面色赤。
论治:
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方药:
通脉四逆汤。
(6)阴盛戴阳。
辨证:
下利,脉微,恶寒,四肢厥冷,面色赤,但欲寐。
阴寒内盛,虚阳上浮。
论证:
破阴回阳,通达上下。
方药:
白痛汤。
2.阴虚热化证:
(1)阴虚热证
辨证:
心中烦,不得卧,咽干口燥,舌红舌苔*,脉沉细数。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论证:
滋阴泻火,交通心肾。
方药:*连阿胶汤。
(2)阴虚下焦水热互结。
辨证:
下利,咳,呕,渴,心烦。
阴虚有热,热与水结,蓄于下焦,津不上乘故渴。虚热上扰故烦,水气不化故小便不利,偏渗大肠故小利。水气上逆犯肺故咳。
论治:
猪苓汤。
(3)阴虚三急下证。
辨证:
燥实伤津,真阴将竭。
燥实阻结,迫液下泄热结旁流,
脏腑不通,土燥水竭。
论治:
三种情况,都用大承气汤攻下。
(4)阴虚咽痛证。
辨证:
咽痛。
论治:
阴虚火炎咽痛,用猪肤汤。
客热咽痛,轻用甘草汤,重用桔梗汤。
3.亡阳证:
(1)辨证:
脉阴阳俱紧,反汗出。
脉紧主寒,表明里寒偏盛。
阴病出汗,是阴寒逼迫虚阳外亡。
(2)论治:
急投姜附以回阳固脱,
选用四逆汤。
二,少阴兼表证:
1.辨证:
脉沉,神疲,体虚。
但发热,恶寒,头痛。
是太阳表证兼少阴里虚。
2.论治:
如表急,则温经解表发汗。
如里虚较甚,应急救少阴之阳,不可发汗,当温其里。
三,变证:
1.热移膀胱证。
(1)辨证:
膀胱外应皮毛,热在膀胱,故一身手足尽热。
热伤血络,血不循经,故便血。
(2)方剂:
水热结,用猪苓汤。
阴虚火旺,用*连阿胶汤。
热盛蓄血,用桃仁承气汤。
2.伤津动血证。
(1)辨证:
阳衰于下,下厥。当用温
血竭于上,上竭。当用清凉。
(2)论证:
顾此失彼,难治。
四,类似证:
1.四逆散证。
(1)辨证:
肝郁气滞阳郁导致四逆。
(2)论治:
通阳导滞。
四逆散。
2.吴茱萸汤证。
(1)辨证:
烦躁欲死,上吐下利,手足逆冷,脉沉,细,弦。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
(2)论治:
暖肝温胃降浊。
吴茱萸汤。
第六部分:厥阴病,霍乱病,劳复病
本篇涉及三种病:
厥阴病,
霍乱病,
劳复病。
一,厥阴病:
1.病因:
(1)表里经传:
三阳病失治或误治,邪气内陷导致。
少阳和厥阴互为表里,少阳最易入厥阴。
(2)循经相传:
太阴,少阴病不愈,内传厥阴。
(3)本经发病:
禀赋不足,脏气虚弱,邪气直犯厥阴。
2.病机:
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
肝主藏血,主疏泄,
对脾胃受纳消化和气机升降起重要作用,
心包代心用事。
病入厥阴,肝失条达,气机不利,阴阳失调。
木火上炎,脾虚不运,易形成上热下寒的病理变化。
3.辨证:
(1)上热下寒证
(2)厥阴寒证
(3)厥阴热证
(4)厥热胜复证
(5)厥逆证
(6)其他厥逆呕吐哕下利证
4.论治:
(1)上热下寒:
清上温下,用乌梅汤。
(2)厥阴寒证:
温经养血,用四逆汤。
温胃降逆,用吴茱萸汤。
(3)厥阴热证:
凉肝解*,用白头翁汤。
二,霍乱病:
1.病因:
外感寒湿。
2.病机:
邪居中焦,脾胃升降失司。呕吐下利。
居中焦之邪,也可波及表导致卫营功能失常。
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
3.辨证:
(1)阳气衰微,阴液将竭证
用四逆加人参汤
(2)病偏表,
用五苓散。
(3)病偏里,
用理中丸。
(4)里证消失,表证未去,
用桂枝汤。
(5)肾心阳衰,
用四逆汤。
(6)虚阳被格外,
用通脉四逆汤。
(7)不恶寒,面色赤,四肢拘急,病更重,
用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
三,劳复病:
1.病因病机:
大病之后,慎房事,逸体劳,适饮食,防止复发。
2.辨证论治:
(1)胸膈痞满,气机痞塞。
用枳实栀子豉汤。
(2)发热:
小柴胡汤。
(3)湿热内蕴水肿:
用牡蛎泽泻散。
(4)喜唾
用温补脾肺,理中丸。
(5)胃热未尽,
用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的代表作,
共分六篇说明,
第一篇是辨证论证的整体体系,
第二篇是最复杂的太阳病,
第第三篇是阳明病,
第四篇是少阳病和太阳病,
第五篇是重危类的少阴病,
第六篇是厥阴病霍乱病和劳复病。
坐堂问诊,
辨证论治,
救死扶伤,
悬壶济世,
一治其病,
二治其心,
三治其家,
四治其国,
五治天下。
任重道远,
海阔天空。
武书剑
年10月25日
武书剑启迪人性,唤醒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