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初中生读懂的医案注释感冒医案2发
TUhjnbcbe - 2021/3/18 15:17:00

总第期《青岛昊鸿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公益版》

《初中生读懂的医案注释》

感冒医案2:发烧不一定就是风热感冒

温州某养生馆的养生师,前两天感冒发烧,自己因为是搞养生的,所以到药店买来板蓝根冲剂,服用两天后,不但烧不退,而且还增加了全身酸软,浑身无力,不想吃饭,无法正常工作。

于是请假休息,并找我来开汤药。

我一询问主症是:

发烧但不是高烧,体温未超过39度,全身还有怕风吹,出虚汗的症状。

我一看这分明是典型的《伤寒论》中的桂枝汤证,于是对他说:“发烧不一定就是风热感冒,伤寒和伤风同样会发烧的,但伤风有汗,伤寒无汗,而且烧的温度不会太高,所以你这个属于伤风感冒”。而且桂枝汤还可以补脾养胃,正对你的外感内伤病机。”

于是为其开桂枝汤原方,药味都没有加减:桂枝15克炒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切丝15克大枣12枚去核,一副。并重点嘱咐他说:“药煮好后,平均分成两份,喝完药后,再喝一小碗3两左右热的白米粥,盖上被子,小睡两小时,如果睡不着,也要静卧2小时,让身上出点小汗,但不可以出大汗,否则,就要减被。2小时后,如果病症消除,可以不用再服药,如果未愈,可以再按上法,服完另一半药汁。

该养生师,回去后,如法服用,喝完第一碗药,就觉得身上出了点汗,病症好了很多,又接着服用了第二次病症完全消失。第二天,就停止休假,回去上班工作了。

正是:

发烧未必全风热伤寒伤风也常见

见热乱清伤脾胃虚实寒热需辨证

医案注释:

此患者是典型的《伤寒论》中太阳中风证的桂枝汤证。

“外感引起的怕风吹,有汗,低烧”是本方的使用要点。因为患者受凉后,不但出虚汗,而且服用板蓝根冲剂服用两天后,不但烧不退,而且还增加了全身酸软,浑身无力,不想吃饭,无法正常工作。

所以病症的治疗原则,即要外祛风退热止汗,内还需要补脾胃,益正气,滋汗源,桂枝汤正好一举两得,方药相符,两副药即愈。

辨证要点:

患者有外感史----故而考虑外感,发烧但不是高烧,体温未超过39度----风邪未化热或病邪未入少阳和阳明,多为低烧,全身还有怕风吹----多为伤风,出虚汗----风性疏散,开发毛窍,故多出虚汗,且气虚而不固汗。

感冒发烧已经两天----正气有损,不可单用辛散耗气药,服用板蓝根冲剂,服用两天后,不但烧不退,而且还增加了全身酸软,浑身无力,不想吃饭,无法正常工作----证明此病不是风热感冒之发热,而且脾胃中气受损。

配方思路:

桂枝为君药,即能驱风通过汗出而达表又能温阳益气,炒白芍药,益阴敛营有止虚汗的作用,与桂林相相佐相牵,相须为用,具有发汗而过汗,止汗而留风邪的作用,实乃绝妙的阴阳配伍。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为汗液之化源。

炙甘草益桂枝以解肌,扶芍药以益阴,又能调和诸药,有益气和中之妙,实乃一药多得,助外以祛风散邪,辅内以益气安中。。

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外可祛风邪,内可益脾胃,散中有补,故而有《伤寒论》第一方之美誉!"

用药的加减要点:

无汗者体实者,恶风寒较甚者须加麻*,独活,体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加强疏散风寒的力量;如果患者体质原本气虚或年高者,可加生*芪*参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应用扩展:

此方只要抓住患者“有汗,怕风吹,畏寒冷,全身酸痛或低热”不仅仅可以治疗伤风感冒,而且对于脾胃虚寒性胃肠炎,寒性痛经,风湿性关节炎,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或病后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现代空调病、阴暑证以及全身一切任何脏腑,只要遇冷严重的患者,即使体质虚弱的病症也可以应用。

如果是阳气不足引起的心慌,头晕必须加大量的生*芪*参附子,不但不耗气伤阳,反而少量的辛温药在大量的补阳的附子和益气的芪参作为后盾的支持下,变成了疏通气血药而不伤正的,补气而不壅塞的最佳配伍,被我所用,以后我会在心脑血管病中进行专门阐述。

禁忌:

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月经过多者,均当忌单服或在整个配方中重用桂枝汤。

孕妇一般不可以服用,但如果孕妇确实是“伤风”并且病症明显,如果不快速去除感冒,反而会影响甚至威胁到胎儿的生存,此时也不妨服用一到两剂桂枝汤,符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的*帝问曰:妇人重身,*之何如?歧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1先将室内温度调高。

2喝完药后,再喝2----3两热的白米粥,盖上被子,静卧2小时,让身体出微汗,但不可出大汗,否则就要减被。

3出汗后,待其自然干或用热毛巾擦干,注意避风,防止第二次受凉。

4如果喝完药后身体出微汗,感冒必轻,剩下的药汁,就不必服用了,患者只需休息就可以了。

5假如两个小时后,身上没有出汗,可以将剩下的药汁一次喝完,并如上法现行一次。

6只要是“伤风感冒”按上法,必“一次见效,两次痊愈”,前后耗时不过4个小时,大大缩短感冒的痊愈期,而且所费用药资不过数元。

经验总结:

桂枝汤的配方思路是我在临床中应用比例最高的方剂组合,无论外感疾病还是内科疾病,加减变化后皆可以应用。我粗略统计临床应用桂枝汤的配方广义,竟高达百分八十之上,桂枝和炒白芍的阴阳对药应用,仅次于生*芪,制附子,生石膏,实乃具有普遍性。

我曾听过一个对《伤寒论》临床研究的同行,说过一句“狂妄”的心得语:我一手乌梅丸善治阴,我一手小柴胡善治阳,阴阳共调桂枝汤,伤寒尽在变化中。他的意思说,你要是真能把“乌梅丸,小柴胡汤,桂枝汤”的方义领悟明白,加减变化起来,能治很多疾病。我从临床中验证,此语确实不虚。希望研究中医者引起足够重视。

疑问解答

问:《伤寒论》中言:“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是什么原因?

答:桂枝汤中,桂枝为辛温药有助阳生内热的作用,炒白芍具有酸敛助湿的功用,炙甘草有补虚益气的作用,适合虚证,生姜助阳生热,大枣甘甜补中之能,所以整个方子是辛甘性温,具有补虚散寒的功能,适合虚寒证。而酒客,白酒性热而为水,常饮酒者故体热而有水饮,若再饮用辛甘性温的桂枝汤的无异于火上浇油,助热填壅而呕。实际上酒客不仅仅不喜炙甘草大枣之甘,同样也不喜桂枝生姜之热和炒白芍之敛也。

问:那是不是所有酒客(即常饮酒者)都不可以服用桂枝汤?

答:非也!如果体质或脾胃和肠虚寒者只要不是刚刚饮完酒,酒性还停留肠胃或体内,平时是可以服用桂枝汤,不但不会吐,反而有益身体和病症的。如果平时脾胃和肠虚寒者一喝啤酒就难受者或喝完啤酒就腹泻者,更适合桂枝汤补虚散寒。

所以,读书一定明宗达义,切莫死执文字不解方义,只知酒客之文字,不知酒客是指实热湿热体质代名词。推而广之,不仅仅是实热湿热的酒客,只要体质状态呈现实热或湿热,皆当禁服或配伍时重用桂枝汤。故而,读书“得义废言,”可以,“执言废义”误也。所以,佛门也讲“依文解义,三世佛冤“,是为文字先生之警戒也。

问:一会儿说桂枝是去外感之低热,一会儿又说是助阳生热,这桂枝到底是去热还是生热啊?

答:桂枝性温而甘故而对人体能助阳气生热是毫无疑义的,但桂枝又同时具有辛性,辛而能散,能驱邪出表,故而对外感或寒或风或湿之外邪产生的郁热,具有辛开发散退热之效。所以,桂枝外可散郁热,内可助阳生热也,二者并不矛盾。

问:桂枝汤应该算作是解表剂还补益剂?

答:“一汤双用“,外感风邪时,服药后啜热粥,并盖被取微汗,则药性偏趋向于表逐外邪也,但同时补中益气之力尚在;若无外感风邪时,服药后不用盖被取微汗,则药性偏趋向于内,但驱风邪逐于表之力不失,只是略弱也。

问:中药药物的药性或趋于表或趋于内或趋于某经,是由哪些条件,决定的?

答:有三方面,1药物本身具有的趋向性。2药物的炮制趋向改变和引导。3服药方法的趋向改变和引导。4方剂配伍的趋向改变和引导。

何为“空调病”?

答: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空间相对密闭,空气不流通,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且室内外温差较大,机体适应不良,会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四肢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常有一些皮肤过敏的症状,如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皮肤变差等等。这类现象在现代医学上称之为"空调综合征"或"空调病"。

那“空调病”的中医治疗方剂用哪首比较好?

答:那就是本医案的“桂枝汤”,我在临床中发现用“桂枝汤加芪附效果会更好。附相关资料:感冒以桂枝汤加减治疗空调病52例,疗效满意。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服后饮白米热粥,令其出微汗。其中痊愈12例,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5%[来源于杨福龙报道]。

何为阴暑证?

答:阴暑证,中医病证名。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是由于静而得之,故名"阴暑"。

那“阴暑证”的中医治疗方剂用哪首比较好?

答:那还是本医案的“桂枝汤”加减即可。据相关资料报道以桂枝汤加减治疗阴暑证,取得良好疗效。阴暑证临床表现为精神衰惫,肢体困倦,头昏嗜睡,胸闷不畅,多汗肢冷,微有畏寒,恶心呕吐,渴不欲饮,舌淡、苔薄腻,脉濡细。痊愈66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00%。周忠海注:藿香正气散和三仁汤加减也可见效,只要配方是或辛开苦降或芳香化浊针对病机是风邪和暑湿即可。

有关感冒的相关疑问解答

1有人说发烧就是风热,不发烧就是风寒,请问正不正确吗?

答:不正确!风寒也发烧的。

2有人说感冒可以喝姜汤,请问正不正确吗?

答:不正确!只有怕冷的普通风寒感冒才可以。

3答:有人说感冒发烧要喝绿豆汤;请问正不正确吗?

答:不正确!怕冷的普通风寒感冒即使发烧,也不可以喝绿豆汤,因为绿豆汤偏凉,不能“寒上加霜”。

4有人一感冒发烧,就喝板蓝根,还说可以预防流感,请问正不正确?

答:普通风寒感冒发烧也不可以喝,流感发烧要具体用中医辨证,才可以确定适不适合?胃寒的人不可以单独服用板蓝根,因为板蓝根味苦性寒,更容易伤胃,损伤人体正气。

5有人说感冒要多运动,散寒气,请问正不正确?

答:没有感冒时,多运动,对增加体质,预防感冒有益,已经感冒,就要减少运动,多休息,以便体力恢复,否则,一劳累,病情容易加重。

6既然感冒要出汗,那么泡澡,洗桑拿,出出汗,岂不是好的快?

答:中医出汗,不是硬要出汗,而是喝了中药后,卧床休息,人体处于“阴阳合一”的状态,药力从内往外透出“寒随汗出”的自然出汗。而泡澡,洗桑拿是硬让人体出汗,体质虚的人,将会因为出汗,体力更加虚弱,从而增加病情。

7有的说感冒传染;有的说不传染?

答:普通感冒传染率只有10%,流行性感冒高达50%以上。

8普通感冒治疗,有的说西医好;有的说中医好;到底哪个更好些?

答:如果能够区分“伤寒”和“伤风”的普通感冒,会用“麻附汤”和“桂附汤”,无论从治疗效果,见效期和经济节省方面,都要远远高于西医西药的。

9.普通感冒需不需用抗生素?

答:一般不应该、也不需要应用抗生素。只有在出现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感冒病程超1周的患者可适当应用抗生素。

10.有的说感冒不用治疗,可以自愈,此种说法正确与否?

答:普通感冒如果患者体质好的话,也需3---9天才能自愈。如果体质差或原有基础病,感冒不治疗容易转变成肺炎,气管炎等别的疾病。

11.有的说人要是常年不感冒,不是好事,因为感冒是人体在免疫调节力,请问有没有这个说法?

答:如果常年不感冒并且身体健康,这是体质非常好的表现。如果是体质很差,免疫力低下,感冒后虽然不发热,但是有全身酸痛,浑身无力,就不是好事,证明体质比一般人还差,自身免疫调节功能呈现抑制状态,无法发热。

12感冒期间是否要多吃鱼肉以增加营养?答:人体正感冒时,从中医说法“正气抗邪于表”,人体如果食用了油腻荤腥及特别甘甜的食品,阻碍了胃气的升降,反而影响感冒的痊愈。从临床上验证也确实如此,因为感冒期间肠胃功能降低,你此时吃了过多的鱼肉,反而增加了肠胃的负担,不利患者康复。13能不能把具体禁忌的食物说一说?答:避免进食鸭肉、猪肉、羊肉:因为感冒是外感之病,治疗应以疏散解表为主。而鸭肉性质偏凉、滋腻蜜滞,容易滑肠敛邪,猪肉肥腻,助湿生痰,动风蕴湿;羊肉甘温助热,偏于温中暖下,且有敛邪之弊;狗肉亦性温热,容易助热生火,故为热证所忌;甲鱼甘润滋腻,有敛邪之弊;蚌,又名河蚌,性质寒泄,有滋阴凉润之力,多食有碍表邪疏散;醋,味酸收敛,食后容易滞气留寇;柿子性质寒涩而敛滞,多食容易敛邪。14那感冒期间的饮食应该如何合理安排?答:1.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菜汤,稀粥,蛋汤,蛋羹,普通的风寒感冒,可以多加点姜。2.饮食宜清淡少油腻:这既能满足营养的需要,又能增进食欲。可供给白米粥,小米粥,小豆粥,配合甜酱菜,大头菜,榨菜或豆腐乳等小菜,以清淡爽口为宜。4.保证水分的供给:可多喝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猕猴桃汁,红枣汁,鲜橙汁,西瓜汁等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但不可以过量,防止甜腻妨胃,胃寒者需兑些生姜汁。5.饮食宜少量多餐:切忌一次吃的饭量过多。

15患了感冒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答:患了感冒要多休息,吸烟的朋友应戒烟,保持室内温度不要过低,卫生和空气流通。

同时还要注意与感冒病人的隔离,尤其是年老体弱的朋友和儿童,防止交叉感染也很重要。

16普通感冒治疗有哪些误区?

答:中国的西医偏左边,乱用抗生素,打点滴,副作用大,隐患多,使人体容易产生耐药性;外国的西医偏右边,不治疗,注意保养,待其自愈,病程容易拖长。

17发现患者不是普通感冒而是流行性感冒,应该如何处理?

答:如果发现流感病人,除医院外,要及时做好隔离工作,加强环境消*,减少公共活动及集体娱乐活动,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对易感人群及尚未发病者,应按照有关防疫部门的指导给予药物预防。个人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是接种疫苗。应用与现行流行株一致的灭活流感疫苗接种,可获得60%~90%的保护效果。老年人、儿童、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以及所有易于出现并发症的人,是流感疫苗最适合的接种对象。另外,流感疫苗也有一定的全身和局部副反应,接种后应注意观察和处理。要注意的是对鸡蛋过敏者为禁忌症,不可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医院接种。

18中医能不能够治疗流行性感冒?

答:肯定可以!但是这个取决于中医生自己掌握的中医水平,因为流行性感冒属于“突发快,转变快,消耗人体正气和阴液快”。如果不精通中医的《伤寒论》和温病学,不是中医中“高手的高手”,根本无法治疗的。先不要说治疗错误,即使辨证准确,病情都在急速发展,用药剂量过少或过多,都足以误事,病人都会生死立见的。若非极特殊情况,特殊环境,发现流行性感冒者,是应该相应国家防疫*策,上报当地防疫部门,医院处理的。

桂枝汤中的药性详解

桂枝:

味:辛;甘;性温,归膀胱经;心经;肺经。

桂枝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江苏中医》:「桂枝的功用包括:解表和营、通阳散寒、温化水气、补益里气、平降冲逆通瘀活血等六大方面。

桂枝禁忌:实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止单用桂枝或在整个配方中桂枝的量大过寒凉药,犯了“火上浇油”的热热之戒。

3~50克.入汤剂或粉剂吞服或冲服。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孕妇胎热以及阳气多汗等情形均忌单或重用.月经过多者慎用。

白芍:

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

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用;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用;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用;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用;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3~50克.入汤剂或粉剂吞服或冲服。

生白芍性寒,如果胃寒吐酸者,脾虚中寒便溏者,虚寒性腹痛泄泻者以及小儿出麻疹期间不宜单用或重用;此外,服用中药藜芦者也不宜食用白芍。外感实热者和湿热壅盛忌单服。

炙甘草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作用: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3~50克.入汤剂或粉剂吞服或冲服。

甘草一般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但特殊情况下特殊对待。
  

生姜

性味辛,微温。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用法用量10~90g。

功能作用: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

用于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痰饮呕吐,胃气不和的呕吐;风寒或寒痰咳嗽;感冒风寒,恶风发热,鼻塞头痛。

注意阴虚,内有实热,或患痔疮者忌用。久服积热,损阴伤目。高血压病人亦不宜多食。

大枣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

 1、健脾益胃: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每日吃红枣七颗,或与*参,白术共用,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红枣和生姜,半夏同用,可治疗饮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胀,呕吐等症状。


  2、补气养血:红枣为补养佳品,食疗药膳中常加入红枣补养身体,滋润气血。台大免疫学孙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时多吃红枣,*耆,枸杞,能提升身体的元气,增强免疫力。


  3、养血安神:女性躁郁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宁等,用红枣和甘草,小麦同用〈甘麦大枣汤〉,可起到养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4、缓和药性:红枣常被用於药性剧烈的药方中,以减少烈性药的副作用,并保护正气。如:「十枣汤」中,用大枣缓解甘遂,大戟,芜花等泻药的*性,保护脾胃不受伤害。


  红枣是补气养血的圣品,同时又物美价廉,民众无需买坊间昂贵的补品,善用红枣即可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附注:白芍的神话传说

东汉神医华佗在其后宅辟药园、凿药池、建药房、种药草,广为传授、种植、加工中药材技术。但每味药他都要仔细品尝,弄清药性后,才用到病人身上。

有一次,一位外地人送给华佗一棵芍药,他就把它种在了屋前。华佗尝了这棵芍药的叶、茎、花之后,觉得平平常常,似乎没有什么药性。

一天深夜,华佗正在灯下看书,突然听到有女子哭声。华佗颇感纳闷,推门走出去,却不见人影,只见那棵芍药。华佗心里一动:难道它就是刚才哭的那个女子?他看了看芍药花,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你自己全身上下无奇特之处,怎能让你入药?”转身又回屋看书去了。

谁知刚刚坐下,又听见那女子的啼哭声,出去看时,还是那棵芍药。华佗觉得奇怪,喊醒熟睡的妻子,将刚才发生的事给她描述了一遍。妻子望着窗外的花木药草说:“这里的一草一木,到你手里都成了良药,被你用来救活了无数病人的生命,独这株芍药被冷落一旁,它自然感到委屈了。”华佗听罢笑道:“我尝尽了百草,药性无不辨得一清二楚,该用什么就用什么,没有错过分毫。对这芍药,我也多次尝过了它的叶、茎、花,确实不能入药,怎么说是委屈了它呢?”

事隔几日,华夫人血崩腹痛,用药无效。她瞒着丈夫,挖起芍药根煎水喝了。不过半日,腹痛渐止。她把此事告诉了丈夫,华佗才知道他确实委屈了芍药。

后来,华佗对芍药做了细致的试验,发现它不但可以止血、活血,而且有镇痛、滋补、调经的效果。

《初中生读懂的中医医案》

世间技艺,唯一不可以隐藏的就是医术,因为事关众生的身心疾苦,不可不仁,不可不诚也!

我自去年向社会推出我的个人临床医案来,其主要目的是:让初中以上文化的中国人,皆能看懂中医,皆会应用中医!如此中医想不兴盛都难!

但是从阅读者反馈的效果来看,不要说初中以上文化,就连中医同行能够完全领悟和应用的也就几十人而已。如此而来,大违我的本心。

我最近在反思,问题出在哪里?

后来慢慢明白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医案写的不够详细,因为我在现实临床中的时间有限,医案写的又过于简略,辨证要点,配方思路,用药的加减要点,应用扩展-----都没有详细阐述,才导致这个结果。

于是,我决定将临床应用频率比较高,有代表性的医案,重新进行筛选,一一详细剖析,阐述内容增加密度。

这样,读者只要看了医案后,便能一目了然于胸,一读涣然冰释,彻底打开中医思路,会灵活扩展应用。达到“一方推出千万方,一法演出万千法”的境界。如此方可:”一花一世界,一方一天地,深深海底行,高高山顶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医盛衰,个人有份,我虽俗世凡夫,医术有限,但敢不尽力乎?!

此道漫漫,我当一生而往之!是以为序!

周忠海

年9月30日星期六

写于青岛昊鸿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感冒的中医治疗总结

拒绝感冒珍爱生命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人的一生平均感冒次,每次平均持续9天,一辈子感冒症状持续时间大约为5年。按照一个人活80岁计算,人的1/16的生命就贡献给感冒了。也就是说人的一生中有2年在打喷嚏。

儿童通常每年会患4-8次感冒,但流感对老年人危害更大。

我临床20多年,在治疗感冒患者时,发现只要是感冒,往往用中药,一两副就可以治愈的,甚至“喝一次即轻,两次即愈”是常见现象。

而观察社会上西医治疗感冒:感冒一打点滴往往就是好几天,治疗周期是3----7天,即使发烧退去了,还会遗留下:全身酸软,浑身无力,流鼻涕,头晕,脑沉的身体不适症状。

而关于感冒治疗和护理的各种理论和方法都在流行,却存在着太多的对立和矛盾。

如:有的说发烧就是风热;不发烧就是风寒;有的说可以喝姜汤;有的说要喝绿豆汤;有的说喝板蓝根,有的说不能喝,因为板蓝要苦寒败胃;有的说感冒要泡澡,洗桑拿,要多出汗才能好;有的说不能出汗,出汗容易让人虚;有的说感冒传染;有的说不传染;有的说西医好;有的说中医好;有的说用抗生素;有的说不能用;有的说感冒不用治疗,可以自愈;有的说,感冒不治疗会转变成肺炎,气管炎更严重的疾病;有的说一年不感冒两三次,不是好事---------等等。

以上种种说法,不要说患者了,连有的医务工作者自己都无所是从了!

呜呼哀哉!不忍“患者受其苦,医者感其惑”,故专门将感冒先从一个个临床医案讲起,再归纳总结,再从理论到临床,从西医到中医,来个全面的剖析比对,从中梳理出一套“简洁,有效,实用,全面”的《中医速效治疗法》。供有缘的患者治疗和护理时,借鉴使用。

感冒医案:1两副中药治愈“重”感冒

赵某,近五十岁,山东理工大学的教授,人很胖,重感冒两天,一直打着点滴,可惜不见好转,于是不得不来找我吃中药。平时患者不愿意服汤药,嫌弃汤药苦,此次得病实在难受,打点滴又不好,故而,不得不来找我吃汤药。

现有症状:怕冷无汗,浑身疼痛,后背特别发紧。

辨证:太阳伤寒,阳虚无法鼓邪外出。我于是将葛根汤与麻*附子细辛汤并方,祛风散寒的同时防止阳虚而脱。

治则:祛寒解表散郁扶阳化汗敛阴

开方如下:

麻*15克桂枝15克炙甘草5克炒杏仁12克炒白芍15克葛根30克生姜丝50克大枣12枚去核细辛5克蒸附子15克一天一副,两副。喝完药后,盖上被子取微汗,但不可以大汗。

数月后一起吃饭,告知:当时,两副药,其病即愈。

医案注释:

此患者是典型的风寒感冒中的葛根汤证。“外感引起的怕冷,无汗,疼痛”是本方的使用要点。因为患者体质不是很虚,突然受寒所致,所以病症当时虽急,虽苦,两副药即可“邪去体安”。

辨证要点:

患者平时尚属健康,忽得感冒,故而考虑外感,平时没有怕冷,突然怕冷----多为外受寒邪,无汗---寒邪导致毛窍闭塞故而无汗,浑身疼痛----郁则疼痛,后背特别发紧----背为全身阳气升发之主道且太阳膀胱经所行之地,故阳气不阻或邪郁多能发紧。综合归纳:风寒感冒,寒郁全身之气机,太阳膀胱经不通。

配方思路:

麻*,细辛,蒸附子,桂枝,生姜丝,共同为祛寒邪,开毛窃之主药,而且附子即能祛寒还有大补人体阳气功用,桂枝散寒也补阳,细辛散寒而长于止痛,生姜散寒而暖胃具食疗之特点。炙甘草调和诸药而补中益气为和药,杏仁辛温能升阳散寒为辅药,又能降而除逆气,止咳化痰,炒白芍缓急止痛,且能滋阴,防止众多辛温药耗阴化燥为佐药,葛根是后背颈项的引经药,且通经脉为使药,大枣为补气生液,健脾益胃不容小瞧。盖上被子取微汗----法以助药,事半功倍,但不可以大汗----防止过汗伤正,散气耗阴,以中病为度。

用药的加减要点:

如果患者有汗,一定要减麻*的量或者去掉麻*,可以增加桂枝,炒白芍量,也可以加生*芪,防风,炒白术(即玉屏风散),原本气虚或感冒后气虚症明显者,需加芪参,阳虚者附子加量,阴虚者加熟地,山萸肉,二冬,血虚者加当归,炒白芍,以似类同,原有痼疾加重者,可以增药但需掌握好度。如患者身体原本阴阳气血虚,但不严重,未同新感混在一起加剧,就以“祛邪为主“或略加扶正药即可,感冒好了,再慢慢调理痼疾。小孩用量要视情况而减。

应用扩展:

此方只要抓住患者“无汗,怕冷,疼痛或低热”不仅仅可以治疗风寒感冒,肺炎,气管炎,外感类的肺系疾病,而且对于脾胃虚寒,寒性痛经,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全身一切任何脏腑,只要遇冷严重的患者,只要体质不是很虚弱的病症皆可以应用。如果是阳气不足引起的心慌,头晕必须加大量的生*芪*参附子,不但不耗气伤阳,反而少量的辛温药在大量的补阳的附子和益气的芪参作为后盾的支持下,变成了疏通气血药而不伤正的,补气而不壅塞的最佳配伍,被我所用,以后我会在心脑血管病中进行专门阐述。

经验总结

感冒或者由感冒引起的一般病症,(当然不能包括所有的感冒引起的变证)在临床中相对于内科的久病来说,是最容易见效,痊愈最快的。而且临床应用的方剂,不用像治疗内科久病,顽固病那样,药味那么多,药量那么大。

但需掌握以下临床应用比例非常高的方剂和常用药:

麻*汤,桂枝汤,小柴胡汤,白虎汤,麻*附子细辛汤。

麻*,桂枝,柴胡,*芩,姜半夏,附子,生石膏,附子,*参,这几个方子和常用药一定要领悟透澈,就会灵活应用了,仅仅会背是不够的,还必须把所有以上方剂的古今中外方剂医案和资料,尽量搜集全,然后用心领悟方剂配伍宗旨和感冒时的不同病机,自然就会融会贯通。

麻桂各半汤,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加生石膏,葛根汤,都十分常用,可以归属以上方剂的加减方。

小青龙汤,五苓散,可以归属到附属方剂里。

周忠海临床常常如下配伍,供大家参考:

麻*汤配附子治伤寒,防阳脱;桂枝汤加生*芪治伤风,扶正气;柴胡桂枝汤加芪膏,扶正清热。

疑点问答

问:方中为何有主药,未见君药?

答:麻附桂姜皆为主药,实不好强分何者为君?何者为臣?况君臣佐使,在所有的方剂研究中,只适合大多数的划分方法,还有少部份,是不适合君臣佐使的划分。如果此方非要分出君的话,麻附二药不可少也。

问:临床中什么病见效快,什么病见效慢?有没有规律?

答:一般规律是“元气亏损,体虚病重见效慢;元气充足,体实病重者见效快;元气充足,体实病轻者见效更快甚至自愈”。本医案的“重”感冒是病症“急重,痛苦”而非元气虚,体质弱,否则,就未必两副能愈或病症虽除,体虚需善后调养了。作为一个医者立体的看待疾病发展和看清患者体质的底蕴,十分重要。

问:为何叫化汗,而不叫发汗?

答:此汗非硬发而汗,是寒邪遇热药而自然化成汗也,犹如自然寒冷空气遇温热空气而化雨,故而用化汗更为贴切,出汗为散寒的手段,寒邪好借汗而出,出汗不是目的,散寒才是目的,“借汗散寒”,避免“以汗为汗”的误区。

问:附子有*使用时有哪些要点?

答:流通的附子一般有:盐附子,*附片,白附片,黑附子,黑顺片(还分无硫黑顺片和有硫黑顺片两种),黑附子性最低,*附片*性最强,七八克就有中*的,盐附子和白附子介乎两者之间。我公布的医案都是用无硫黑顺片再蒸一个半小时,再晒干,再打成粉,效果很好还安全。

问:蒸附子的具体方法能不能公布出来?

答:可以!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附子的应用和防止中*,我每期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生读懂的医案注释感冒医案2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