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专家来了知名儿科专家王明月教授12月
TUhjnbcbe - 2021/3/14 23:12:00

真实案例


  马女士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每天在厨房为一家人忙活,为了省事经常做一大桌子菜,吃完剩下的菜留到第二天继续吃。


  但在年8月份,她开始恶心想吐,没有进食的欲望,小腹隐隐作痛,这种情况已经维持了挺长一段时间了。


  马女士本以为这只是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医院检查,竟被查出得了胃癌,后故来就诊。

本文指导专家


  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治疗肺癌、肺结节、乳腺癌、消化道癌、肝癌、鼻咽癌、肾癌、恶性淋巴瘤及妇科肿瘤等各种恶性肿瘤;以及癌症并发症,如放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如重度腹泻、食欲下降、便秘等)、癌性发热、癌性胸腹水、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肺炎等。

预约、咨询(同步
  患者:马女士,胃癌。


  中医辨证:现患者胃脘疼痛喜按,伴嗳气、堵闷,呕吐,不思饮食,面色萎*,口干苦,大便干,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通经化浊消瘤”化浊解*,化瘀消积。

1

二诊:

胃脘痛稍缓解,嗳气、堵闷感较前减轻,呕吐减少,不思饮食,气短乏力,口干苦,大便质可。

2

三诊:

胃脘痛减,嗳气、呕吐减少,食欲渐增,口苦,大便质可,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

3

四诊:

胃脘偶有隐痛、堵闷偶作,时有呕吐,食欲可,口苦,大便质可,舌质红,脉弦滑。

4

五诊:

胃脘疼痛不显,嗳气、堵闷明显减轻,呕吐消失,食欲可,口苦,大便质可,舌质红,苔薄*,脉弦滑。患者诸症均减,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属于中医学中的“积聚”“噎塞”及“胃反”等范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胃脘当心痛……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灵枢·五变篇》云:“……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邪气至,蓄积留止,大秉乃起。”

疫情期间,为避免交叉感染又可以高效解决患者看病问题,今天专家为大家开通了远程视频沟通病情服务,所有咨询患者均享受以下绿色服务:

①随时随地咨询专家服务;

②享受与专家一对一服务;

如果您有肺癌、肺结节、乳腺癌、消化道癌、肝癌、鼻咽癌、肾癌、恶性淋巴瘤及妇科肿瘤等各种恶性肿瘤;以及癌症并发症等问题想要咨询,长按下方图片
  由于咨询患者较多,提交您的健康问题之后,请耐心等待,专家团队会一一联系您、为您解答!

通经化浊消瘤疗法:是肿瘤专家牛小培主任经过数十年临床经验和研究独创的最新疗法,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症状差异,遵循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从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调达五脏六腑疏泄功能,疏通机体瘀阻状态,达到通经、化浊、消瘤三部曲的综合诊疗体系。

01通经-经络疏通功能恢复

在中医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疏通经络、温化体内的浊*之气、增强脏腑功能使身体内环境改善,达到气血疏通,使五脏六腑调达,疏泄瘀阻状态的身体功能恢复,初步控制病情,让患者的症状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并达到逐步消除肿瘤的目的。

02化浊-温化浊*协调脏腑

中医认为采用中药经方温化体内的浊*之气,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治疗目的。加强血液循环、调畅气血、温阳通脉,从而提升人体正气。人体总体内环境的正气调节好,协调脏腑功能提升生存空间。

03消瘤-软坚散结改变机体

根据前面疏通经络、温化浊*的方法,把聚集于脏器、经络、气血的浊*之气进行软坚散结,随着调节好的机体内循环排除体外。同时采用经方药物恢复脏腑、气血的正常功能,进一步保持机体动态平稳达到扶正祛邪、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目的。

预约、咨询(同步
  中西结合,辨病辨证:经过西医精准的检测对肿瘤进行详细的检测,同时也以中医辨证思想为依据,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全面诊疗。以中医辨证施治理念为基础,以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系统分型诊断治疗的目的诊治肿瘤。


  内外同治,标本兼治:针对中医“同病异之,异病同治”的特殊理念,运用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同时施治,外治疏通经络,內治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气血,从根源上达到通经化浊消瘤,标本兼治目的。


  一人一方,精准治疗:根据个体的体质差异,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配比中药经方,血虚时益气养血,血瘀时活血养血,从根源上进行精准治疗。同时,纯中药的治疗无痛、无损害,无并发症,按需服用缓解疼痛,快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提问方式一

长按上方图片中的

TUhjnbcbe - 2021/3/14 23:12:00
点击标题下「医护家园」可快速
  )A、胃家燥邪亢盛B、胃肠燥热亢盛
  C、胃肠邪气盛实D、肠中燥结成实40、44、大柴胡汤具有以下除哪项外的证候(D)A、胸胁硬满疼痛B、往来寒热C、大便秘结D、但头微汗出41、45、原文:"太阳病,(D),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A、身痛B、脉浮C、鼻鸣干呕D、头痛E、呕逆42、46、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病机是:CA、热扰胸膈,腑气不通B、燥屎内结C、脾虚气滞D、脾虚而寒湿内聚E、心脾不足43、47、桂枝汤用治发热自汗出时,其服药时间应选在A。A、发热汗出前B、发热汗出后C、一直服用D、发热汗出时E、发热汗出间隔时间44、48、真武汤证的治法是:CA、培土制水B、健脾利水C、温肾利水D、温肾健脾E、化气利水45、49、心悸,欲得按,烦躁者,治用BA、桂枝加桂汤。B、桂枝甘草汤。C、桂甘龙牡汤。D、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E、桂枝加附子汤。46、50、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治疗少阴咽痛证的方剂(C)A、猪肤汤B、苦酒汤C、芍药甘草汤D、半夏散及汤47、51、仲景做出少阴病"自利"属虚寒诊断的要点是(D)。A、下利物性状B、口不渴C、发热D、小便颜色E、恶寒48、52、大**连泻心汤的煎服法是(B)A、以甘澜汤二升煎二药一升、去滓,分温再服B、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C、水煎二药,去滓,分温再服D、以清浆水二升煎二药须臾,去渣,分温再服49、53、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痞证可见证(C)A、痞B、痞满C、疼痛D、呕吐50、54、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治用CA、苓桂甘枣汤。B、茯苓甘草汤。C、苓桂术甘汤。D、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E、五苓散。51、55、下列证候中,预后好可治的是DA、少阴病,燥烦四逆,息高者。B、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C、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倦,脉不至,不烦而燥者。D、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E、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52、56、肝邪乘犯所致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中,下述()组症状最能反映肝邪乘犯所致的上热特征。DA、消渴B、吐蛔C、舌红苔*D、气上撞心E、饥而不欲食53、57、可辨别湿热发*证者有(C)A、身*,小便不利,腹满,不能食B、身*,少腹硬满,小便利,口渴,不欲饮C、身*,小便不利,腹满,渴饮水浆D、身*,小便难,胁下不满痛54、58、小结胸证的病机是(C)A、水热互结于胸胁B、痰水互结于胁下C、痰热互结于心下D、痰热互结于少腹59、原文:"伤寒二三日,(C),小建中汤主之。"A、腹中急痛者B、心下悸,欲得按者C、心中悸而烦者D、小便利而心下悸者E、胸中满而烦者55、60、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者,治用AA、葛根汤。B、桂枝加葛根汤。C、桂枝加附子汤。D、桂枝加芍药汤。E、麻*汤加葛根。56、61、少阳病半表半里证的发热热型是(C)。A、寒热并见B、发热定时而作C、寒时不热,热时不寒D、发热多恶寒少E、发热恶寒,如疟状57、62、少阴病的性质是:DA、里虚寒证B、里虚热证C、表里俱虚证D、里虚证E、寒热夹杂证58、63、阳明蓄血证不可见及的症状是(E)。A、大便硬B、色黑C、解出容易D、健忘E、如狂或发狂59、64、证见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而属表里同病,治当C。A、先治表B、表里同治C、先治里D、治表多治里少E、治里多治表少60、5、下述除项外,都属于广义伤寒范畴。E61、D?A、外感热病B、天行C、温疫D、时行E、霍乱62、66、下列证候,除哪项外,皆为附子汤证的主证(A)A、下利B、身体痛,骨节痛C、口中和D、脉沉63、67、下列症状,除哪项外,皆为"阳明病外证"?DA、身热B、不恶寒C、汗自出D、大烦渴E、反恶热64、68、下后胸满用桂枝去芍药汤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其针对的病机属性是D。A、肺阳虚B、肾阳虚C、心阳虚D、心胸阳虚E、心阴虚65、69、*芩汤证见下利,其性质是(A)。:A、胆热迫肠B、肠中热邪内蕴C、肠中湿热内阻D、肝热迫肠E、表邪内迫大肠66、70、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予明叙(C):A、汗出B、发热C、头痛D、浮缓1、证见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而属表里同病,治当。:CA、先治表B、表里同治C、先治里D、治表多治里少E、治里多治表少2、*芩汤证见下利,其性质是()。:AA、胆热迫肠B、肠中热邪内蕴C、肠中湿热内阻D、肝热迫肠E、表邪内迫大肠3、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4、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下列哪项解释最确切(
  ):BA、胃家燥邪亢盛 B、胃肠燥热亢盛
  C、胃肠邪气盛实D、肠中燥结成实5、下列麻*汤的煎服法中,哪项是错误的::BA、先煮麻*,去上沫B、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D、温覆取微汗E、禁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6、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予明叙():CA、汗出B、发热C、头痛D、浮缓7、太阴病下利可兼见下列()症状?:CA、手足厥冷B、下利清谷C、手足自温D、脉微细E、利下臭秽8、《伤寒杂病论》作者::CA、王叔和B、成无己C、张机D、张景岳E、张志聪9、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AA、桂麻各半汤。B、桂二麻一汤。C、桂二越一汤。D、麻*连轺赤小豆汤。E、茵陈蒿汤。10、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BA、蒸蒸发热B、翕翕发热C、时发热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E、往来寒热11、《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的概括是()。:EA、手厥阴心包B、足厥阴肝C、手、足厥阴D、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E、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12、"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应:AA、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桂枝汤。B、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柴胡桂枝汤。C、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柴胡桂枝汤。D、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桂枝汤。E、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小建中汤。13、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表现是():DA、发热与恶寒并见B、不发热而但恶寒C、其背恶寒如掌大D、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14、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痞证可见证():CA、痞B、痞满C、疼痛D、呕吐15、下述汤方均具清上温下之功,能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证的是()。:EA、*连汤B、栀子干姜汤C、麻*升麻汤D、干姜芩连人参汤E、乌梅丸16、判断疾病是否传变的依据是。:AA、脉症变化B、病程长短C、病情轻重D、有否误治E、体质强弱17、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病机是:DA、表邪未解,脾虚水停B、胃阳不足,水气内停C、心阳不足,肾水上逆D、脾阳不足,水气内停E、脾肾阳虚,水气泛溢18、患者平素体弱畏寒,汗多,在大暑之夜,启窗而卧,仍周身汗出,至夜半因觉冷即覆被而睡,其冷不减,反加甚:CA、桂枝加附子汤B、桂枝附子汤C、桂枝汤D、麻*汤E、桂枝新加汤19、少阳病脉证提纲的机理较确切地说是():DA、呕而发热B、身热恶风,项颈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C、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D、口苦,咽干,目眩20、甘草泻心汤证与半夏泻心汤证、生姜写心汤证比较,主要特点在于( ):AA、以痞利俱甚,谷不化,干呕心烦不得安为主B、心下痞满而呕,肠鸣下利为主C、以心下痞,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为主D、以胃中不和,心下痞,腹中雷鸣为主1、《伤寒杂病论》作者:CA、王叔和B、成无己C、张机D、张景岳E、张志聪2、《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的概括是()。:EA、手厥阴心包B、足厥阴肝C、手、足厥阴D、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E、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3、下述汤证皆可见及烦躁,仲景明确指出用治白天烦躁的汤方是。:DA、桂枝汤B、麻*汤C、大青龙汤D、干姜附子汤E、茯苓四逆汤4、下利脉症除哪项外,属少阴热化证与寒化证所共有():DA、口渴B、下利清谷C、但欲寐D、脉微细5、肝邪乘犯所致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中,下述()组症状最能反映肝邪乘犯所致的上热特征。:DA、消渴B、吐蛔C、舌红苔*D、气上撞心E、饥而不欲食6、"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治宜():DA、桂枝甘草汤B、*连阿胶汤C、炙甘草汤D、小建中汤7、六经病证总的治则是( ):AA、扶正驱邪B、和胃气 C、汗吐下温清补和消D、扶阳气、存阴液8、"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应:CA、先解其表,用桂枝汤。B、表里同治,用桂枝人参汤。C、先温其里,用四逆汤。D、先温其里,用理中汤。E、先温其里,用小建中汤。9、桃花汤证的下利特征是()。:EA、下利清水B、下利便脓血,腹绞痛C、下利物色鲜明D、下利便脓血,发热口渴E、下利物色晦暗,滑脱不禁10、"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主之":BA、白虎汤。B、白虎加人参汤。C、柴胡桂枝汤。D、柴胡加龙骨牡蛎汤。E、附子汤。11、大柴胡汤证的病机是():AA、少阳郁热,兼阳明里实B、邪热内陷,与痰饮相结于心下C、水热互结于胸胁心下D、以上都不是12、有下列哪一项见症者,不宜用白虎汤?:DA、壮热B、肢厥C、脉滑D、恶风寒,身疼痛E、腹满身重13、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表现是():DA、发热与恶寒并见B、不发热而但恶寒C、其背恶寒如掌大D、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14、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15、以下除何证外,均可见烦躁的症候():DA、大陷胸汤证B、干姜附子汤证 C、茯苓四逆汤证D、茯苓甘草汤证16、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17、太阴病见腹部"大实痛"是:DA、脾虚寒太甚。B、脾湿热壅阻。C、脾虚而兼寒湿阻滞。D、太阴经络气滞络瘀。E、阳明腑实已成。18、小结胸证的病机是():CA、水热互结于胸胁B、痰水互结于胁下C、痰热互结于心下D、痰热互结于少腹19、大陷胸汤证腹痛的特点为:CA、绕脐痛。B、正在心下,按之则痛。C、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不可近。D、腹满时痛。E、心中结痛20、寒格证中呕吐的特征是()。:BA、朝食暮吐B、食入即吐C、心中温温欲吐D、欲吐不吐E、饮水则吐1、通脉四逆汤治疗:CA、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沉微者。B、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无三阳证者。C、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身反不恶寒者。D、四肢厥冷,下利清谷,面色赤者。E、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细欲绝,唇舌淡白。2、太阴虚寒证当见:AA、手足温。B、手足冷。C、手冷足不冷。D、足冷手不冷。E、手足热。3、表郁轻证的"如疟状"概指如疟疾样。:BA、寒热交替B、寒热呈发作性C、寒热呈定时发作性D、寒热后有汗E、寒热前有汗4、枳实栀子豉汤证为热郁气滞之证,其气滞部位在:BA、胸中。B、腹中。C、少腹。D、两胁。E、胃脘。5、以下除何证外,均可见烦躁的症候():DA、大陷胸汤证B、干姜附子汤证 C、茯苓四逆汤证D、茯苓甘草汤证6、阳明蓄水证不常见的症状表现是()。:BA、呕逆B、下利。C、手足厥冷D、心下悸E、小便通利7、葛根芩连汤证亦可见"协热而利",其病机是:EA、表热里寒。B、表里俱热。C、表里俱寒。D、表寒里热。E、里热下利8、下列方证除哪一项外,均可出现厥逆():BA、乌梅丸证B、柴胡桂枝干姜汤证C、瓜蒂散证D、白虎汤证9、太阳中风证的治法是:BA、调和营卫B、解肌祛风,调和营卫C、发汗解表D、调和营卫,益气和营E、解肌祛风,宣肺发汗10、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BA、蒸蒸发热B、翕翕发热C、时发热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E、往来寒热11、运用牡蛎泽泻散治疗的差后水肿证属()。:EA、脾虚水停B、肾阳虚水停C、脾肾阳虚水停D、寒湿停聚下焦E、湿热壅阻12、运用牡蛎泽泻散治疗的差后水肿证属:EA、脾虚水停。B、肾阳水停。C、脾肾阳水停。D、寒湿停聚下焦。E、湿热壅阻。13、可辨别湿热发*证者有():CA、身*,小便不利,腹满,不能食B、身*,少腹硬满,小便利,口渴,不欲饮C、身*,小便不利,腹满,渴饮水浆D、身*,小便难,胁下不满痛14、下列证候中,预后好可治的是:DA、少阴病,燥烦四逆,息高者。B、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C、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倦,脉不至,不烦而燥者。D、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E、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15、少阳病脉证提纲的机理较确切地说是():DA、呕而发热B、身热恶风,项颈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C、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D、口苦,咽干,目眩16、大青龙汤证中烦躁的机理是():BA、浊邪上干、犯扰心神B、寒邪外束,阳热郁于内,无从宣泄C、太阳中风,热邪内扰D、营阴郁滞,不得汗解17、下列不属于栀子豉汤治疗是:DA、虚烦不眠。B、心中懊憹。C、胸中窒D、心烦腹满。E、心中结痛。18、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AA、桂麻各半汤。B、桂二麻一汤。C、桂二越一汤。D、麻*连轺赤小豆汤。E、茵陈蒿汤。19、少阴病的性质是::DA、里虚寒证B、里虚热证C、表里俱虚证D、里虚证E、寒热夹杂证20、小结胸证的病机是():CA、水热互结于胸胁B、痰水互结于胁下C、痰热互结于心下D、痰热互结于少腹1、证见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而属表里同病,治当。:CA、先治表B、表里同治C、先治里D、治表多治里少E、治里多治表少2、*芩汤证见下利,其性质是()。:AA、胆热迫肠B、肠中热邪内蕴C、肠中湿热内阻D、肝热迫肠E、表邪内迫大肠3、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4、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下列哪项解释最确切(
  ):BA、胃家燥邪亢盛B、胃肠燥热亢盛
  C、胃肠邪气盛实D、肠中燥结成实5、下列麻*汤的煎服法中,哪项是错误的::BA、先煮麻*,去上沫B、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D、温覆取微汗E、禁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6、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予明叙():CA、汗出B、发热C、头痛D、浮缓7、太阴病下利可兼见下列()症状?:CA、手足厥冷B、下利清谷C、手足自温D、脉微细E、利下臭秽8、《伤寒杂病论》作者::CA、王叔和B、成无己C、张机D、张景岳E、张志聪9、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AA、桂麻各半汤。B、桂二麻一汤。C、桂二越一汤。D、麻*连轺赤小豆汤。E、茵陈蒿汤。10、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BA、蒸蒸发热B、翕翕发热C、时发热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E、往来寒热11、《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的概括是()。:EA、手厥阴心包B、足厥阴肝C、手、足厥阴D、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E、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12、"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应:AA、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桂枝汤。B、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柴胡桂枝汤。C、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柴胡桂枝汤。D、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桂枝汤。E、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小建中汤。13、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表现是():DA、发热与恶寒并见B、不发热而但恶寒C、其背恶寒如掌大D、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14、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痞证可见证():CA、痞B、痞满C、疼痛D、呕吐15、下述汤方均具清上温下之功,能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证的是()。:EA、*连汤B、栀子干姜汤C、麻*升麻汤D、干姜芩连人参汤E、乌梅丸16、判断疾病是否传变的依据是。:AA、脉症变化B、病程长短C、病情轻重D、有否误治E、体质强弱17、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病机是:DA、表邪未解,脾虚水停B、胃阳不足,水气内停C、心阳不足,肾水上逆D、脾阳不足,水气内停E、脾肾阳虚,水气泛溢18、患者平素体弱畏寒,汗多,在大暑之夜,启窗而卧,仍周身汗出,至夜半因觉冷即覆被而睡,其冷不减,反加甚:CA、桂枝加附子汤B、桂枝附子汤C、桂枝汤D、麻*汤E、桂枝新加汤19、少阳病脉证提纲的机理较确切地说是():DA、呕而发热B、身热恶风,项颈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C、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D、口苦,咽干,目眩20、甘草泻心汤证与半夏泻心汤证、生姜写心汤证比较,主要特点在于( ):AA、以痞利俱甚,谷不化,干呕心烦不得安为主B、心下痞满而呕,肠鸣下利为主C、以心下痞,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为主D、以胃中不和,心下痞,腹中雷鸣为主1、《伤寒杂病论》作者:CA、王叔和B、成无己C、张机D、张景岳E、张志聪2、《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的概括是()。:EA、手厥阴心包B、足厥阴肝C、手、足厥阴D、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E、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3、下述汤证皆可见及烦躁,仲景明确指出用治白天烦躁的汤方是。:DA、桂枝汤B、麻*汤C、大青龙汤D、干姜附子汤E、茯苓四逆汤4、下利脉症除哪项外,属少阴热化证与寒化证所共有():DA、口渴B、下利清谷C、但欲寐D、脉微细5、肝邪乘犯所致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中,下述()组症状最能反映肝邪乘犯所致的上热特征。:DA、消渴B、吐蛔C、舌红苔*D、气上撞心E、饥而不欲食6、"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治宜():DA、桂枝甘草汤B、*连阿胶汤C、炙甘草汤D、小建中汤7、六经病证总的治则是( ):AA、扶正驱邪B、和胃气 C、汗吐下温清补和消D、扶阳气、存阴液8、"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应:CA、先解其表,用桂枝汤。B、表里同治,用桂枝人参汤。C、先温其里,用四逆汤。D、先温其里,用理中汤。E、先温其里,用小建中汤。9、桃花汤证的下利特征是()。:EA、下利清水B、下利便脓血,腹绞痛C、下利物色鲜明D、下利便脓血,发热口渴E、下利物色晦暗,滑脱不禁10、"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主之":BA、白虎汤。B、白虎加人参汤。C、柴胡桂枝汤。D、柴胡加龙骨牡蛎汤。E、附子汤。11、大柴胡汤证的病机是():AA、少阳郁热,兼阳明里实B、邪热内陷,与痰饮相结于心下C、水热互结于胸胁心下D、以上都不是12、有下列哪一项见症者,不宜用白虎汤?:DA、壮热B、肢厥C、脉滑D、恶风寒,身疼痛E、腹满身重13、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表现是():DA、发热与恶寒并见B、不发热而但恶寒C、其背恶寒如掌大D、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14、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15、以下除何证外,均可见烦躁的症候():DA、大陷胸汤证B、干姜附子汤证 C、茯苓四逆汤证D、茯苓甘草汤证16、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17、太阴病见腹部"大实痛"是:DA、脾虚寒太甚。B、脾湿热壅阻。C、脾虚而兼寒湿阻滞。D、太阴经络气滞络瘀。E、阳明腑实已成。18、小结胸证的病机是():CA、水热互结于胸胁B、痰水互结于胁下C、痰热互结于心下D、痰热互结于少腹19、大陷胸汤证腹痛的特点为:CA、绕脐痛。B、正在心下,按之则痛。C、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不可近。D、腹满时痛。E、心中结痛20、寒格证中呕吐的特征是()。:BA、朝食暮吐B、食入即吐C、心中温温欲吐D、欲吐不吐E、饮水则吐1、通脉四逆汤治疗:CA、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沉微者。B、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无三阳证者。C、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身反不恶寒者。D、四肢厥冷,下利清谷,面色赤者。E、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细欲绝,唇舌淡白。2、太阴虚寒证当见:AA、手足温。B、手足冷。C、手冷足不冷。D、足冷手不冷。E、手足热。3、表郁轻证的"如疟状"概指如疟疾样。:BA、寒热交替B、寒热呈发作性C、寒热呈定时发作性D、寒热后有汗E、寒热前有汗4、枳实栀子豉汤证为热郁气滞之证,其气滞部位在:BA、胸中。B、腹中。C、少腹。D、两胁。E、胃脘。5、以下除何证外,均可见烦躁的症候():DA、大陷胸汤证B、干姜附子汤证 C、茯苓四逆汤证D、茯苓甘草汤证6、阳明蓄水证不常见的症状表现是()。:BA、呕逆B、下利。C、手足厥冷D、心下悸E、小便通利7、葛根芩连汤证亦可见"协热而利",其病机是:EA、表热里寒。B、表里俱热。C、表里俱寒。D、表寒里热。E、里热下利8、下列方证除哪一项外,均可出现厥逆():BA、乌梅丸证B、柴胡桂枝干姜汤证C、瓜蒂散证D、白虎汤证9、太阳中风证的治法是:BA、调和营卫B、解肌祛风,调和营卫C、发汗解表D、调和营卫,益气和营E、解肌祛风,宣肺发汗10、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BA、蒸蒸发热B、翕翕发热C、时发热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E、往来寒热11、运用牡蛎泽泻散治疗的差后水肿证属()。:EA、脾虚水停B、肾阳虚水停C、脾肾阳虚水停D、寒湿停聚下焦E、湿热壅阻12、运用牡蛎泽泻散治疗的差后水肿证属:EA、脾虚水停。B、肾阳水停。C、脾肾阳水停。D、寒湿停聚下焦。E、湿热壅阻。13、可辨别湿热发*证者有():CA、身*,小便不利,腹满,不能食B、身*,少腹硬满,小便利,口渴,不欲饮C、身*,小便不利,腹满,渴饮水浆D、身*,小便难,胁下不满痛14、下列证候中,预后好可治的是:DA、少阴病,燥烦四逆,息高者。B、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C、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倦,脉不至,不烦而燥者。D、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E、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15、少阳病脉证提纲的机理较确切地说是():DA、呕而发热B、身热恶风,项颈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C、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D、口苦,咽干,目眩16、大青龙汤证中烦躁的机理是():BA、浊邪上干、犯扰心神B、寒邪外束,阳热郁于内,无从宣泄C、太阳中风,热邪内扰D、营阴郁滞,不得汗解17、下列不属于栀子豉汤治疗是:DA、虚烦不眠。B、心中懊憹。C、胸中窒D、心烦腹满。E、心中结痛。18、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AA、桂麻各半汤。B、桂二麻一汤。C、桂二越一汤。D、麻*连轺赤小豆汤。E、茵陈蒿汤。19、少阴病的性质是::DA、里虚寒证B、里虚热证C、表里俱虚证D、里虚证E、寒热夹杂证20、小结胸证的病机是():CA、水热互结于胸胁B、痰水互结于胁下C、痰热互结于心下D、痰热互结于少腹第1题:您的选项是:C结果:正确得分:5.0第2题:您的选项是:A结果:正确得分:5.0第3题:您的选项是:B结果:正确得分:5.0第4题:您的选项是:B结果:正确得分:5.0第5题:您的选项是:D结果:正确得分:5.0第6题:您的选项是:B结果:正确得分:5.0第7题:您的选项是:E结果:正确得分:5.0第8题:您的选项是:B结果:正确得分:5.0第9题:您的选项是:B结果:正确得分:5.0第10题:您的选项是:B结果:正确得分:5.0第11题:您的选项是:E结果:正确得分:5.0第12题:您的选项是:E结果:正确得分:5.0第13题:您的选项是:C结果:正确得分:5.0第14题:您的选项是:D结果:正确得分:5.0第15题:您的选项是:D结果:正确得分:5.0第16题:您的选项是:B结果:正确得分:5.0第17题:您的选项是:D结果:正确得分:5.0第18题:您的选项是:A结果:正确得分:5.0第19题:您的选项是:D结果:正确得分:5.0第20题:您的选项是:C结果:正确得分:5.0总得分:.0栀子豉汤禁忌,是下列哪项()DA、其外有热B、手足温C、饥不能食D、旧微溏仲景做出少阴病"自利"属虚寒诊断的要点是()。DA、下利物性状B、口不渴C、发热D、小便颜色E、恶寒小青龙汤证中"服汤已渴者"的机理是()CA、水饮未化,不能上润B、津液大伤难以上润C、温解之余,上焦一时津液尚少D、余邪化热,灼伤津液1、六经病证总的治则是( )AA、扶正驱邪B、和胃气 C、汗吐下温清补和消D、扶阳气、存阴液2、少阳病脉证提纲的机理较确切地说是(D)A、呕而发热B、身热恶风,项颈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C、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D、口苦,咽干,目眩3、*芩汤证见下利,其性质是(A)。A、胆热迫肠B、肠中热邪内蕴C、肠中湿热内阻D、肝热迫肠E、表邪内迫大肠4、阳明蓄水证不常见的症状表现是A、呕逆。B、下利。C、手足厥冷。D、心下悸。E、小便通利。5、真武汤证的治法是:CA、培土制水B、健脾利水C、温肾利水D、温肾健脾E、化气利水6、以下除哪项外,均是半夏泻心汤证的主证之一?EA、心下痞B、肠鸣C、呕吐D、下利E、噫气不除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AA、桂麻各半汤。B、桂二麻一汤。C、桂二越一汤。D、麻*连轺赤小豆汤。E、茵陈蒿汤。8、桃花汤证的病机是:A、中气下陷,下焦不固B、湿热郁遏,损伤络脉C、肾气不化,水渗大肠D、脾肾阳虚,滑脱不禁E、脾虚湿阻,寒湿下趋9、阳明三急下与少阴三急下证的共同病机是(B)A、正虚邪实,阴虚热盛B、燥热亢盛,阴津欲竭C、燥热内结,气机不通D、燥热内结,宿食内停10、大结胸证的临床特点是(D)A、胸胁痛,脉沉紧B、心下疼痛,寸脉浮,关脉沉C、胸腹痛,按之痛,脉沉紧D、胸胁,心下至少腹疼痛,按之石11、枳实栀子豉汤证为热郁气滞之证,其气滞部位在BA、胸中。B、腹中。C、少腹。D、两胁。E、胃脘。12、栀子豉汤禁忌,是下列哪项()DA、其外有热B、手足温C、饥不能食D、旧微溏13、仲景做出少阴病"自利"属虚寒诊断的要点是(D)。A、下利物性状B、口不渴C、发热D、小便颜色E、恶寒14、小青龙汤证中"服汤已渴者"的机理是(C)A、水饮未化,不能上润B、津液大伤难以上润C、温解之余,上焦一时津液尚少D、余邪化热,灼伤津液15、下列可用于表里同病,但不属于表里同治的方剂是A、麻*附子甘草汤。B、大青龙汤。C、麻*细辛附子汤。D、抵当汤。E、桂枝人参汤。16、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中的"喘"是因D。A、风寒袭表B、痰热闭C、痰气阻肺D、风寒袭表与痰气内阻E、肺热壅遏17、心悸,欲得按,烦躁者,治用BA、桂枝加桂汤。B、桂枝甘草汤。C、桂甘龙牡汤。D、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E、桂枝加附子汤。18、判断疾病是否传变的依据是。AA、脉症变化B、病程长短C、病情轻重D、有否误治E、体质强弱19、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脉象应为(D)。A、脉浮弱B、脉浮缓C、脉沉弱D、脉沉紧E、脉迟20、阳明蓄血证不可见及的症状是eA、大便硬。B、色黑。C、解出容易。D、健忘。E、如狂或发狂。2.阳明腑实证腹满的特点为AA、腹满不减,减不足言B、少腹拘急C、腹满时痛D、腹满时减,复如故。以下方剂除哪一组外,药味都是相同的()DA、桂枝汤与桂枝加芍药汤B、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C、抵当汤和抵丸D、大陷胸汤与大陷胸丸4、太阳中风、伤寒的鉴别要点是()CA、有无"或未发热"B、恶寒与否C、汗出与否 D、恶风与否6、表邪未解,膀胱气化失职之"小便不利"治疗可用()CA、真武汤B、猪苓汤C、五苓散D、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7、具有与太阳蓄血抵当汤证表现相似,出现发狂症状的是下述。BA、阳明蓄血的抵当汤证B、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C、桂枝加桂汤证D、桂枝甘草龙牡汤证E、苓桂甘枣汤证8、阳明蓄血证不可见及的症状是()。EA、大便硬B、色黑C、解出容易D、健忘E、如狂或发狂—THEEND—欢迎长按下方
TUhjnbcbe - 2021/3/14 23:12:00

(三)乌梅丸的应用指征

1.脉弦按之减,此即肝馁弱之脉。弦脉亦可兼濡、缓、滑、数、细等,只要弦而按之无力,统为肝之阳气馁弱之脉。

2.症见由肝阳虚所引发的症状,只要有一二症即可。

两条具备,即可用乌梅丸加减治之。

二、案例

例一:寒热错杂

冀某,女,54岁,工人。年9月l7日初诊。

寒热往来5年余,昼则如冰水浸,自心中冷,寒栗不能禁;夜则周身如焚,虽隆冬亦必裸卧,盗汗如洗。情志稍有不遂,则心下起包块如球,痞塞不通,胸中憋闷,头痛,左胁下及背痛。能食,便可。年初经绝。脉沉弦寸滑。曾住院11次,或诊为绝经期综合征,或诊为内分泌失调,或诊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等。曾服中药数百剂,罔效。此寒热错杂,厥气上冲,乃乌梅丸证,方予乌梅丸。

乌梅6g,细辛4g,干姜5g,川椒5g,桂枝10g,*连10g,*柏6g,*参12g,当归12g,炮附子15g(先煎)。

2剂寒热除,汗顿止,心下痞结大减,4剂而愈。5年后得知生活正常,未再发作。

按:厥阴病是由于肝虚而形成的寒热错杂证,以厥热胜复判断阴阳进退、寒热之多寡。此案昼夜寒热往复,同于厥阴病之手足寒热胜复。心下痞结者,乃厥气上逆;汗泄者,以阳弱不能固护其外,致津泄为汗。脉弦者,以弦则为减,乃阳弱不能温煦,经脉失柔而脉弦。寸滑者,伏阳化热上逆,致上热下寒,寒热错杂。张锡纯曾论肝虚证见寒热往来,乌梅丸用桂、辛、附、椒、姜温煦肝阳,当归补肝体,人参益肝气,连柏折其伏热。乌梅敛肺益肝,敛肝虚耗散之真气。方与病机相合,疗效显著。

例二:寒热错杂

李某,女,35岁,农民。年7月26日初诊。

周身皆麻,阴部亦麻且抽痛,阵阵寒战,时虽盛夏,犹须着棉,继之又燥热汗出,须臾缓解,每日数作,颠顶及两侧头痛,牵及目系痛,已半年余,月经尚正常。脉沉细涩,舌淡苔白。方予乌梅丸合吴茱萸汤治之。

乌梅6g,桂枝9g,当归10g,炮附子10g,干姜6g,川椒5g,细辛4g,昊茱萸6g,*连9g,*柏5g。

据引荐的同村学生述,服2剂即大减,4剂服完基本正常,因路远未再复诊。

例三:寒热错杂

张某,女,47岁。年11月3日初诊。

寒热交作,日数十次,热则欲入水中,寒则覆衾亦不解,已10余年。头昏痛,自汗,项强,胃脘痞满,暖气,寐差,一昼夜睡眠不足1小时,时轻时重,水肿。脉沉弦细软,两尺弱,舌可苔白。

乌梅6g,*连8g,川椒6g,炮附子9g,干姜7g,细辛4g,*参12g,桂枝9g,当归1Og,*柏4g。

二诊:服乌梅汤3剂,寒热著减,浮肿亦消,心下尚满,嗳气,头昏,心悸,寐差。此升降失司,痰饮内阻,阴阳不交而为痞,心肾不交而不寐,予子龙丹4粒(每粒0.3g),每服2粒,得快利止后服。未利,24小时后再服2粒。利下,继服上方加茯苓30g、半夏45g、旋覆花15g。3剂。

三诊:服子龙丹2粒,即泻6次,隔日开始服汤药3剂,痞满、嗳气除,寐亦转安。

例四:寒热错杂

高某,女,48岁。年11月29日初诊。

身重燥热,二三分钟后汗湿衣衫,继之身凉寒战,背部冰冷而紧,两手臂先呈苍白,憋胀疼痛,继转紫黑,春节后尤重。头痛心悸,胸痞咽塞,咳唾善嚏,月经淋沥,1个月方净,今已半年未行。脉沉弦紧数而促,按之不实,左关稍旺,两尺不足。舌淡嫩,苔微*。

乌梅7g,*连8g,巴戟天10g,*柏4g,当归12g,红参12g,半夏10g,细辛5g,川椒5g,炮附子12g,干姜6g,桂枝10g,五味子6g。4剂,水煎服。

二诊:年12月4日。服上药后,寒热心悸、胸痛皆除,汗少未止,手未显苍白紫暗。上方加浮小麦30g,继服5剂以巩固疗效。

按:上述三案,皆有寒热交作表现。厥阴证,厥热胜复,亦即寒热交作。夫寒热往来,原因甚多,少阳证、邪伏募原、伤寒小汗法等,皆可寒热往来;其他如太气下陷、肝阳虚馁、肾阳衰惫等亦可寒热往来。

少阳证之寒热往来,皆云邪正交争,诚然。少阳证明之半表半里,本非部位概念,而是半阴半阳证。出则三阳,入则三阴,少阳居阴阳之交界处。表为阳,里为阴,故称半表半里。君不见伤寒少阳篇,位居阳明之后,太阴之前乎?阳为邪盛,阴乃正虚。半阴半阳者,邪气尚存,正气已虚。正无力驱邪,故邪留不去;正虽虚尚可蓄而与邪一搏,故邪虽存亦不得深入,致邪正交争。正气奋与邪争则热,正虚而馁却则寒,邪正进退,胜复往来,故有寒热交作。所以,小柴胡汤的组成,一方面要扶正,一方面要祛邪。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健中,扶正以祛邪;柴胡、*芩清透邪热;半夏非为燥湿化痰而设,乃交通阴阳之品,《*帝内经》之半夏秫米汤,即意在交通阴阳,使阴阳相交而安泰。从方义角度亦不难理解少阳证的半阴半阳之属性。再者,少阳证解之以“蒸蒸而振”,此战汗之轻者。战汗形成,无非两类,一是邪气阻隔,正气郁伏而不得与邪争;一种是正虚无力驱邪,必待扶胃气,正蓄而强,方奋与邪争而战。小柴胡之战汗,即属后者。以汗解之方式,亦不难理解少阳证半阴半阳之属性。

厥阴证何以寒热往复?乃肝之阳气虚惫使然。肝属木主春,其*舒启,其德敷和,喜升发、条达、疏泄;肝又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春乃阳升之时,阳气始萌而未盛,易为阳升不及。肝气通于春,乃阴尽阳生之时,其阳亦始萌而未盛,最易为阳气不足而春气不升,致生机萧索。厥阴阳气虚馁而为寒,故乌梅丸以众多辛热之品,共扶肝阳,以使肝得以升发舒启。

肝寒何以又热?肝者内寄相火。肝阳虚馁,不得升发疏泄,肝中之阳气亦不得舒达敷布,则虽弱之阳,郁而为热,此即尤在泾所云:“积阴之下必有伏阳”之理。郁伏之火热上冲,则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善饥,时烦;郁火外泛则肢热;肝阳虚馁而不疏土,则饥而不欲食,得食而呕,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阳虚不敷而肢厥、肤冷,躁无暂安时。阳虚阴寒内盛之际,同时可存在虚阳不布而郁伏化热之机,致成寒热错杂,阴阳交争,出现厥热胜复的表现。此厥热胜复,可表现为四肢之厥热,亦可表现为周身之寒热交作,成上下之寒热交作。表现尽可不同,其理一辙,悟明此理,则对乌梅丸法的理解大有豁然开朗,别有一番天地之感。

乌梅丸乃厥阴篇之主方,若仅以其驱蛔、治利,乃小视其用耳。厥阴病之表现纷纭繁杂,阳弱不升,郁火上冲,可头脑晕、头痛、目痛、耳鸣、口渴、心中热疼;经络不通而胁肋胀痛、胸痛、腹痛、肢痛;木不疏土而脘痞不食、呕吐、暖气、下利;肝为罢极之本,肝虚则懈怠、困倦、萎靡不振、阴缩、抽痛、拘挛转筋;寒热错杂,则厥热胜复或往来寒热。诸般表现,不一而足。

在纷纭繁杂诸症中,如何辨识为肝之阳气虚呢?我们掌握的辨证要点为脉弦按之无力。弦为阳中之阴脉,为血脉拘急,欠冲和舒达之象,故弦为阳中伏阴之脉。经脉之柔和条达,赖阳气之温煦,阴血之濡养。当阳虚不足时,血脉失于温养而拘急,致成弦象。仲景称:“弦则为减。”减乃不足也,阴也。《诊家枢要》曰:“弦为血气收敛,为阳中伏阴,或经络间为寒所人。”脉弦按之无力,乃里虚之象;弦主肝,故辨为肝之阳气虚惫。若弦而按之无力兼有数滑之象,乃阳虚阴盛之中兼有伏阳化热,此即乌梅丸寒热错杂之典型脉象。厥阴亦有阴阳之进退转化,寒化则阴霾充塞,肢厥,畏寒,躁无暂安,吐利,汗出,内拘急,四肢痛,脉则转微,弦中更显细微无力之象;若热化,则口渴咽干,口伤烂赤,心中热痛,便脓血等,脉则弦数。阴阳之进退,亦依脉象之变化为重要依据。

临床见弦而无力之脉,又有厥阴证中一二症状,即可辨为厥阴证,主以乌梅丸。乌梅丸中桂、辛、椒、姜、附等温煦肝阳,以助升发;连柏清其阳郁之热,寒热并用,燮理阴阳;人参补肝之气,当归补肝之体,乌梅敛肝之真气,此方恰合厥阴证之病机。此方寓意深邃,若能悟透机制,应用极广,仅以其驱蛔下利,过于偏狭。《方解别录》序云:“元明以来,清逐淆乱,而用药者专尚偏寒、偏热、偏攻、偏补之剂,不知寒热并进,攻补兼投,正是无上神妙之处。后世医家未解其所以然,反谓繁杂而不足取法。”偶方的应用,恰似天上神妙的交响乐,阳春白雪,较之奇方,别有一番境地。

例五:懈怠

孙某,男,24岁。年4月30日初诊。

两个月来颇觉疲乏,精力不济,学习效率低下,寐不安,睡不解乏,食减便溏。脉弦缓无力,舌嫩红胖大,苔少。证属肝阳虚惫,法宜温肝升阳,方宗乌梅丸主之。

乌梅8g,炮附子12g,干姜5g,川椒5g,桂枝10g,当归10g,*参12g,细辛5g,*连9g,*柏5g,柴胡8g,生芪12g。

上方共服21剂,诸症除。

按:此患者是随我待诊的学生,身体尚健,并无大疾,唯觉精力不济,颇似亚健康状态。此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在人群中所占比例甚大,尤其对苦读学子,此证颇为常见。中医对此症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应认真研究。

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旺,人则行动矫健,思维敏捷;阳气衰,则懈怠、迟钝,精力不济,但欲寐。阳运周天,必春生少阳之气升发,方能生机勃发。肝阳馁弱,则生机萧索,故肝为罢极之本。乌梅丸温肝阳,令阳气升发;乌梅、当归补肝体,益肝用;*参补肝气,更增生芪、柴胡以助之;连橹泻其伏郁相火。肝阳得升,乾坤朗照,何患精力不振?

当然,亚健康状态原因多样,湿阻清阳不升,气虚无力升举,精血亏而阴损及阳,邪阻气机不畅者,皆可致精力不济,而肝阳馁弱,是其中多见的一种。判断肝阳馁弱,我主要以脉弦无力为据。弦为肝之脉,春弦、夏钩、秋毛、冬石,而肝主春,故脉弦。弦乃阳中之阴脉,春天阳乍升,阳始萌而未盛,肝阳易受戕伐而馁弱,致脉弦无力。吾以此脉为判断肝阳馁弱的主要依据,其他再见据中医学理论可以解释的,因肝阳虚而引发的一二症,即诊为肝阳虚,而用乌梅丸主之。而肝阳虚引起的症状颇为广泛,故我用乌梅丸的范围亦很广泛,绝不周于驱虫、下利。

例六:懈怠

孙某,男,26岁,进修生。年10月18日初诊。

唯觉疲乏无力,精力不足,眼睑润动,便溏。脉弦缓无力,舌嫩红苔少。证属肝阳虚,予乌梅丸加味。

乌梅5g,细辛4g,干姜5g,*连9g,当归12g,生*芪12g,炮附子12g(先煎),川椒5g,桂枝9g,*参12g,*柏5g。4剂而倦怠除,精神振作。

按:疲乏无力,精力不足,这类病证颇多,尤其脑力劳动者,冥思苦读,伏案少动,久之易感疲乏无力,精力不济,现称之为亚健康状态。因此,研究此类病证的治疗颇有意义。对此,中医学有较大优势。

此类病证,一般多用补益和化湿两法。脉证表现符合气虚证,故多以补中益气、归脾、人参养荣、十全大补、参茸卫生丸等治之;亦有因湿阻,清阳不能实四肢而现此证,多以升阳除湿法治之,方用升阳除湿汤、藿朴夏苓汤、升阳益胃汤、甘露消*丹等治之,然从肝论治者鲜见。

肝为罢极之本。罢,义同疲;罢极,即劳困、倦怠、乏力的意思。吴昆云:“动作劳甚,谓之罢极。肝主筋,筋主运动,故为罢极之本。”

阳主动,阳气旺,则轻捷矫健。肝应春,主春生之气,肝之少阳之气升,则脾之清阳升,全身气机调畅,方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若肝阳馁弱,则懈惰嗜卧,疲乏无力,精力不济。

何以知为肝之阳馁弱?以脉弦无力。弦为肝脉。脉乃血脉,必血以充盈,气以鼓荡,脉方调畅,徐缓悠扬。肝为阴尽阳生之脏,阳气始萌而未盛,若气运至而不及,或六淫七情戕伐阳气,易致肝寒气馁,脉弦无力而懈惰。据此脉,当知为肝之阳气不足。肝之阳乏馁弱,必表现一派虚寒之象。然乌梅丸所主之者,乃寒热错杂之证,热从何来?尤在泾云:“积阴之下必有伏阳。”馁弱之阳伏而不布,必郁而化热,其热上冲而消渴,心中疼热,烦,咽痛为痹;外趋则手足热,身热,痈脓,脉数;下迫则下利,便脓血。肝阳虚为寒,又伏阳化热,此即厥阴证寒热错杂之由来。乌梅丸,五个热药、两个寒药,寒热并用,调其寒热。然以热药居多,加当归补肝之体,*参益肝气,治肝之阳气馁弱为主,苦寒清热为次。主以乌梅者,敛肺以抑金对木之克伐,实则助肝。仲景云:“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本案以乌梅丸治之,意在强肝助阳,以使春升之气得以升发,加*芪者益肝气。佘临床用此方治罢极者,疗效颇为满意。余恒以脉弦无力作为使用乌梅丸的主要指征。

(摘自《名师经方讲录》第八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p3-22)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来了知名儿科专家王明月教授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