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柴胡剂为什么是伤寒方中临床运用最多、治疗病种范围最广的方剂?柴胡剂的主要作用、出发点是什么?小柴胡汤作为少阳病主方,主要作用是治外感吗?
——柴胡剂(类方)的临床运用(一)
提到伤寒论,你用的最多的方子是什么?麻*汤大家用过吗?我相信很多朋友可能就没用过。
99年、00年、01年前后,北京多次流感,风寒感冒,寒包火,高烧一波一波的,小医院,烧马上就退下来了,两个小时以后,又上去了。这个时候麻*就体现出作用了,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用上以后是螺旋式下降,而且不再超过原先的温度,退烧非常好。但麻*现在用的很少了。所以我先给大家提这个问题,就是你在临床用经方用的最多的是什么?
有人可能用桂枝汤多一些,因为桂枝汤不仅是治疗太阳中风,还可以针对脾胃。有人用苓桂剂,五苓散、猪苓汤。清代徐大椿的《伤寒论类方》,把伤寒论的方剂按照功用主治分类,其中就有桂枝汤、麻*汤类、葛根汤类、柴胡汤类、栀子汤类、承气汤类、泻心汤类、五苓散类,白虎汤类、四逆汤类等。
我想《伤寒论》中有一类方子,应该是大家可能用到的最多的,那就是柴胡剂。有的老中医因为擅用柴胡被大家都不叫名字了,直接给他起个外号叫柴胡得了,姓陈的叫陈柴胡,像我老师的前任,北京中医学院的伤寒教研室主任陈慎吾,外号叫陈柴胡。姓朱的,北京市门头沟,以前有个老先生擅用柴胡剂,外号叫朱柴胡。甚至日本,日本汉方医很发达,有个很有名气的吉益东洞,外号叫东洞柴胡。我的老师刘渡舟先生也很擅长用柴胡,当年每天上午出门诊大概60号病人,柴胡剂比例应该是在里面用的最高的。
在柴胡汤类里面,《伤寒论类方》中列了六个,小柴胡、大柴胡、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还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我的老师刘渡舟先生在这个柴胡汤类下面又加了一个,就是著名的四逆散,张仲景的四逆散。我们今天就是要讨论柴胡汤类。
我们再提个问题,小柴胡汤里谁是主药?君臣佐使,那么小柴胡汤的君药是谁?
咱们看以前《方剂学》、《伤寒论》教材里说,柴胡、*芩同为主药,柴胡、*芩首先用量大不一样,柴胡半斤,*芩三两,半斤八两,柴胡用到八两,*芩用到三两,这是量的方面。我们撇开先不说量,各位认为柴胡、*芩假如都是君药,它俩的作用哪个更重要?是不是势均力敌或者说同等的作用?
我个人认为不是的,第一,如果一个药是君药,无论什么时候加减,我们都不能把它去掉,对不对?可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法里面*芩被去掉两次。若腹中痛者去*芩加芍药三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芩加茯苓四两。柴胡从来没去掉过,你翻遍小柴胡汤的加减法或者任何名老中医用柴胡剂的经验,没有说柴胡去掉的。说明,*芩在小柴胡汤里头发挥的作用绝对不如柴胡重要。
那么好,柴胡和*芩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大家看看《神农本草经》怎么说的,我们要研究中医的文献、书,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研究《伤寒论》,首先要看伤寒论以前的书。《神农本草经》在文献学专家看来是板上钉钉的,早于伤寒论的成书。所以说,《神农本草经》论述的柴胡就应该是张仲景的重要依据,“柴胡味苦,主心腹肠胃中结气”,这句话很关键,治疗肚子里头结气,气不通,气郁不通畅。我们再看*芩怎么说的,《神农本草经》里头说*芩,“味苦平,主诸热”。*芩是去热的,柴胡是理气的,尽管柴胡后边儿还有它的其他作用,“饮食积聚、寒热邪气”等等,但首先它是主“心腹肠胃中结气”。
好,从以上柴胡、*芩在小柴胡汤中的地位讨论,我们就可以推断出来,小柴胡汤的功能出发点首先是调畅气机,其次才是清热。尽管小柴胡汤可以治疗各种发烧,临床报道那简直是多了去了。刘渡舟老师说“胆主疏泄,少阳以疏泄为常,以抑郁为病。用柴胡,*芩不但能解少阳之热,更能解少阳之郁”,也说明小柴胡主要是解郁、理气的。
对少阳病原文的一点见解
学习经典一定首先要围绕原文,我们再想想看,少阳病的提纲症是什么?“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三个症状。
可是从此以后所有小柴胡汤提到的条文,所有少阳病篇再也没有出现过这几个症,怪不怪。反而出现的是其他,胸胁苦满,默默不语饮食,心烦喜呕,热入血室。
有些人研究《伤寒论》,认为少阳病的提纲证,不足以作为少阳病的提纲,因为没有胸胁苦满,没有默默不欲饮食,没有心烦喜呕。“不呕不渴无表证”这是鉴别诊断症状,不呕,说明不是少阳病。不渴,说明不是阳明病,无表证,说明不是太阳病。呕是少阳病的一个鉴别要点,但是提纲证里都没有,怎么理解?
我们看《伤寒论》成书以前的书,《*帝内经》,看这几个症状说明什么问题。《灵枢》里头说了“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肝胆出现问题,嗓子可以出现症状,“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一个人头晕目眩,首先是肝郁肝火的问题。口苦在*帝内经里就叫胆疸,明确的认为是胆郁、胆热的问题。
那么少阳提纲三个症状合在一起,就是肝胆郁热的表现,称之为“少阳病”,少阳病的本病!
我本人认为这三个症状,并不是外感病,而是少阳病的本病,就是肝胆郁热的最常见表现。为什么张仲景在柴胡剂类方条文中要反复强调外感,而几乎不提少阳本病?
首先,张仲景在自序里头说了“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还不到十年,家族死了这么多人,而且伤寒病十居其七,死的原因外感病占了70%,所以他高度重视外感。
其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伤寒中风有柴胡证”,外感,无论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都可以发展到少阳阶段,叫“柴胡证”,柴胡证主要为外感引起少阳枢机不利。但那个不是少阳本病,是外感病引起的。
“但见一证便是”,什么意思啊?这个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张仲景觉得其实“少阳病”和“柴胡证”还是有区别的,大家细心体会一下,为什么后来张仲景说的最多的不是“少阳病”而是“柴胡证”,老是提“柴胡证”,就是外感很多很重要,而柴胡剂可以用于治疗外感病引起的少阳枢机不利。其实这两个不矛盾,外感病引起的是少阳枢机不利。但“少阳病”应该是少阳本病,不见得非要由外感引起。一个人有少阳病,有少阳枢机不利,就可以用柴胡剂来治疗。这是我个人对条文的这一点看法啊。
柴胡剂的临床运用非常广,在张仲景方子里,柴胡剂治疗疾病病种最多。内外妇儿不说,甚至连耳鼻喉科、外科、肛肠科,很多我们想不到的病都有可能用到,为什么?我今天给各位讨论的题目就立足于这——郁致百病。一旦气机不利,就能导致方方面面的改变,柴胡剂作用主要是理气,这就是柴胡剂之所以运用这么广泛的根源。
我们说郁致百病,百病皆生于郁。咱们学中医,有句话叫学经典,要“读于无字之处”,这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已故伤寒大家李克绍教授说过的。不仅仅是学伤寒,我们学很多经典都要注意无字之处,这是中医悟性的体现点之一。什么叫“读于无字之处”?比如说百病皆生于什么?百病皆生于痰,百病皆生于气,我们还听说过百病皆生于郁,究竟百病皆生于什么?其实这儿就少了个字,少了一个“可”字,百病皆可生于痰,百病皆可生于气,百病皆可于郁,而不是一定生于痰,一定于气,一定生于郁。假如我们要那么固执的认为百病都生于痰,那你就不适合学中医,因为没有中医所具备的一个条件要素叫“悟性”。“心悟者上达之机,言传者下学之要”,要想学好中医有几个要素,第一要背,打好基本功要背很多东西,经典要背,中药、方剂要背,包括西医的很多东西我们都要背。第二个字是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悟性,机械的学中医那肯定是不好。
百病皆生于郁,柴胡剂主要作用是理气、解郁,所以应用广泛,这就是我今天要强调的一点。
——柴胡剂(类方)的临床运用(二)
我今天给各位汇报的题目设计了两个题,第一个郁致百病论,第二个副标题柴胡剂(类方)的临床运用。
什么是类方?
什么叫类方?我个人理解啊,要符合两个条件才能叫柴胡剂,才能属于这个家族。
第一个,主药或者叫君药基本相同。柴胡剂里头一定要有柴胡,没有柴胡肯定不能叫柴胡剂。中医里治疗肝郁的方子还有很多,但有的方子就不能叫柴胡剂。比如说治疗情绪不好的,张景岳有个方子叫化肝煎,大家以后在临床可以试试哈,效果很好。青皮、陈皮、赤白芍、丹皮、炒栀子。这个方子我用于治疗各种各样的肝郁、肝火。给一个老先生汇报效果,他听完以后说,那当然好了,这个方子里面有青皮、陈皮疏肝,芍药柔肝,丹皮凉肝,栀子清肝,这个方子虽然小,全方位的包围肝,所以肝火引起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它来作为底方。但这个方子不能叫柴胡剂,因为里面没有柴胡。《千金要方》里的开心散,能解肝郁,人参、茯神、远志、石菖蒲,但不叫柴胡剂,因为里头没柴胡。
第二个,功能出发点基本一样。方子的出发点要基本一样的,就是要从什么来出发,疏解肝胆气郁或调解少阳枢机。你比如说补中益气汤,里面有柴胡,但方子出发点是补中益气,而且柴胡不是主药,所以两个条件均不符合,就不属于柴胡剂。咱们南京中医药大学干祖望老先生,我看他的经验,治疗神经性耳鸣,用多样的升提药,升麻,柴胡,葛根,小剂量,每样3到5克同时用,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我试过,有效,在原先的基础上用药,效果提高一半儿。里面有柴胡,但是能叫柴胡剂吗?不叫柴胡剂。柴葛解肌汤也一样,虽然柴胡为主药,但主要用其解表的作用,因此,自然也不当在柴胡剂之列。
我们一起来把较有名气的,包括后人这些伤寒大家,有发明创造的柴胡剂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祖方——小柴胡汤
我们要学柴胡剂,首先要学一个就是基础方小柴胡。
小柴胡汤重用柴胡八两,疏解肝胆之气。那小柴胡里头,它除了这个疏郁的、解热的。为什么要用人参?为什么要用这个扶正的?因为“血弱气尽,腠理开”,当然血弱气尽是夸张了,就说人的正气抵抗力有点儿低。“伤寒中风有柴胡证”,这时候又有外感,发展到过了太阳,往里走了,到了少阳阶段,这个时候叫柴胡证。
我们中医科学院,有同行问我,他说伤寒论里的药按频次来算。Numberone是哪个药?甘草。我见过有的老中医讲课,说我从来不用甘草,甚至痛恨甘草,到处都有它,我就不用它。所以我的同行问我,你怎么看待姜枣草?为什么张仲景动不动就姜枣草,非要出现它。我当时反问他一个问题,你肯定有驾照吧,你考驾照的时候教练说靠边停,你第一个动作是什么?教练说靠边儿停你就停,你肯定不及格对不对?我想在座的绝大部分人都有驾照。标准的考试,靠边停第一个动作是什么?打右灯对吧?第一个动作一定是打右转向灯,提醒后车和后人我的车要靠边了。你如果不打灯,哪怕你停的很靠边,绝对不及格。
那经方里头用姜枣草就相当于打右灯。第一有保护脾胃的意思,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脾胃太重要啦。我最近治疗了很多重症,都是从脾胃入手。人能吃饭,很多都好办对吧。第二个,调和诸药。寒热、温凉、补泻药在一起,需要一个药把它调和一下,不要发生太大的矛盾,这个角色就是甘草,所以它叫国老。水浒将。谁是老大?宋江。既不能文也不能武,但是他能调和诸人,所以宋江是老大。第三个,还有口感。中药不好喝,我们中医科学院有位专家,他在病人复诊的时候,都要问一句:你给我详细描述一下,我给你开这个方是什么口感?什么味道?咱们中药搭配这么复杂,各种各样的味道,每个患者说的还不一样,很有意思。当然了很多是苦的对吧,良药苦口利于病。但甘草、大枣味道都是不错的。所以姜枣草在里面还起到改善口感的作用。
小柴胡汤是主方,它的条文很多,时间关系,我们在这不一一复习了。柴胡八证,除了口苦、咽干、目眩,还有往来寒热,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叫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女性可以表现为乳房胀痛。默默不欲饮食,中间应该有逗号,默默是默默,不欲饮食是不欲饮食,不是一个症状。默默是心情不舒畅,不爱说话,有点抑郁的倾向,就是郁的表现。还有人将郁按七情分,有惊郁、恐郁等。心烦喜呕,心烦后应该有个逗号。下面或然证及加减法我们就不具体再讲了。
二、疏肝力强、甚至专事疏肝者
好,以上我们把小柴胡汤复现了一遍。接下来第二个——疏肝力强甚至专事疏肝者。
我们说郁致百病,肝胆气郁或少阳枢机不利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病。小柴胡汤,我们刚才说了它是祖方,但是里面有血弱气尽,所以有补药。假如他的体质不虚,我们还需要补药吗?就不用了。
单纯的肝郁证,我们疏肝力量比较强的方子,张仲景的方子四逆散。
《伤寒论》这个写法很有意思的啊,各种写法还有倒装,倒装就是本来是应该写前面都写到后面去了,我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有的人就不理解,怎么倒装。我说我随便给你说个电影里的词儿就理解了。“什么的干活”,这不就倒装吗?日本*子说的“什么的干活”应该是“干什么活的”,这就叫倒装。
四逆散为什么放在少阴病?这就是一种写法,因为四逆散突出它的四逆,手脚凉甚至过膝肘。“四逆”最常见于阳虚的表现——少阴病,四逆散很多症状类似阴证,故列于少阴篇。
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这些可以“四逆”,一个人气郁,少阳枢机不利也可以“四逆”。为了和气郁四逆区别,前面给它写上少阴病三个字,但其实不是少阴病,为了区别诊断给它写个少阴病。
咱们现在这个中医科普很热,现在很多人在电视上看,都成了半个大夫了。很多人以为怕冷就是阳虚,不断的吃各种热性的东西。但是我给他们就说一句话,因为病人很多的时候,你没有时间跟他解释。我说“阳虚可以怕冷,怕冷不一定是阳虚呀”。中医叫“厥”,“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厥就是手足逆冷,手脚冷。但是痰可以厥,气可以厥,有火可以厥。对不对,白虎汤也可以治疗厥症啊。
四逆散就比较单纯疏肝了,比刚才的小柴胡疏肝力量强,就是说理气的力量强了。甚至我们叫它“专事疏肝”,专门用来疏肝的,后世又发明了一个方子,柴胡疏肝散。
好,想一下在临床,它的鉴别点是什么?单纯肝郁,用四逆散或者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和四逆散还有不一样的地方。有活血药川芎,气滞可以血瘀,时间长可以导致血瘀,这时候我们选柴胡疏肝散。还有我刚才说的化肝煎,鉴别点是什么?化肝煎里头有丹皮和栀子,所以它不仅仅是肝郁,还化火,肝郁化火的人,我们用化肝煎。
——柴胡剂(类方)的临床运用(三)
肝胆气郁影响脾胃,分寒热虚实不同而治
肝胆气郁从五行学说来讲可以叫木郁,对吧?木郁可以引起方方面面的问题。首先按照五行学说,木克土,最常见的就是影响脾胃。《*帝内经》有一句话叫“邪在胆,逆在胃”,我给加了两个字,叫“邪在肝胆,逆在脾胃”,肝胆气郁的人最容易侵犯脾胃。但是侵犯脾胃以后它发展方向不一样,它跟人的体质有关系。同样是外感病,风寒暑湿燥火,有人就不得病,即使大家五个人一起得病,有的人往寒方向发展,有的人往热的方向发展,它和人的本来体质有关。
胃气呆滞——柴平汤
胃气呆滞的,有个方子叫柴平汤,小柴胡汤合平胃散,用于治疗肝胆气郁影响到胃气的,胃气不是很活泼,有时候有的老中医写病历叫“活泼胃气”。要把脾胃的气机给它调的活泼一些,胃气呆滞要让它活泼起来,用柴平汤。
这个方子我在上大学没毕业的时候就用过,一个壮汉高烧不退,上吐下泻,医院,医院是很厉害的,那是一个四省医院,病人很多。这个病人高烧很多天退不下来,而且上吐下泻,给他开柴平汤,很快就好了。
脾胃虚寒——柴胡桂枝干姜汤
好,咱们看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呢,没有往胃气呆滞,也没有往热的方向,而是导致脾胃虚寒了,我的老师刘渡舟先生取了个名字叫“胆热脾寒”,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临床也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方子,小柴胡去人参、大枣、半夏、生姜,加干姜、桂枝、牡蛎、天花粉。
刘老用来治疗治胆热脾寒,气化不利导致的腹胀、便溏、小便不利、口渴心烦,或胁痛控背、手指发麻,脉弦而缓。
这个方子还可以解释为少阳不利,兼有水饮。从木郁解释,“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胆气郁犯脾,脾胃虚寒生水饮之邪。柴胡、*芩和解少阳(疏肝清肝),桂枝、干姜、甘草温里,牡蛎、瓜蒌根治标解渴(逐饮开结)。不呕去生姜,口渴、小便不利、里微结加瓜蒌牡蛎散(百合病,渴不差者,瓜蒌牡蛎散主之)。
每一个方子都值得大家琢磨,你要去查,文献也很多,关键是要抓住要点。
太少并病——柴胡桂枝汤
外有表证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内有少阳气郁心下支结,用柴胡桂枝汤。我的老师刘渡舟先生用它治疗,第一,早期肝硬化,他把这个人参、大枣去掉,怕敛邪,加软坚散结的活血药,鳖甲、牡蛎、红花、茜草、土元。第二,治疗关节炎兼肝气郁。第三,治疗肝气窜,在临床经常会看见这样的,一会儿这儿疼一会儿那儿疼,还打嗝,有的打嗝严重了,一捏身体哪,哪就打嗝。用柴胡桂枝汤比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理想。
肝气窜是比较典型的肝郁啊,有肝郁的人还不一样,我在临床看病,问诊十问歌,我还加一问,我一般喜欢问他脾气性格怎么样,有人非常直爽就说我脾气不好。但是有的人他不实事求是,不承认。还有的人是意识不到,比如说有的有自闭症,但是他自己意识不到。
肝郁脾虚兼血不足
肝郁脾虚兼有血亏的怎么办,又有几个经方。逍遥散、丹枳逍遥散,黑逍遥散,柴胡加芍药汤(若腹中痛者,去*芩,加芍药三两,治疗血脉拘挛之腹痛,有芍药甘草汤的意思)都可以用于这一类,肝郁脾虚兼血亏的。这叫广义的经方,狭义的经方就是张仲景的方,广义的经方是一切中医古代文献里头,在临床效果好,而且年纪比较大的都叫经方。
胃家实——柴胡加芒硝汤、大柴胡汤
咱们刚才说的是往脾虚的方向,往实热发展,就出现了一个词叫胃家实,又发明了两个方,一个是柴胡加芒硝汤证,一个是大柴胡汤证,都用于肝胆少阳枢机不利影响到胃家实。
柴胡加芒硝汤是小柴胡汤剂量的一半,加芒硝而成,用于少阳不和兼胃中燥热,潮热、两胁不适,口苦心烦。
大柴胡汤用于胆胃实热,气机受阻,疏泄不利,见便秘、胃脘疼痛、亟不可待,呕吐不止,口苦,郁郁微烦,两胁胀痛,脉弦有力,舌苔*腻。当然了,现在临床我们可以用于很多病,胆囊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阑尾炎等等,还有一些急腹症辨证属少阳不和、阳明热实,大柴胡汤临床也是很常用的。
阳明热盛——柴白汤
好,咱在再看同样是往热发展,但是没有胃家实,只有热没有实。阳明病,有阳明经证、阳明腑证,只有阳明经证的倾向,热像比较突出了,我们就合一个治疗阳明经证的白虎汤,刘渡舟先生给他取名叫柴白汤,小柴胡汤合白虎汤,把半夏、生姜去掉了。
还有的肝郁化热,但还没有到这个白虎汤这个地步,稍微有点儿热,伤阴液了怎么办?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根汤。瓜蒌根就是天花粉,养阴的。我们还可以加其他的,沙参、麦冬、石斛、天冬、百合都可以。刘老用来治疗少阳病兼胃中津液耗伤,口渴、舌红苔燥*等。小柴胡去半夏、生姜之燥,加天花粉以及麦冬、沙参。如果津气两伤,口渴比较严重,就加重人参的量。也治糖尿病属少阳不和,胃热津伤者。
四、气火交郁、神不潜藏
肝郁肝火在一起叫气火交郁。一个人有肝火,情志就有可能出现问题,神不潜藏,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了一些重镇的东西,所以大家看这个方子经常用于治疗一些神经官能症。小柴胡汤治胸满而烦,龙骨、牡蛎治神经官能症之烦惊。谵语加大*,气上冲加桂枝。岳美中老先生,我医院的,他的年龄比我的老师还长,老先生用它治疗顽固性的癫痫。
百病皆生于气,百病皆生郁
气郁导致痰郁
气郁可以导致痰郁。“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这里头靠着一个很大的功能,就是气机的推动,气机的正常,气机不正常可以导致方方面的问题。俞嘉言写了一本书《医门法律》,他发明一个方子叫豁痰汤。他明确说治疗一切痰疾,呼吸系统的疾患,咳、痰、喘一类的病,以小柴胡汤为主,再加一些治标药,前胡、半夏、胆南星等,理气他怕力量不够强,又加了枳壳、陈皮、厚朴这一类。
由于气机不畅影响的呼吸系统问题,可以用小柴胡汤为底方加上一些治标的,这叫标本同治,中医治病的最高境界就是标本同治。当然什么叫标,什么叫本,大家要动脑子了啊。张景岳的《类经》,写的非常好,标和本是相对的。
病为本,工为标,病人是本,医生是标,一切由于他自己导致的疾病,医生告诉他不改,他这个本就治不了本,我们只能帮忙,帮一点忙,帮不了太大的忙,这叫病为本,工为标。命为本,病为标,治病留人是最重要的,所以反对过度检查和治疗,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心理是本,身体是标。心病还需心药医,咱们今天讲柴胡剂,理气疏肝,但是假如真的是情绪问题,病根在这里,自己不去改变,不想办法,医生的作用还是有限的,有效,但是有限。中医标本,是个智慧。
痰郁还可以用柴胡陷胸汤。小柴胡合小陷胸汤去人参而成,出自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用于小柴胡汤证兼见胸满闷、心下痞塞而痰多。《岳美中医案》用治*疸痞满。小柴胡合小陷胸,这也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
气郁导致湿郁
我们再看气郁可以导致湿郁。痰和湿还是有区别的对吧,痰可以有无形之痰,有形之痰,身体有结块儿,良性的肿瘤,恶性的肿瘤。从中医讲,一看舌苔胖大,齿痕多,用化痰法来治疗。气郁导致的湿郁,有几个方,一个是柴胡加茯苓汤,这还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法,“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芩加茯苓四两”。去苦寒之*芩,加茯苓利小便,也可以加泽泻、白术等。水气上冲啊,那苓桂剂里头多了,治疗这个心悸的。
还有柴胡姜味汤,还是加减法用于治疗寒饮的咳嗽,“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柴胡姜味汤与柴胡陷胸汤,一治痰热咳嗽,一治疗寒饮咳嗽,两相对照,前后呼应。
气郁导致血郁
我们再看一个人气郁,气机不利,最好理解的就是叫气滞血瘀对吧,可以导致血郁,所以后世有个名方,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大家可以看被拆开,它是四逆散加桃红四物汤加桔梗、牛膝,有理气的底方四逆散,活血的桃红四物,再给它调一下气机的升降。药味虽多,但一点不乱。血府逐瘀汤,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它就是一个活血的方子,它的基本在理气,要从理气入手然后再活血。
大家看刘老的方子,柴胡鳖甲汤。刘老师用小柴胡汤减大枣,加软坚散结和活血的鳖甲、牡蛎、丹皮、赤芍,治少阳不和兼见气血淤滞所致胁下痞硬、肝脾肿大等。为什么老师治疗肝病这么多呢?现在肝病少了,20年30年以前,乙肝到处都是。现在孩子一出生就打疫苗,所以乙肝这个病越来越少,病种已经变了。我八五年本科毕业那时候让大家肿瘤科,谁都不愿意去,到了肿瘤科就看报纸喝茶,没病人,现在大家想想肿瘤多不多,现在肿瘤科最吃香,肿瘤已经成了常见病了。
肝郁化火成*
我们刚才讲气郁可以导致火郁,但是比火郁更重的可以叫*,刘老师叫做肝郁化火成*的。刘老发明了三个小方子,第一个柴胡解*汤。你光用白虎汤还不行,他认为力量还不够。用什么解*,先要把那些敛邪的去掉,去掉人参、大枣、甘草,加这些清热解*的茵陈,土茯苓、凤尾草、草河车。
比柴胡解*汤力量再重的叫三石解*汤。加了三个石头,寒水石,滑石、生石膏。当然还有别的,还加了双花、竹叶。双花除了清肝火,保肝也很好,改善肝功能。我们中医科学院以前有两个药厂,其中有个叫中研实验药厂,我们有几个品种还是非常好的,我相信在座有的岁数大一点的可能还有记忆,有个成药当时卖的非常好,叫双虎清肝颗粒,双就是双花,虎就是虎杖。
第三个方子,柴胡茵陈蒿汤。小柴胡合茵陈蒿汤,还是把这几个参枣草去掉,治疗*疸性肝炎属于湿热的,但是现在这病也少了。
——柴胡剂(类方)的临床运用(四)
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刚才一开始讲的时候说,北京市门头沟以前有个老先生姓朱,是个河南的老大夫。当年北京中医学院的那些学生跟他实习,大家背后都叫他朱柴胡,因为他每天开的方子最多的是柴胡剂。而且他还有一个和其他大夫不一样的地方,他有的时候就把参字变一下,叫“以参加减小柴胡汤”。这说明他对小柴胡汤这个整个病机演变比较清楚。
以参加减小柴胡汤论
小柴胡汤证的基础上,如果瘀血比较严重去掉人参加丹参,活血;气郁可以导致火郁,火郁更重叫*,去掉人参换成拳参,就是七叶一枝花,清热解*;刚才咱们说了,气郁可以化火成火郁,气郁可以湿郁,假如同时有湿热,把人参去掉加苦参,因为苦参可以清热燥湿;
苦参是很苦的,我们中医科学院以前有个老先生说中药有三苦,有三个中药是最苦的。*连、木通、龙胆草这叫中药三苦,但是后面加一句,这三个苦加在一起赶不过苦参。
大家开药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要想到患者的感受,有的大夫开药,在那闷头开药琢磨方,从来不管别人的感受,假如你把这几个最苦的药开在一起,你想想看会怎么样?有的患者看中医看一次,三年之内再不找中医,不到万不得已不吃中药。为什么,他一想起来这个太苦了,苦的翻江倒海啊。大家开药的时候要想到这些。张仲景为什么用姜枣草?有一个作用,就是不要让药口感太差。
在座有搞儿科的更要注意,给孩子开药,更要注意口感,太苦不仅伤脾胃,首先他就会腻了,从此以后再让他喝中药,就不容易了。特别是“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孩子吃出来的,穿衣服捂出来的毛病很多,内热很重,如果你用那些清火药,大部分都是苦的。这是有规律的,补药一般都是甜的,清火药大多都是苦的。但是你在这里边儿还要尽可能选择芦根、白茅根一类的,白茅根是甜的,它既可以清热还是口感比较好的,所以我们要注意临床里头的小技巧。
小柴胡汤证的基础上,一个人体质真的比较虚的,我们要用西洋参,西洋参作用更强。出现了阴虚的,气郁生热可伤阴,用玄参养阴。
玄参除了养阴还能散结,散结作用也挺好啊,我经常用一个方叫消瘰丸,玄参、浙贝、牡蛎治疗瘰疬,瘰疬可以是炎症淋巴结肿大,也可以是结核、良性的结节、恶性肿瘤都可以。消瘰丸是治标的方法。有机会大家还是要重视一下治标的方法,千万不要被辨证论治这四个字让你轻视治标。中医最早就是治标的,《五十二病方》,大家再看《伤寒论》每一篇叫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他也是从辨病入手。
我举这个例子还是跟咱们今天的题目密切相关,一个参字的变化让我们了解整个柴胡剂家族是因为证的病机演变。根在气郁少阳枢机不利。这个郁影响在哪里,我们就要随证加减到哪里。
胡希恕小柴胡加减方
小柴胡加石膏汤:外感病及热性病以后表证没了,但是内热很明显怎么办,加石膏。
小柴胡加芍药汤:用于小柴胡汤证见腹中急痛。腹痛下利见柴胡证。小儿痢疾,腹痛而呕者。
小柴胡加吴茱萸汤:“干呕,吐涎沫,头疼者,吴茱萸汤主之”。出现这些症状,用小柴胡合吴茱萸。
小柴胡加桔梗汤:治扁桃体发炎见柴胡证者。
咱们中医里头很少有一个药就归一个经,咱们说一个药都归好几个经,但是桔梗它就归肺经。张仲景桔梗汤治疗嗓子问题、呼吸系统问题要加桔梗。桔梗还是引经药,我们治疗呼吸系统的任何问题,大家不要忘记最后加上桔梗。引经药,不仅仅是治疗脏腑,而是整个系统,肺系统的一些毛病我们都可以加桔梗,比如说皮毛的问题,因为肺主皮毛,我们在治疗皮毛脱发问题,我们都可以加桔梗做引经药。
有人做过实验,用顺铂抗肺癌为一组,另一组顺铂加桔梗,结果显示加桔梗的这一组肺里的浓度要比不加桔梗的一组要高很多,有统计学差异。大家看这个中医的引经药,科研都能做出来阳性结果,所以它的化疗效果加桔梗的和不加桔梗的效果就不一样。
小柴胡加橘皮汤:治小柴胡汤证见哕逆、咳、不欲食等症,常用于小儿干咳无痰。橘皮汤本身就是一个方,《金匮要略》:“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就两味药陈皮配干姜。
你看张仲景很厉害的哈,一个姜的搭配方法就不一样。阳虚怕冷,干姜配甘草,甘草干姜汤。怕冷还打嗝,胃不舒服,干姜配陈皮,叫橘皮汤。一个人又怕冷,还有热,寒热错杂的,栀子配干姜,栀子干姜汤。我们通过一个姜的搭配就能看出来张仲景灵活多变。
刚才我提到甘草,甘草也不一样。甘草的味儿是甘的,我们甘配辛,辛甘化阳,桂枝甘草汤,治疗心下悸欲得按,心阳不足的心慌胸闷。抽筋、拘挛,不管是内脏还是其他地方,一切拘挛性的问题,酸甘化阴,甘草配芍药,芍药甘草汤。甘还可以配苦,配桔梗治疗嗓子的问题,叫桔梗汤。
我们今天讨论的题目其实就是强调的是气郁,主要是讲的柴胡剂。气郁是本,所以柴胡剂才会治疗这么多的病。当然我学伤寒出身,所以我讲柴胡剂。历代的大家喜欢柴胡剂的很多,也有人不用柴胡剂,叶天士就不用,徐灵胎评价叶天士说他“终生与柴胡为敌”,一辈子柴胡是他的敌人,他就不用柴胡。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还有人认为柴胡截肝阴,囿于这一说,有人就不敢用,也不敢用量大。未必。而且中药讲搭配,我们为什么讲君臣佐使?搭配好,什么都不怕。
但我刚才说了大家不一定非要都用柴胡剂,我们有其他的方子也可以,只要你是出发点一样就可以。张仲景治疗情绪问题还有很多方,著名的百合汤,百合地*汤、百合知母汤,治疗百合病,临床现在抑郁症有很多,百合病也很明显啊。你看《本草纲目》百合有两种说法,为什么叫百合?第一它能治疗百合病,所以叫百合。先有百合病后有百合的名。第二它就像蒜一样,很多瓣包在一起,所以叫百合。甘麦大枣汤,简不简单,张仲景的方式简单到极致了。三味药治疗“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老是没事想哭。
还有个后世很出名的,咱们都学过,越鞠丸,五味药治疗六种郁。芎治疗血郁,苍治疗痰郁和湿郁,香附气郁,栀子火郁,神曲食郁又叫土郁。我为什么在这里说到越鞠丸,其实还是跟咱们题目密切相关,大家看看一个气郁可以导致各种郁。越鞠丸治六郁,但其实它的根在什么?在气郁。一个气郁可以吃不下饭,你生气着急都可以不吃饭,对不对?思虑过度也可以影响脾胃呀,紧张可以得溃疡啊,十二指肠溃疡、肠易激综合症啊。
既然主题讲气郁致百病,给各位的强调一点。《*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个人要恬淡虚无,不要一天到晚,一会儿想钱一会儿想房子,一会儿想跑豪车,欲望要小。但同时最后又来八个字“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还要满足他的,尽可能满足他的愿望,怎么解释?
我个人理解这是一个度的把握。人要有一定的爱好,一定的情绪,一定的喜欢的事情。我这几年带的学生全是养生方向的,我喜欢打听老年人的长寿之道。有个课题,调查了全国百位长寿的名老中医,有个年龄限制,多大岁数以上。我就看,看老师们的养生之道经验,发现其中有很多老中医有不良嗜好,抽烟的、喝酒的,就包括刚才咱们李老师讲的国医大师陆老,经常是这样,烟不离口。我请教过他,说你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呢?你晚上都吃什么?陆老回答说,“液体面包就是我的主食”,液体面包是什么?啤酒。那你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呀?八个大字“能吃能睡,没心没肺”。
很多老中医,其中抽烟的不少,喝酒的也不少,爱发火的也不少。现在北京有两位年生的国医大师啊,他们两个截然相反,一个生活习惯一切都好,好到了《*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说的所有的要求他都有。另外一个抽烟喝酒脾气大。那么这些老中医,我反思他为什有些有不良嗜好还长寿?
我发现了几个诀窍,第一个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基因好。生来基因就好,父母就长寿。第二个就是《*帝内经》说的“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八个字大家回去再重视一下!要有一定的嗜好,这个嗜好我指的是好的,对心情好。咱们老中医很多是什么,书法好,我一看见写字好的老中医,我就敬佩。有的人喜欢京剧,喜欢唱戏,有些人喜欢养花种草,我说那个年生的国医大师喜欢收藏。他没事就去北京潘家园买点小东西,心情好,所以这八个字是长寿的诀窍之一。
还有一个,“德全不危”。《*帝内经》说“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我说的年的国医大师,德全不危,从来不说任何人的坏话,是不是德全不危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