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泄泻
一、泄泻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1.概念: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2.泄泻的历史沿革
(1)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
(2)汉唐时代将此病包括在“下利”之中,至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
(3)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学上的里程碑。
二、泄泻的病因病机
1.病因
泄泻的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不调,禀赋不足及久病后脏腑虚弱等,而脾虚湿盛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泌浊传导功能失司是发生泄泻的主要病机。
2.病机
泄泻病因虽然复杂,但其基本病机变化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关键所在。
三、泄泻的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首先应区别寒、热、虚、实;其次辨暴泻与久泻;再次辨兼夹症。
治疗原则:
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故其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应着重化湿,参以淡渗利湿,根据寒湿、湿热与暑湿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清化湿热和清暑祛湿之法,结合健运脾胃。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运脾气为要,佐以化湿利湿;若夹有肝郁者,宜配合抑肝扶脾;肾阳虚衰者,宜补火暖土。
分证论治:
1.暴泻
(1)寒湿内盛证(寒湿证)
治法:芳香化湿,解(疏)表散寒。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题干: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若外感寒湿,饮食生冷,腹痛,泻下清稀,可用纯阳正气丸温中散寒,理气化湿;若湿邪偏重,腹满胀鸣,小便不利,用胃苓汤健脾行气祛湿。
(2)湿热伤中证(湿热证)
治法:清热燥(利)湿,分利止泻。
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题干: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舌质红,苔*腻,脉滑数或濡数。
若在夏暑之间,症见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濡数,可用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表里同治,解暑清热、利湿止泻。若湿邪偏重,症见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厚腻,脉濡缓,可合平胃散。
(3)食滞肠胃证(食滞证)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题干: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若食积较重,脘腹胀满,可因势利导,根据“通因通用”的原则,用枳实导滞丸。
2.久泻
(1)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题干: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加,面色萎*,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用附子理中丸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或兼有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以健脾止泻、升阳举陷。
(2)肾阳虚衰证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代表方:四神丸加减。
题干: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若脐腹冷痛,可加理中丸温中健脾;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脱肛,为中气下陷,可加*芪、*参、白术、升麻益气升阳,亦可合桃花汤或真人养脏汤以固涩止泻。若虽为五更泻,但脾肾阳虚不显,反见心烦嘈杂,而有寒热错杂之症者,宜用乌梅丸加减。
(3)肝气乘脾证
治法:抑肝扶脾。
代表方:痛泻要方加减。
题干:泄泻肠鸣,腹痛攻窜,矢气频作,伴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舌淡红,脉弦。
第八节痢疾
一、痢疾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1.概念: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内伤饮食而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2.痢病的历史沿革
(1)《内经》称本病为“肠澼”、“赤沃”,对其病因及临床特点作了简要的论述,指出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
(2)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其治疗痢疾的有效方剂白头翁汤等一直为后世沿用。
(3)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天行*气,夹热腹痛下痢”之说,以“痢”称本病,逐步为后世医家所接受。
(4)《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有赤白痢、脓血痢、休息痢、蛊注痢等二十一候。
(5)唐《千金要方·脾脏下》称本病为“滞下”。
(6)宋代《济生方·痢疾论治》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一直沿用至今。
(7)《丹溪心法·痢病》进一步阐明痢疾具有流行性、传染性,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论述痢疾的病因以“湿热为本”,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则。
二、痢疾的病因病机
1.病因
本病多由外受湿热、疫*之邪,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与肠腑而形成,其发病多与季节有关。
2.病机
脾胃主受纳运化,升清降浊之职,而肠腑司泌浊传导。痢疾为病,多发于夏秋之交,因脾主长夏,此时暑、湿、热三气交蒸,最易伤脾。本病病位在肠,与脾胃密切相关,可涉及肾。基本病机为邪蕴肠腑,气血凝滞,传导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而成痢。病理因素为湿热、疫*、寒湿、食积等。
三、痢疾的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本病首辨虚实;其次辨寒热;再次辨伤气、伤血。
治疗原则:
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调气和血,消积导滞。
分证论治:
1.湿热痢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芍药汤加减。
题干: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腻,脉滑数。
痢疾初起,若兼见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痛者,可用解表法,用荆防败*散,解表举陷,逆流挽舟;如表邪未解,里热已盛,症见身热汗出,脉象急促者,则用葛根芩连汤表里双解;若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喜冷饮,属热重于湿者者,则宜以白头翁汤清热解*;若食积化热,痢下不爽,腹痛拒按者,可加用枳实导滞丸行气导滞,泻热止痢,乃通因通用之法。
2.疫*痢
治法:清热解*,凉血止痢。
代表方: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题干:起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甚者神昏惊厥,舌质红绛,舌苔*燥,脉滑数或微欲绝。
若见神昏谵语,甚则痉厥,舌质红苔*糙,脉细数,属热*深入营血,神昏高热者,用犀角地*汤、紫雪丹以清营凉血开窍;若暴痢致脱,症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唇舌紫黯,尿少,脉微欲绝者,应急服独参汤或参附汤,加用参麦注射液、参附芪注射液等以益气固脱。
3.寒湿痢
治法:温中燥湿(温化寒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不换金正气散加减。(胃苓汤加减)
题干: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暑天感寒湿而痢者,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以祛暑散寒,化湿止痢。
4.阴虚痢
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止痢)。
代表方:*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题干: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5.虚寒痢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代表方: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题干: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6.休息痢
(1)发作期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代表方:连理汤加减。
题干: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若脾阳虚极,肠中寒积不化,遇寒即发,症见下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白脉沉者,用温脾汤加减以温中散寒,消积导滞;如久痢脱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属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下痢时作,大便稀溏,心中烦热,饥不欲食,四肢不温,证属寒热错杂者,可用乌梅丸加减。
(2)缓解期(了解即可)
脾气虚弱证
题干:腹胀食少,大便溏薄或夹少量黏液,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或脱肛,舌质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治法:补中益气,健脾升阳。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瘀血内阻证
题干:腹部刺痛,拒按,下痢色黑,腹痛固定不移,夜间加重,面色晦暗,或腹部结块,推之不移,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代表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寒热错杂证
题干:胃脘灼热,烦渴,腹痛绵绵,畏寒喜暖,下痢稀溏,时夹少量黏冻,饥而不欲食,强食则吐,四肢不温,舌质红,苔*腻,脉沉缓。
治法:温中补虚,清热化湿。
代表方:乌梅丸加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