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内科学要点
TUhjnbcbe - 2020/11/9 15:36:00
皮肤病治疗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6172003.html

1.内生五气:是指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人体气、血、津、液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从而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

肺系病证

第一节感冒

概念:

2.伤风:感冒之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所致。(冒风、冒寒)

3.重伤风:感冒之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所致。

4.时行感冒:感受四时不正之气,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似的感冒病证,病情较重,发病急,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重,可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他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第二节咳嗽

咳嗽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具有桑。

二陈三子法中土,痰热蕴肺清金汤。肝火泻白黛蛤散,阴虚沙参麦冬尝。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有声无痰为之咳,有痰无声为之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素问·咳论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其意为:五脏六腑的病变均能引发咳嗽,而非只有肺脏。咳虽为肺病,但五脏六腑皆能致咳,其纲领不过内伤和外感。外感先病肺,以肺为主;内伤则先病他脏而后传肺,故肺为标。。故“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有以下两重涵义:咳不离乎肺,然不止于肺。

①咳不离乎肺:咳是肺病的主要见症。因肺位居上焦,为五脏之华盖。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故外邪侵犯人体,从口鼻、皮毛而入,首先伤肺,致肺气不畅,发为咳嗽。

②咳不止于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不能简单理解为除肺咳外,其脏腑会直接出现咳嗽。而是咳嗽虽为肺之本病,但在病变情况下,若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到肺气的宣降都有可能发生咳嗽。《内经》云:“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这是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来讲的。人体与四时季节相应,五脏各有其主时,如“乘春肝先受邪,乘夏心先受邪,乘秋肺先受邪,乘至阴脾先受邪,乘冬肾先受邪”因而五脏若各在一定的时令感受邪气,均可引起相应内脏受伤而发病。内脏受损,而后传于肺脏,肺失宣降而生咳嗽。

《内经》还根据脏腑与咳嗽的病理关系分述了五脏咳与六腑咳的特点,五脏咳证,是指邪犯各脏经脉,使各脏经脉气血逆乱,并出现相应的咳证。肺咳:《内经》言:“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胁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4《内经》言:“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胃咳: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胆咳:呕胆汁;大肠咳:咳而遗矢;小肠咳: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膀胱咳:遗溺;三焦咳:咳而腹满不欲饮食。

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典型体现。现代医学也已认识到许多脏腑的疾病均可造成咳嗽,如鼻后滴漏综合征、咽炎、心功能不全、胃食管返流、肾功能不全等均可致咳。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具体疾病的诊治时,必须结合临床实际,对疾病的特殊性、规律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辨证施治,灵活应用,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第三节哮病

概念: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伏饮、呷嗽、哮吼、齁鼻合)

病因病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

病证鉴别:

1、哮病与喘证:

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2、哮病与支饮的鉴别:

支饮亦可表现痰鸣气喘的症状,大多由于慢性咳嗽经久不愈,逐渐加重而成咳喘,病势时轻时重,发作与间歇的界限不清,以咳嗽和气喘为主。

治疗原则:当宗丹溪“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之说,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基本原则。

发作期:哮证发作痰鸣喘,邪触宿痰气不宣,发时攻邪宁时补,邪实本虚标本辨。

寒哮射干青龙专,定喘越婢热哮主,风痰胸满三子用,苏子平喘虚哮足。

缓解期:脾肺气虚用六君,生脉地*金水枯。

第四节喘证

喘证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久喘碍心喘脱危,心肾阳虚肺气短。

风寒三拗华盖散,表寒里热麻杏甘,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

痰热郁肺用桑白,肺虚补肺生脉散,肾虚肾气都气选,喘脱参附黑锡丹。

概念:凡外感六邪、内伤诸因导致肺气升降失常,表现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者,谓之喘证。

病因病机: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为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久病劳欲等各种病因致使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而成。

病位: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二脏。久病及心。

病症鉴别:

实喘

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宣降不利所致。实喘者多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喘,脉数有力,病势多急。

虚喘

虚喘责之肺、肾二脏,或因阳气不足,阴精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且尤以气虚为主。虚喘者多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

治疗原则:

①实喘: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采用温化宣肺、清化肃肺、化痰理气等法。

②虚喘:治在肺肾,尤以肾为主。予培补摄纳,补肾、纳肾、益气、养阴等法。③虚实夹杂,下虚上者,当分清主次,权衡标本,适当处理。

④注意事项:不可见喘止喘,继发于其他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第五节肺痈

概念: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病因病机:肺痈发病的主要原因为感受外邪,内犯于肺,或因痰热素盛,蒸灼肺脏,以致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

一、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2.验痰法:肺痈病人咳吐的脓血浊痰腥臭,吐在水中,沉者是痈脓,浮者是痰。

3.验口味:肺痈病人吃生*豆或生豆汁不觉其腥。

4.体征:可见舌下生细粒,潰后迁延之慢性患者,还可见指甲紫而带弯,指端形如鼓槌。

治疗原则:以祛邪为原则,采用清热解*,化瘀排脓的治法,脓未成应着重清肺消痈,脓已成需排脓解*,按照有脓必排的要求,尤以排脓为首要措施。初期风热侵犯肺卫,宜清肺散邪;成痈期热壅血瘀,宜清热解*,化瘀消痈;溃脓期血败肉腐,宜排脓解*;恢复期气阴耗伤,宜益气养阴;若久病邪恋正虚者,则应扶正祛邪。

肺叶生疮成脓疮,风火痰热瘀*伤,咳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辩证纲。

初起清解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溃脓加减桔梗施,阴虚沙参杏仁尝。

第六节肺痨

概念: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尸注、虫疰、传尸、*疰、痨瘵、骨蒸、劳嗽、肺痿疾、伏连、急痨)

病症鉴别:

肺痨与虚劳

相同点

二者均为虚弱性的疾患

不同点

肺痨为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变在肺,病理主在阴虚,具有传染性,是一个独立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

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致,病程较长,病势缠绵,一般不传染,分别出现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虚损症状,五脏并重,主病在脾肾,是多种慢性虚损证候的总称。

第七节肺胀

概念: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临床表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辨证要点:辩证总属标实本虚,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因此应分清标本虚实的主次。

①一般感邪时偏于邪实,偏实者须分清痰浊、水饮、血瘀的偏盛。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重,并可兼见气滞、水饮错杂为患。后期痰瘀壅盛,正气虚衰,本虚与标实并重。

②平时偏于本虚。偏虚者应区分气(阳)虚、阴虚的性质,肺、心、肾、脾病变的主次。早期以气虚为主,或为气阴两虚,病在肺、脾、肾;后期气虚及阳,甚则可见阴阳两虚,病变以肺、肾、心为主。

治疗原则及具体应用:治疗应抓住标本两方面,发作期以标实为主,急则治标,缓解期以正虚为主,缓则治本,正虚邪实者,标本兼顾。具体而言,标实者,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祛邪宣肺,降气化痰,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甚或开窍,熄风,止血等法。本虚者,当以扶正为主,根据脏腑阴阳不同,分别以补养心肾,益肾健脾,或气阴兼调,或阴阳兼顾。正气欲脱时应扶正固脱,救阴回阳。

*论肺胀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因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表卫外,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每多首先犯肺,导致肺气宣降不利,上逆而为咳,升降失常则为喘,久则肺虚,主气功能失常,影响呼吸出入,肺气壅滞,还于肺间,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若肺病及脾,子盗母气,脾失健运,则可导致肺脾两虚。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若久病肺虚及肾,金不生水,致肾气衰惫,肺不主气,肾不纳气,则气喘日益加重,呼吸短促难续,吸气尤为困难,动则更甚。肺与心脉相通,肺气辅佐心脏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心阳根于命门真火,故肺虚治节失职,或肾虚命门火衰,均可病及于心,使心气,心阳衰竭,甚则可以出现喘脱等危候。

第八节肺痿

概念: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涎沫为主症,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

病因病机:病因可分久病损肺和误治津伤两个方面,而以前者为主。发病机理为肺虚津气失于濡养所致。

病理表现有虚热、虚寒两类:

①虚热肺痿:一为本脏自病所转归;一由失治、误治或他脏之病导致。因热在上焦,消亡津液,阴虚生内热,津枯则肺燥,肺燥且热,清肃之令不行,脾胃上输之津液转从热化,煎熬而成涎沫。或因脾阴胃液耗伤,不能上输于肺,肺失濡养,遂致肺叶枯萎。

②辨证要点:应辨虚寒、虚热。

①虚热证易火逆上气,常伴咳逆喘息;

②虚寒证常见上不制下,小便频数或遗尿。

心系病证

第一节心悸

概念:

①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现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②奔豚气:是一种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发作性疾病。其气攻冲,如豚之奔状,发作后即如常人,故名。隶属肾之积。

病症鉴别:

惊悸与怔忡

区别

惊悸: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

怔忡: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

联系

惊悸日久不愈,可形成怔忡;怔忡患者,易受外惊所扰,而使动悸加重

心悸与奔豚

共同点

都有心胸躁动不安

奔豚

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心悸

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

《难经》云:“发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称之为肾积。

第二节胸痹

概念: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

病因病机

本病证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气虚、阴伤、阳衰,心脾肝肾亏虚,功能失调,心脉失养。在本病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多先实而后致虚,亦有先虚而后致实者。但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或以实证为主,或以虚证为主。

病症鉴别:

胸痹与悬饮

共同点

均有胸痛

胸痹

当为胸闷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史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

悬饮

为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咯痰等肺系证候

胸痹与胃脘痛

共同点

胸痛不典型者,其痛可在胃脘部,极易混淆

胸痹

以闷痛为主,为时极短,虽与进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

胃脘痛

与饮食有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泛酸、嘈杂、烧心、嗳气、呃逆等胃部症状

鉴别困难时可做心电图加以鉴别

附:真心痛

概念: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症,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第三节不寐

概念: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失眠、不得卧、目不瞑)

诊断依据:

①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②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

③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病后,体虚等病史。

不寐治疗的三个原则:

(1)注意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如补益心脾,应佐以少量醒脾运脾药,以妨碍脾;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其引火归元的肉桂用量宜轻;益气镇惊,常须健脾,慎用滋阴之剂;疏肝泻热,注意养血柔肝,以示“体阴用阳”之意;清热化痰,不宜选用五味子,酸枣仁、夜交芚之类养血安神药物,以避酸收敛邪之弊。“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使气血调和,阴平阳秘,脏腑功能得以恢复正常。(2)强调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施以安神镇静。安神的方法,有养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阴安神,益气安神,镇惊安神,安神定志等不同,可随证选用。

(3)注意精神治疗的作用。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长期顽固性不寐,临床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伴有心烦,舌质偏暗,有瘀点者,依据古训“顽疾多瘀血”的观点,临床辨证应以瘀论治,常选用血府逐瘀汤,药用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活血化瘀,柴胡、枳壳,理气疏肝,地龙、路路通活络宁神,生地养阴清心,共起活血化瘀,通络宁神之功,常可获得显效。

附健忘

附多寐

概念:指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的病证。

第四节癫狂

概念:临床常见的精神失常疾病,癫证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或静而多喜为特征,多由痰气郁结,蒙蔽心窍所致;狂证以精神亢奋,狂躁刚暴,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多由痰火壅盛,迷乱心窍所致。

病症鉴别:

癫病

初期以情感障碍为主,表现为情感淡漠,生活懒散,少与人交往,喜静恶动。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思维障碍,情绪低下,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下降,直至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病情更甚者,可出现淡漠不知,喃喃自语,终日闭户,不知饥饱。

狂病

初期以情绪高涨为主,多见兴奋话多,夜不寐,好外走,喜冷饮,喜动恶静。病情进一步发展,渐至频繁外走,气力倍增,刚暴易怒,登高而歌,部分患者亦可出现呼叫骂詈,不避水火,不避亲疏的严重症状。

第五节痫病

概念: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发作前可伴眩晕,胸闷等先兆,发作后常有疲倦乏力等症状。又称癫痫、羊痫风。

第六节厥证

名词解释:

1、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病情轻者,一般在短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甚至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2、薄厥: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是指由于精神刺激,可使阳气急亢,血随气逆,致使血液郁积于头部,发生卒然昏厥的病症。

病因病机要点:病因主要有情志内伤、体虚劳倦、亡血失津,饮食不节等方面。病因主要是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别。气盛有余,气逆上冲,血随气逆,或夹痰浊壅滞于上,以致清窍闭塞,不知人事,为厥之实证;气虚不足,清阳不升,气陷于下,或大量出血,气随血脱,血不上达,气血一时不相顺接,以致神明失养,不知人事,为厥之虚证。

病位:主要在心肝,涉及脾肾。心为精神活动之主,肝主疏泄调达,心病则神明失用,肝病则气郁气逆,乃至昏厥。脾为气机升降之枢,肾为元气之根。脾病清阳不升,肾虚精气不能上注,亦可以与心肝同病而致厥。

病理转归:

①阴阳气血相失,进而阴阳离绝,发展为一厥不复之死症

②阴阳气血失常,或为气血上逆,或为中气下陷,或为气血痰浊内闭,气机逆乱而阴阳尚未离绝,此类厥证之生死,取决于正气来复与否及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得当。若正气来复,治疗得当,则气复返而生,反之,气不复返而死

③表现为各种证候之间的转化。如气厥和血厥之实证,常转化为气滞血瘀之证;失血致厥的血厥虚症,严重者可转化为气随血脱之脱证。

厥证预后的判断:

厥证的预后,主要取决于①正气的强弱、②病情的轻重,③以及抢救治疗是否及时、得当。发病之后,若呼吸比较平稳,脉象有根,表示正气尚强,预后良好。反之若气息微弱,或见昏愦不语,或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或脉象沉伏如一线游丝,或如屋漏,或散乱无根,或人迎、寸口、肤阳之脉全无,多属危候,预后不良。?

辨证要点:

①辩病因:气厥虚症,多发生于平素体质虚弱者,厥前常有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诱因;血厥虚证,则与失血有关,常继发于大出血之证;气厥实证及血厥实证,多发生于形壮体实者,发作多与急躁易怒、情志过极密切相关;痰厥好发于恣食肥甘,体丰湿盛之人,而恼怒及剧烈咳嗽常为其诱因。

②辨虚实:是厥证辨证之关键所在。实证者表现为突然昏仆,面红气粗,声高息促,口噤握拳,或挟痰涎壅盛,舌红苔*腻,脉洪大有力。虚证者表现眩晕昏厥,面色苍白,声低息微,口开手撒,或汗出肢冷,舌胖或淡,脉细弱无力。?

③分气血:气厥实者,乃肝气升发太过所致,体质壮实之人,肝气上逆,由惊恐而发,表现为突然昏仆,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舌红苔*,脉沉而弦;血厥实者,乃肝阳上亢,阳气暴张,血随气升,气血并走于上,表现为突然昏仆,牙关紧闭,四肢厥冷,面赤唇紫,舌质暗红,脉弦有力。

①主要治则:醒神回厥。

②实证:开窍、化痰、辟秽而醒神。开窍法适用于邪实窍闭之厥证,以辛香走窜的药物为主,具有通关开窍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开泄痰浊闭阻,温通辟秽化浊,宣窍通利气机而达到苏醒神志的目的。在使用剂型上应选择丸、散、气雾、含化及注射之类药物,宜吞服、鼻饲、注射。

③虚证:益气、回阳、救逆而醒神。适用于元气亏虚、气随血脱、津竭气脱之厥证。主要是通过补益元气、回阳救逆而防脱。对于失血过急过多者,还应配合止血、输血,以挽其危。由于气血亏虚,故不可妄用辛香开窍之品。

第七节痴呆

概念:由髓减脑消,或痰瘀痹阻脑络,神机失用而致的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脾胃系病症

第一节胃痛

概念: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病因病机: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致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位:胃、肝、脾

病理演变:

①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或脾气虚弱,不能统血,致便血、呕血。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危及生命。

②若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火热内结,导致腑气不通,腹痛剧烈拒按,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的厥脱危证;

③日久成瘀,气机壅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致呕吐反胃。

④若胃痛日入,痰瘀互结、壅塞胃脘,可形成噎膈。

治则:理气和胃止痛。

通法运用:虽有“通则不痛”之说,但决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通”法。正如叶天士所谓“通字须究气血阴阳”。属于胃寒者,散寒即所谓通;属于食停者,消食即所谓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谓通;属于热郁者,泄热即所谓通;属于血瘀者,化瘀即所谓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谓通;属于阳虚者,温运脾阳即所谓通。根据不同病机而采取相应治法,才能善用“通”法。在审因论治的同时,适当配合辛香理气之品,共奏“通则不痛”之功。但理气药物,应中病即止,不可太过,以免伤津耗气。

治肝可以安胃:

肝疏泄失常,影响脾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为疏泄不及,土失木疏,气壅而滞;二为疏泄太过,横逆脾胃,肝脾(胃)不和。一般来说,治疗前者以疏肝为主,后者则以敛肝为主。然而,肝气本身复杂,气郁日久可化之为亢,气旺日久又可耗之成郁,两者可互相转化。所以,从肝论治胃痛不能单纯敛肝,而应调肝之用。临床上常常可以疏肝解郁与抑肝缓急两法先后或同时运用。疏敛并用的组方原则,体现了调肝之法在病态下的双向性调节作用。肝疏泄功能正常,气顺则通,胃自安和,即所谓:“治肝可以安胃”。当然,并不是所有胃痛都是肝疏泄异常所引起,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劳累损伤脾胃,中焦运化失职,气机壅滞,也会影响肝之疏泄功能,即“土壅木郁”。况且调肝之品多属于辛散理气药,理气药可行气止痛,或降气消胀,最适用于胃病之胃痛脘痞,嗳气恶心者。正所谓有“治胃病不理气非其治也”之说。

附:吐酸

概念:是指胃中酸水上泛,又称泛酸。若随即咽下成为吞酸,若随即吐出者成为吐酸,可单独出现,但常与胃痛兼见。

附:嘈杂

概念: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证。

第二节痞满

概念: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按部位痞满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痞即胃脘部,又可称胃痞。

《伤寒论》中明析:“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而且还说:“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半夏泻心汤主之。”

病因病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可引起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生痞满。

病位:肝、脾胃

病证鉴别

痞满与结胸:两者病位皆在脘部,然结胸以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拒按为特征;痞满则以满而不痛,手可按压,触之无形为特点。

治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基本法则。

第三节呕吐

概念: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合称为呕吐。

病因病机: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不调、病后体虚,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生呕吐。

病机:胃、肝脾

病症鉴别:

相同点

同属胃部的病变,其病机都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且都有呕吐的临床表现

不同点

反胃:但反胃系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以腐熟食入之谷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终至完谷尽吐出而始感舒畅。

呕吐:呕吐是以有声有物为特征,呕吐因胃气上逆所致,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胃虚失和的不同。

辨证要点:

应首辨虚实。如《景岳全书·呕吐》指出:“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证多由感受外邪、饮食停滞所致,发病较急,病程较短,呕吐量多,呕吐物多有酸臭味。虚证多属内伤,有气虚、阴虚之别。呕吐物不多,常伴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脉弱无力等症。

治疗原则:和胃降逆

第四节噎膈

概念: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食饮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虽可单独出现,而又每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往往以噎膈并称。

病因病机:七情内伤,酒食不节、久病年老,致使气、痰、瘀交阻,津气耗伤,胃失通降。

病症鉴别:

噎膈与反胃:

两者皆有食入即吐的症状。噎膈多系阴虚有热,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阻塞不下,旋食旋吐,或徐徐吐出;反胃多属阳虚有寒,主要表现为食尚能入,但经久复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噎膈与梅核气:

二者均见咽中梗塞不舒的症状。噎膈系有形之物瘀阻于食道,吞咽困难。梅核气则系气逆痰阻于咽喉,为无形之气,仅自觉咽中有梗塞不舒的感觉。无食物梗噎不顺,或吞咽困难,食入即吐的症状。

治则:

初期重在治标,宜理气、消瘀、化痰、降火为主;后期重在治本,宜滋阴润燥,或补气温阳为主。

顾胃气的意义:

本病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胃气的存亡与本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胃为阳土,喜润恶燥,故忌温燥之品以劫胃阴。忌苦寒之属以伤胃阳,忌滋腻之剂以滞胃气。投药当以清润和降为顺,步步应以顾胃气为主。临证中注意顾护胃气,可以防止噎膈发生病机转化。由噎转膈或由实转虚,或形成关格重证。

附:反胃

概念:是指饮食入胃,宿久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之病。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说:“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第五节呃逆

概念: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嗳气:是胃气从食管冲逆而上伴见声响的病证,多在饱食之后或进食吞咽一定量的气体而出现。

病症鉴别:

干呕

呃逆

嗳气

共同点:

均与胃气上逆有关

不同点:

呃逆: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

干呕:系有物无声的呕吐

嗳气:是胃气从食管冲逆而上伴见声响的病证,多在饱食之后或进食吞咽一定量的气体而出现。张景岳称之为饱食之息

病机:胃失和降,气逆动膈

治则:理气和胃,降逆止呃

第六节腹痛

概念: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治则:

治疗腹痛多以“通”字立法,应根据辨证的虚实寒热,在气在血,确立治法。医学真传》说“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在通法的某础上,结合审证求因,标本兼治。属实证者,重在祛邪疏导;对虚痛,应温中补虚,益气养血,不可滥施攻下。对于久痛入络,绵绵不愈之腹痛,可采取辛润活血通络之法。

腹痛脏腑气血分,寒热虚实当细审。寒盛良附正气温,湿热大承气汤斟。

枳实导滞消食因,肝郁柴胡疏肝顺。瘀血内停用少腹,中虚脏寒建中温。

第七节泄泻

概念: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治泻九法: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五更泄:是指每天早晨天未亮之前,即五更时分肠鸣泄泻,故又名“晨泄”。致病原因主要是肾阳虚,命门火衰,不能温养脾胃,故也称“肾泄

久泻不可利小便:泄泻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这是指泄泻来势急暴,水湿聚于肠道,洞泻而下,唯有分流水湿,从前阴分利,即利小便而实大便,故适用于暴泻。久泻多为脾虚失运或脏腑生克所致,虽有水湿,乃久积而成,非倾刻之病变,故迁廷难愈,此等湿,轻者宜芳香化之,重者宜苦温燥之,若利小便则伤正气。

第八节痢疾

概念: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为主症。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肠澼)

逆流挽舟:对外感挟湿陷里而成之痢疾,治以人参败*散类方,疏表除湿,寓散于通,使表邪解而里滞亦除,即前人所谓从表陷者仍当由里出表,如逆水挽舟上行之意。

噤口痢:痢疾不能进食或呕不能食者。

休息痢:指痢疾时发时止,日久难愈者。

疫*痢:又称疫痢、时疫痢,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常发于夏秋季节,以2~7岁儿童为多见。临床以发病急骤,壮热、烦躁口渴,腹痛剧烈,大便脓血,甚或神昏抽搐,肢厥为主要症状。

病因病机:痢疾的病因有外感时邪疫*和饮食不节两方面,病机主要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

病症鉴别:

泄泻与痢疾

《景岳全书》所说:“泻浅而痢深,泻轻而痢重,泻由水谷不分,出于中焦,痢以脂血伤败,病在下焦”。

共同点

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外感时邪,饮食不节,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

不同点

泄泻: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泄泻以湿邪为主,病机关键在于脾虚湿盛,病位在脾胃。

痢疾: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痢疾为湿热、疫*、饮食壅滞于肠中,病机关键在肠中壅滞。

联系

可以相互转化,有先泻而转痢者,亦有先痢而转泻者。一般认为先泻后痢病情加重,病机由浅入深;先痢后泻为病情减轻,病机由深出浅。

痢疾的预后与转归

①预后一般说来,能食者轻,不能食者重;有粪者轻,无粪者重;气短、呃逆、唇如望朱,发热不休,口糜者重;痢色如鱼脑、如猪肝,如赤豆汁,或下痢纯血,或如屋漏水,均属重危之候。然亦当全面观察,脉证参合,不可执一而论。

②转归急性痢疾,治疗及时得当,体质强壮者,一般在2周左右痊愈,症状在3-5天消失。若病邪重,或素体正气亏虚,或失治误治,致使痢疾长期不愈,转为慢性。

治则: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痢疾初起之时,以实证、热证多见,宜清热化湿解*,久痢虚证、寒证,应以补虚温中,调理脾胃,收涩固脱。如下痢兼有表证者,宜合解表剂,外疏内通,夹食滞可配合消导药消除积滞。对于刘河间提出的:“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而在掌握扶正祛邪的辨证治疗过程中,始终应顾护胃气。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等,均

肝胆病证

第一节胁痛

概念:胁痛是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

病证鉴别:

共同点

都有胸胁疼痛

悬饮

为饮留协下,病位主要在肺,其症状为持续性胸胁胀痛,伴咳嗽、咳痰,咳嗽、呼吸时疼痛加重,伴有患侧肋间饱满,叩诊呈浊音,或兼见发热

胁痛

病位在肝胆,疼痛部位在胁肋,伴有口苦,善呕,脉弦等

辨证要点:

①辨在气在血。大抵胀痛多属气郁,且疼痛游移不定,时轻时重,症状轻重与情绪变化有关;刺痛多属血瘀,且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

②辨虚实。实证之中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多病程短,来势急,症见疼痛较重而拒按,脉实有力;虚证多为阴血不足,脉络失养,症见其痛隐隐,缠绵不休,且病程长,来势缓,并伴全身阴血亏耗。

治疗原则:

①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原则。

②实证宜理气、活血、清热利湿;虚证宜滋阴、养血、柔肝。

第二节*疸

概念:

*疸:因外感湿热疫*、内伤饮食、劳倦或病后,导致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的以目*,身*,小便*为主症的病证,其中目睛*染为重要特征。

急*:*疸阳*之重症,湿热夹时邪疫*伤人或湿热蕴积化*,疫*炽盛,充斥三焦,深入营血,而表现为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壮热烦渴、神昏谵语、发斑、出血等危象。

病症鉴别:

*疸与萎*

共同点

都有肌肤呈*色

*疸

*疸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续发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主症为目*、身*、小便*

萎*

萎*之病因与饥饿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主症为肌肤萎*不泽,目睛及小便不*,常伴头晕乏力,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

辨证要点:

阳*、阴*、急*

类型

阳*

阴*

急*

病因

湿热

寒湿

湿热疫*

病机

湿热中阻,胆汁外溢

寒湿阻滞,胆汁不循常道

湿热疫*,内陷营血,热迫胆汁外溢

*疸特征

*色鲜明如橘色

*色晦暗如烟熏

*色如金

起病

起病急

起病缓

起病急骤,*疸迅速加深

病程

病程短

病程长

病程短

证候特征

伴口干,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腻,脉弦数

脘腹闷胀,畏寒疲倦,口淡不渴,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灼阴、伤气、动血及窍闭的变化为其重点。目呈深*色。壮热烦渴,神昏谵语,烦躁抽搐,或见吐血、便血,舌红绛,苔*燥,脉弦数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

一般病情缠绵,不易速愈

病情凶险,预后多不良

关系

阳*、急*、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如阳*治疗不当,病情发展,病状急剧加重,侵犯营血,引动肝风,则发为急*。阳*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脾阳损伤,湿从寒化,则转化为阴*。阴*复感外邪,湿郁热化,又可呈阳*表现。

*阳*与阴*的关系:二者虽有湿热、寒湿之不同,但均属湿邪为患:中阳偏盛,湿从热化,湿热为患,发为阳*。中阳不足,湿从寒化,寒湿为患,发为阴*,故谓“诸疸,脾湿病也”。

*关于大*的应用:治疗阳*时,常选用茵陈蒿汤、栀子大*汤及大*硝石汤等方剂,此类方中均有大*,吴又可谓:“退*以大*为专攻”。实践证明,茵陈与大*协同使用,退*效果更好。如大便干结者,加玄明粉、枳实;若大便溏,可用制大*,一般连续服用后,大便非但不稀,反而会正常。大*除有清热解*、通下退*作用外,且有止血、消瘀、化癥之功,不仅在急性*疸型肝炎时可用大*,即使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出现*疸,亦可配伍使用大*。

附:萎*

症状:两目不*,周身肌肤呈淡*色,干萎无光泽,小便通畅而色清,倦怠乏力,眩晕耳鸣,心悸少寐,大便溏,舌淡苔薄,脉象濡细。

病因:虫积食滞导致脾土虚弱,或失血过多,或大病之后,血气亏耗,肌肤失养而发病。

治法:调理脾胃,益气补血

代表方:*芪建中汤或人参养荣汤

第三节积聚

概念: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

病在血分,是为脏病,难治。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较易治疗。积聚又称为癓瘕、癖块、痃癖、痞块等。

治疗原则:积证治疗宜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积证初期属邪实,应予消散;中期邪实正虚,予消补兼施;后期以正虚为主,应予养正除积。《医宗必读·积聚》曾指出:“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聚证多实,治疗以行气散结为主。

第四节臌胀

臌胀气血水交凝,肝脾肾脏常具病。气滞柴胡合胃苓,水湿困脾实脾饮。

茵陈中满水热结,瘀结水留用调营。阳虚肾气附子苓,阴虚地*一贯行。

概念: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脉络暴露为特征,故名鼓胀。

病因:酒食不节、情志刺激、虫*感染、病后续发四个方面。

病机: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

病症鉴别:

气鼓

腹部膨隆,嗳气或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多属肝郁气滞

临床上气血水三者常相兼为患,但各有侧重。

水鼓

腹部胀满膨大,或状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常伴下肢浮肿,多属阳气不振,水湿内停

血鼓

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腹内积块痛如针刺,面颈部赤丝血缕,多属肝脾血瘀水停。

臌胀

鼓胀主要为肝脾肾受损、气血水互结于腹中。以腹部胀大为主,四肢肿不甚明显。晚期方伴肢体浮肿,每兼见面色青晦,面颈部有血痣赤缕,胁下癥积坚硬,腹皮青筋显露等。

水肿

水肿主要为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泛溢肌肤。其浮肿多从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及肢体。或下肢先肿,后及全身,每见面色晄白,腰酸倦怠等,水肿较甚者亦可伴见腹水。

如何理解臌胀“阳虚易治,阴虚难调”。

水为阴邪,得阳则化,故阳虚患者使用温阳利水药物,腹水较易消退。若是阴虚型臌胀,温阳易伤阴,滋阴又助湿,治疗颇为棘手。临证可选用甘寒淡渗之品(如沙参、麦冬、干地*、芦根、茯苓等),以达到滋阴生津而不黏腻助湿的效果。此外,在滋阴药中少佐温化之品(如小量桂枝或附子),既有助于通阳化气,又可防止滋腻太过。

第五节头痛

真头痛:头痛的特殊重症,呈突发性剧烈头痛,持续不解,阵发加重,常伴有喷射性呕吐、肢厥、抽搐,病情危重,预后凶险,若抢救不及时,可迅速死亡。真头痛常见于现代医学中因颅内压升高而导致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各类危重病症,如高血压危象、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等。

偏头痛:以头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的病证,多系肝经风热所致。(偏头风)

辨证要点:

①辨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

1.外感头痛属外邪致病,属实证,起病较急,一般疼痛较剧,多表现为掣痛、跳痛、重痛、灼痛等,痛无休止。

2.内伤头痛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多见,如起病缓慢、疼痛较轻,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止,多属虚证。

②辨头痛之相关经络脏腑:

1.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2.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处

3.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

4.厥阴头痛,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治疗原则:

①外感头痛:主以疏风,兼以散寒、清热、祛湿

②内伤头痛:虚者,滋阴养血,益肾填精为主;实证,平肝、化痰、行瘀;虚实夹杂者,酌情兼顾并治。

③根据头痛部位选加引经药

1.太阳头痛用羌活、蔓荆子、川芎、防风

2.阳明头痛选葛根、白芷

3.少阳头痛选柴胡、*芩

4.厥阴头痛选用吴茱萸、藁本

5.太阴头痛选用苍术

6.少阴头痛选用细辛

第六节眩晕

治疗原则:

①基本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②虚者: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

③实者: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

第六节中风

中风: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斜等症状。

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但常伴耳后疼痛,口角流涎,言语不清,而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多因正气不足,风邪人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

辩证要点:

①辨中经络、中脏腑

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改变,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但意识清楚。

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体不用。

②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禁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常见于骤起。

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绝之候,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等。脱证可由闭证恶变转化而来,并可见内闭外脱之候。

③闭证当辨阳闭与阴闭

阳闭有瘀热痰火之象,如身热面赤、气粗鼻鼾、便秘溲*,舌苔*腻,脉弦滑而数。

阴闭有寒湿痰浊之征,如面白唇紫、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等。

④辨病期,根据病程长短,分为三期

急性期为发病后两周以内,中脏腑可至一个月

恢复期指发病两周后或一个月至半年内

后遗症期指发病半年以上

⑤辨真中和类中

外邪侵袭而引发的中风,称为外风,又称真中风

无外邪侵袭而引发的中风,又称类中风

第七节瘿病

概念:

瘿病: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所引起的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瘿、瘿气、瘿瘤、瘿囊、影袋)

瘰疬:生于颈部的感染性外科疾病。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统称瘰疬。(俗称疬子颈或老鼠疮)

病因: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体质因素

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于颈前

病位:肝脾,与心有关

辨证要点:

①辨在气与在血: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属气郁痰阻,病在气分;病久肿块质地较硬,甚则质地坚硬属痰结血瘀,病在血分。

②辨火旺与阴伤:本病常表现为肝火旺盛及阴虚火旺之证。如兼见烦热,易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吏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舌红苔*,脉数者,为火旺;如见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两目下涩,头晕目眩,倦怠乏力,舌红,脉弦细数者,为阴虚。

治疗原则:治疗应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基本治则。瘿肿质地较硬及有结节者,配合活血化瘀;火郁阴伤而表现阴虚火旺者,以滋阴降火为主。

第九节疟疾

概念:

①疟母:疟病日久,气机郁结,血脉瘀滞,津凝成痰,气滞血瘀痰凝,结于胁下,左胁下形成痞块,此即《金匮要略》所称之疟母。

②瘴疟:因感受山岚瘴气而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每日发作或间日发作,烦闷身重、昏沉不语。或狂言谵语。类於恶性疟疾。

③疟疾:感受疟邪,邪伏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邪正交争,引起的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常发生于夏秋季节,但其它季节亦可发生。

辨证要点:疟疾的辨证应根据

①病情的轻重

②寒热的偏盛

③正气的盛衰及

④病程的久暂,区分正疟、温疟、寒疟、瘴疟、劳疟的不同。

治疗原则:

疟疾的治疗以祛邪截疟为基本治则,区别寒与热的偏盛进行处理。如温疟兼清,寒疟兼温,瘴疟宜解*除瘴,劳疟则以扶正为主,佐以截疟。如属疟母,又当祛瘀化痰软坚。

肾系病证

第一节水肿

概念: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病因:有风邪袭表、疮*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形成本病的机理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瘀血。

转归:水肿转归,一般而言,阳水易消,阴水难治。阳水患者如体质尚好,脏气未损,治疗及时,则病可向愈。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它病久病,或得病之后拖延失治,导致正气大亏,肺、脾、肾三脏功能严重受损,后期还可影响到心、肝,则难向愈。若水邪壅盛或阴水日久,脾肾衰微,水气上犯,则可出现水邪凌心犯肺之重证。若病变后期,肾阳衰败,气化不行,浊*内闭,是由水肿发展为关格。若肺失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阖,致膀胱气化无权,可见小便点滴或闭塞不通,则是水肿转为癃闭。若阳损及阴,造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则可兼见眩晕之证。

病症鉴别:

阳水

病因多为风邪、疮*、水湿。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热等表证,属表、属实,一般病程较短,《金匮要略》之风水、皮水多属此类。

阴水

病因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虚,发病缓慢,肿多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至按之如泥,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病程较长,《金匮要略》之正水、石水多属此类。

联系

阳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正气渐衰,脾肾阳虚,水邪日盛,或因失治、误治,损伤脾阳,阳水可转为阴水。反之,阴水复感外邪,或饮食不节,使肿势加剧,呈现阳水的证候,而成本虚表实之证。

辩证要点:

①辨阴水与阳水

②辨病变之脏腑:有肺、脾、肾、心之差异。

③辨外感和内伤:外感者常有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脉浮等表证,病程短,起病急,以邪实为主;内伤者多有气虚、阳虚甚或有阴伤见证,病程长,迁延反复,虚中夹实,以本虚为主。

治疗原则:

①基本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②阳水:祛邪为主,发汗、利水或攻逐,配合清热解*、理气化湿等。

③阴水:扶正为主,健脾温肾,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祛瘀等法。

④虚实夹杂者,则当兼顾,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

*正确使用攻下逐水法

攻下逐水法是治疗阳水的一种方法,即《内经》“去菀陈莝”之意。只宜用于病初体实肿甚,正气尚旺,用发汗、利水法无效,症见全身高度浮肿,气喘,心悸,腹水,小便不利,脉沉而有力者。使用该法,宜抓住时机,以逐水为急,使水邪从大小便而去,可用十枣汤治疗,但应中病即止,以免过用伤正。俟水退后,即行调补脾胃,以善其后。病至中期,脾肾两亏而水肿甚者,逐水峻药应慎用。

第二节淋证

概念: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淋沥涩痛,小腹拘急隐痛为主症的病证

尿浊:以小便浑浊,白如泔浆,排尿时无涩痛不利感为主症的疾患(乳糜尿)。

病因病机:病因为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四个方面。其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病位:膀胱与肾

若湿热客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小便灼热刺痛,则为热淋;若膀胱湿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血随尿出,以至小便涩痛有血,乃成血淋;若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亦为血淋;若湿热久蕴,熬尿成石,遂致石淋;若湿热蕴久,阻滞经脉,脂液不循常道,小便浑浊不清,而为膏淋;若肾虚下元不固,不能摄纳精微脂液,亦为膏淋;若肝气失于疏泄,气火郁于膀胱,则为气淋;若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膀胱气化无权,亦成气淋。若久淋不愈,湿热留恋膀胱,由腑及脏,继则由肾及脾,脾肾受损,正虚邪弱,遂成劳淋;

六淋联系:淋证虽有六淋之分,但各种淋证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首先是虚实之间的转化。如实证的热淋、血淋、气淋可转化为虚证的劳淋。反之虚证的劳淋,亦可能兼夹实证的热淋、血淋、气淋。而当湿热未尽,正气已伤,处于实证向虚证的移行阶段,则表现为虚实夹杂的证候。其次是某些淋证间的相互转换或同时并见。前者如热淋转为血淋,热淋也可诱发石淋。后者如在石淋的基础上,再发生热淋,血淋,或膏淋并发热淋、血淋等。在虚证淋证的各种证型之间,则可表现为彼此参差互见,损及多脏的现象。

病症鉴别:

淋证与癃闭

共同点

均属膀胱气化不利,二者都有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的症状

不同点

淋证:尿频而疼痛,且每日排尿总量多为正常

癃闭: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时甚至无尿

联系

癃闭复感湿热,常可并发淋证,而淋证日久不愈,亦可发展为癃闭

《医学心悟·小便不通》

癃闭与淋证不同,淋则便数而茎痛,癃闭则小便点滴而难出

血淋与尿血: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其鉴别的要点是有无尿痛,尿血多无疼痛之感,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膏淋与尿浊:膏淋与尿浊在小便浑浊症状上相似,但后者在排尿寸无疼痛滞涩感,可资鉴别。即如《临证指南医案·淋浊》所言:“大凡痛则为淋。不痛为浊。”

六种淋证:六种淋证均有小便频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此外各种淋证又有不同的特殊表现。热淋起病多急骤,小便赤热,溲时灼痛,或伴有发热,腰痛拒按,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血淋为溺血而痛。膏淋证见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劳淋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

预后:淋证的预后往往与其类型及病情轻重有关。初起者,病情尚轻,治疗得当,多易治愈。但热淋、血淋有时可发生热*入血,出现高热神昏等重笃证候。若病久不愈,或反复发作,不仅可转为劳淋,甚则转变成水肿、癃闭、关格等证,或肾虚肝旺,成为头痛、眩晕。石淋因结石过大,阻塞水道亦可成水肿,癃闭,关格。膏淋日久,精微外泄,可致消瘦乏力,气血大亏,终成虚劳病证。

治疗原则:

①基本原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②实证以膀胱湿热为主者,治宜清热利湿;以热灼血络为主者,治宜凉血止血;以砂石结聚为主者,治宜通淋排石;以气滞不利为主者,治宜利气疏导。

③虚者以脾虚为主者,治宜健脾益气;以肾虚为主者,治宜补虚益肾。

④虚实夹杂者,又当通补兼施。

正确认识淋证“忌汗”“忌补”之说:

淋证的治法,古有忌汗、忌补之说,如《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说:“淋家不可发汗。”《丹溪心法·淋》说:“最不可用补气之药,气得补而愈胀,血得补而愈涩,热得补而愈盛。”验之临床实际,未必都是如此。淋证往往有畏寒发热,此并非外邪袭表,而是湿热熏蒸,邪正相搏,或因湿热郁于少阳所致,发汗解表,自非所宜。因淋证多属膀胱有热,阴液常感不足,而辛散发表,用之不当,不仅不能退热,反有劫伤营阴之弊。若淋证确由外感诱发,或淋家新感外邪,症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者,仍可适当配合运用辛凉解表之剂。因淋家膀胱有热,阴液不足,即使感受寒邪,亦容易化热,宜避免辛温之品。至于淋家忌补之说,是指实热之证而言,诸如脾虚中气下陷,肾虚下元不固,自当运用健脾益气、补肾固涩等法治之,不必有所禁忌。

正确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如劳淋兼夹热淋,劳淋为本,热淋为标,正虚为本,湿热为标,考虑湿热已上升为主要矛盾,诊疗时应以治热淋为急务,采用清热解*、利尿通淋之治则,待湿热已清,转以扶正为主。另一方面,如有对本证影响不大的兼证存在时,还应抓住主要矛盾。以石淋兼夹血淋而言,石淋是病因,属本证,血淋是石淋的兼证,属标证,如若血淋不严重,不上升为主要矛盾时,治疗仍应以排石通淋为主,止血为辅。只有做到本证除,才能达到标证愈。但出血量多时又当治血为先。因此临证抓住主要矛盾是治疗的关键。

第三节癃闭

概念: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

提壶揭盖:通过开宣肺气来通利小便的一种治法。

病因病机:病因主要有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瘀浊内停、体虚久病五种。基本病理机制为膀胱气化功能失凋。

病位:肾与膀胱

形成机理:《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明确指出膀胱的生理功能为贮藏尿液,排尿则依靠其气化功能。但人体小便的通畅,有赖于三焦气化的正常,而三焦气化主要依靠肺的通调,脾的转输,肾的气化来维持,又需要肝的疏泄来协调。故肺、脾,肾,肝功能失调,亦可致癃闭。肾主水,与膀胱相表里,共司小便,体内水液的分布与排泄,主要依赖肾的气化,此外膀胱的气化,亦受肾气所主,肾与膀胱气化正常,则膀胱开阖有度,小便藏泄有序:若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化不及州都,则膀胱气化无权,亦可发生癃闭。此外,肺位上焦,为水之上源;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之枢纽;肝主疏泄,协调三焦气机之通畅。如肺热壅盛,气不布津,调通失职,或热伤肺津,肾失滋源;又如湿热壅阻,下注膀胱,或中气不足,升降失度;再若肝气郁结,疏泄不及:以及砂石、痰浊、瘀血阻塞尿路,均可导致膀胱气化失常,而成本病,由此可见,癃闭的病位虽在膀胱,但与肺、脾,肾,肝密切相关。

病理因素:湿热,热*、气滞及痰瘀

预后与转归:取决于病情的轻重和是否及时有效的治疗。若病情轻浅,病邪不盛,正气尚无大伤,且救治及时者,则可见尿量逐渐增多,此为好转的标志,可能获得痊愈。若病情深重,正气衰惫,邪气壅盛者,则可由“癃”至“闭”,变证迭生。尿闭不通,水气内停,上凌心肺,并发喘证、心悸;水液潴留体内,溢于肌肤则伴发水肿;湿浊上逆犯胃,则成呕吐。脾肾衰败,气化不利,湿浊内壅,则可导致关格,其预后多差。

病证鉴别:

①癃闭与水肿:癃闭与水肿临床都表现为小便不利,小便量少,但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浮肿,其者伴有胸、腹水,并无水蓄膀胱之证候,而癃闭多不伴有浮肿,部分患者还兼有小腹胀满膨隆,小便欲解不能,或点滴而出的水蓄膀胱之证

②癃闭与关格:二者主症都有小便量少或闭塞不通,但关格常由水肿、淋证,癃闭等经久不愈发展而来,是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常伴有皮肤瘙痒,口中尿味,四肢搐搦,甚或昏迷等症状。而癃闭不伴有呕吐,部分病人有水蓄膀胱之证候,以此可资鉴别,但癃闭进一步恶化,可转变为关格。故癃闭病情轻于关格。

治则:癃闭的治疗应以“腑以通为用”为原则。实证者宜清湿热,利气机,散瘀结;虚证者补脾肾,助气化。不可不经辨证,滥用通利小便之法。对于水蓄膀胱之急症,应配合针灸、探吐、导尿等法急通小便。

[临证备要]

①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癃闭为临床最为急重的病证之一。水蓄膀胱,欲排不能,小腹胀痛难忍,甚是急迫;小便不通,水*蓄于内,可致肿胀,喘促,心悸、关格等危重变证。因此,癃闭的治疗,必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治标之法有二:其一,对水蓄膀胱之证,内服药缓不济急,可急用导尿,针灸、少腹及会阴部热敷等法,急通小便。其二,对膀胱无尿之危证,可用中药灌肠方。一旦尿出,或水*症情有所缓解后,立即应针对不同病因,或排石,或祛瘀,或疏肝,或温补脾,肾,缓图其本,防止其旧病复发,死灰复燃。

②下病上治,欲降先升:中医学认为小便的排泄,除了肾的气化外,尚需依赖肺的通调,脾的转输,因而本病还与肺、脾有关。当急性尿潴留,小便涓滴不下时,常可在原方基础上稍加开宣肺气,升提中气之桔梗、杏仁,紫菀、升麻、柴胡等,此为下病上治,提壶揭盖,升清降浊之法。除了内服药外,应用取嚏法,探吐法均是取其旨意。

附:关格

概念:是指由于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危重病证。小便不通谓之关,呕吐时作称为格。多见于水肿、癃闭、淋证的晚期。

走哺:以呕吐伴有大小便不通利为主症的病证,往往先有大便不通,而后出现呕吐,呕吐物可以是胃内的饮食痰涎,也可以带有胆汁,常伴有腹痛,最后出现小便不通。

气血津液病证

第一节郁证

概念: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治疗原则: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

第二节血证

概念: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葡萄疫:邪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者,紫斑的一种,由外感温*所致。

病因:感受外邪、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久病或热病之后。

病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血证的预后:一是引起血证的原因。一般来说,外感易治,内伤难愈,新病易治,久病难疗。二是与出血量的多少密切有关。出血量少者病轻,出血量多者病重,甚至形成气随血脱的危急重证。三是与兼见症状有关。出血而伴有发热,咳喘,脉数等症者,一般病情较重。

治疗原则:

《景岳全书·血证》说:“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概而言之,对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

①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

②治气:气为血之帅,气能统血,血与气休戚相关,故《医贯·血证论》说:“血随气乎,治血必先理气。”对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

③治血:要达到治血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根据各种证候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其中包括适当地选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祛瘀止血的方药。

治血三法: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宜补肝不宜伐肝。经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肝为将*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气降即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虞矣。降火必用寒凉之剂,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血愈不能归经矣。”

《血证沦》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

第三节痰饮

病症鉴别

1、痰饮: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胃肠。

2、悬饮:胸胁饮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

3、溢饮: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4、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痰饮病的形成,是因为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气化不利,水液停聚而成。饮为阴邪,遇寒则聚,遇阳则行,得温则化。同时,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阳被伤则寒饮难于运行。反之,阳气不虚,温运正常,饮亦自除。所以,治疗痰饮需借助“温药”以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阳气振奋,既可温化饮邪,又可绝痰饮滋生之源。开发腠理,通调水道是疏通祛邪之道,使饮邪能从表从下分消而去。“和之”是指温药不可太过,亦非燥之、补之。专补碍邪,过燥伤正,故应以和为原则,寓调和人体阳气,实为治本之法。

第四节消渴

概念: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消渴常见并发症及其机理:消渴后期阴伤气耗,可出现多种并发症。

①若肾阴亏虚,水不涵木,精血不能上承耳目,可并发白内障,雀盲,耳聋。

②若燥热内结,营阴被浊,脉络瘀阻,蕴*成脓,可伴发疮疡,痈疽。

③若肺失滋润,肺燥伤阴,祭虫乘袭,可并发肺痨

④若阴虚燥热,炼液为痰,以及血脉淤滞,痰瘀阻络,蒙蔽神机,痹阻经络,可并发中风;

⑤若阴伤及阳,脾肾衰败,不能化气行水,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还可并发水肿。

辨证要点

①辨病位:通常对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中消;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下消。

②辨标本:本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一般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虚为主,进而由于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虚。

③辨本症与并发症:多饮、多食、多尿和乏力、消瘦为消渴病本症的基本临床表现;并发症为痈疽、眼疾、心脑病证等。

治疗原则:

①本病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②《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③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淤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应适当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方法。

第五节自汗、盗汗

第六节内伤发热

贼火:《医学心悟?火字解》称外邪引起的发热为“贼火”,认为“贼可驱而不可留”。

子火:《医学心悟?火字解》将由久病伤正、情志不舒、饮食失调、劳倦过度等引起的内伤发热称为“子火”,“子可养而不可害”。

甘温除热:甘温除热法源于《内经》,创于东垣,为中医治疗气虚发热的有效方法,指对于由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引起的内伤发热,采用补中益气汤类甘温之剂治疗的方法。

病症鉴别:

外感发热

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起初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

内伤发热

因久病体虚、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及外伤出血所致。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第七节虚劳

概念: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虚损)

第八节肥胖

肢体经络病证

第一节痹证

概念: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五体痹: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的合称,痹证初期邪痹肌表、经络之间,表现为肢体百节疼痛、麻木、肿胀、酸楚、重着,甚则关节僵直、变形、活动障碍。“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五脏痹:心痹、肺痹、脾痹、肝痹、肾痹的合称,为风寒湿热等邪深入,内传五脏六腑。“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白虎历节:四肢关节走痛,痛不可忍,不得屈伸的疾患。又名痛风。

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

病因:外因:感受风寒湿邪、感受风湿热邪;内因:劳逸不当、久病体虚。

病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机。

预后方面指出:“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者痛久,其留连皮肤者易已。”

病理变化:一是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二是病久使气血耗伤,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和肝肾不足的证候;三是痹证日久不愈,复感于邪,病邪由经络而累及脏腑,出现脏腑痹的证候,其中以心痹较为常见。

辩证要点:痹证的辨证,一是辨邪气的偏盛,二是辨别虚实。

临床痹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属风邪盛;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者为痛痹,属寒邪盛;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为着痹,属湿邪盛;关节肿胀,肌肤红,灼热疼痛者为热痹,属热邪盛。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者为痰;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瘀斑等为瘀。一般说来,痹证新发,风、寒、湿、热、痰、瘀之邪明显者为实;痹证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脏腑,肝肾不足者为虚;病程缠绵,日久不愈,常为痰瘀互结,肝肾亏虚之虚实夹杂证。

治疗原则:

①痹症以风、寒、湿、热、痰、瘀痹阻经络气血为基本病机,治疗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

②根据邪气的偏盛,分别予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行瘀,兼顾“宣痹通络”。

③痹症的治疗,治风宜重视养血活血,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寒宜结合温阳补火,即所谓“阳气并则阴凝散”;治湿宜结合健脾益气,即所谓“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久痹正虚者,宜重视扶正、补肝肾、益气血之法。

《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

第二节痉证

概念: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亦称为“痓”。

瘛疭:即抽搐,多见于急性热病或某些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抽搐多呈持续性,有时伴有短暂性间歇,手足屈伸牵引,部分病人可有发热神昏,两目上视等症状。

病症鉴别: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萎桂枝汤主之。”“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龄齿,可与大承气汤。”

第三节痿证

概念:

①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躄”。痿是指机体痿弱不用,躄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

②泻南方、补北方:朱丹溪提出“泻南方、补北方”,是从清内热、滋肾阴方面,达到金水相生,滋润五脏的另一种方法。

③偏枯:中风病见一侧上下肢偏废不用,常伴有语言謇涩、口眼歪斜,久则患肢肌肉枯瘦。(半身不遂)

④肺热叶焦:是指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因而五体失养,肢体痿软。

病症鉴别:

痹证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而致。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机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肉萎缩。而痿证复感风寒湿邪,亦可发为痹证。

*治痿独取阳明

①痿证的形成,《素问·痿论》认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揔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②治痿独取阳明(强调调理脾胃在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其一,“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乃气血生化之源;其二。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阳明盛,气血充,诸筋得以濡养,则关节滑利,运动自如;其三,阴经阳经总会于宗筋,合于阳明。会于前阴者虽有九脉,但冲脉、阳明脉占重要地位,而冲脉通过气街与阳明相会,以接受阳明的气血,故冲脉之气血本于阳明。《素问直解》说:“阳明者,胃也,受盛水谷,故为五脏六腑之海,皮,肉,筋,脉,骨,皆资于水谷之精,筋骨不和,皆由阳明不能濡润,所以治痿独取阳明也”。“治痿独取阳明”是治痿的重要原则,而不是唯一的原则,应当根据痿病发病之脏不同,辩证治疗,即《素问·痿论》曰:“各补其荥而通其俞”之意。)

③对于独取阳明,临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不论选方用药,针灸取穴,都应重视补益脾胃。二是“独取阳明”尚包括清胃火、祛湿热,以调脾胃。三是临证时要重视辩证论治。

第四节颤证

概念: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又称为“振掉、颤振、震颤”

第五节腰痛

概念:

①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②肾着:是因寒湿附着肾经而见腰部寒冷沉重的病证。《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腹重如带五千钱。”治宜散寒祛湿,用甘姜苓术汤。

温馨提示如果大家觉得我们的内容还不错,还想每天看到更多志大智小的相关信息,就请大家动动可爱的小手:1.将“志大智小”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内科学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