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厚重的黄土地
Kf03mXLrtdr - 2020/1/25 15:14:00
命中注定我会与*土有一种永远也割舍不掉的渊源。听母亲讲,我生在自家土窑洞的土炕上,村子里的接生婆也是我的姑奶奶用一堆绵绵细细的*土把我从头到脚擦干的。我还没有睁开眼睛看清楚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时就已经闻到了泥土的味道。就像田野里的一株小草或者是水渠畔的一棵小树在风雨摇曳的*土地里长大成人。      我的家乡在南华山北麓一个名叫菜园的小村子里。那里群山环抱、林木齐拥,数眼泉水汇集成一股涓涓小溪,日夜不停地自南向北而流,滋润着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几千年前,这个美丽的山麓,在面向东南、临近水源的阳坡上,先民们利用丰厚的*土,依坡修筑了半地穴和窑洞式的住所,过着稳定而自足的穴居生活。几千年的历史被春去秋来的岁月无情淹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某一天,当宁夏博物馆考古队的专家们第一次踏上这片厚重的*土地时,他们惊奇地发现散碎在村子附近山坡上的一块块陶片。捡起这些浮出于*土上的历史遗存,他们仔细地端详着、兴奋地议论着,仿佛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些散落的碎陶片大多属于新石器时代,至此家乡便有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名曰“菜园文化”。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无论是其整体还是个人,记忆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历史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种记忆。今天当我们再一次挖掘这片厚重的*土地时,祖先们用一双双勤劳智慧的手,打磨了一件又一件石器,制作了各式各样的陶罐,人类的进步与文明就这样一天天地书写着,跌宕起伏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时间虽然能够改变许多但仍有一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们对脚下这片*土的敬重与依恋,无论如何总是改变不了的。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态度。即便是居住在一个十年九旱、缺水少雨甚至被称作是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地方,他们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就是不离不弃。一个人一辈子做几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农民就是这样的人,一旦拥有别无他求。他们知恩图报、知足常乐。对待土地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那样感情深厚。      农村的日子是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每每想起小时候经历的一些事,心中不免有一股柔软的情愫暗暗涌动。很小的时候我就学会做各种各样的农活 ,其实有好多活计是不用刻意去学的,只要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就自然而然地会了。每一个农村孩子最繁重的假期作业就是干农活。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犁地、放牛或者放驴。犁地算不上最苦的活但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每个早晨天还麻麻亮的时候,我就随着四叔到村子附近的山坡地里去犁地。四叔套着一对骡子,我赶着两个老犍牛。四叔在东边我在西边,骡子和牛不是一个级别,必须得隔开。我光着脚丫,左手拿着鞭子右手扶着犁把,跟在老牛的后面慢腾腾地向前走。脚下刚刚翻过的湿地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泥土味,那种味道已早早地刻在我的心底里了,到任何时候都是不会忘却的。老牛不知道前面的路到底有多长,我同样也不知道。我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向前走着、走着。有时候牛实在是太累了,双腿一软便跪倒在脚下的土地上。我高高地举起了鞭子,却始终不忍心把它落在牛的脊背上。过了一会儿,老牛突然站了起来,低着头继续吃力地向前走去。这个画面牢牢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之中。我常常在想,家乡的父辈们何尝不是得了白癜风怎么办一头牛啊!从牛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坚强、一种力量、一种“不等扬鞭自奋蹄”的精神。不管前方有多远,不管道路有多难,他们只会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去。 (关于友情的句子 )     放牧是一件最轻松最舒适的事情,约上几个小伙伴,拿上牛皮鞭子 、木头鞭杆,赶上一群毛驴或者几头*牛,在长满野草的山沟缓坡上度过暑假里最悠闲的一段时光。牲畜们只顾低头啃着漫山遍野的青草,我们就开始在辽阔的田野里抓石子、跳方格、追野鸡、打沙包。玩累了就躺在松软的*土地里,听一听微微的山风从耳边吹过的声音,看一看淡淡的白云从头顶飘过的姿态。有时候也说一说村里的女孩谁的眼睛大、谁的辫子长。谁家的女子长得漂亮、谁家的女子长得壮实。每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就骑着毛驴,赶着毛驴,行走在回归的山道上,有时候驴腿子一软,打个趔趄,一不小心就从驴背上摔下来,跌个鼻青脸肿。驴还是呆在原地一动也不动,等候着我们再一次爬上它的脊背。一想起这些我暗自感叹着:驴大概是世界上最听话的动物了。有一天我读陆游的诗词时,偶然看到“细雨骑驴入剑门”的句子,还真有点替古人担忧的意思,下雨路滑,千万别从驴背上掉下来。驴有时也会使点小性子,发点小脾气的,要不怎么会说某某人有点驴脾气。在古代武士骑马征战,文人骑驴吟诗是极为常见的事情,连神仙都免不了倒骑驴的。孔子当年不也是坐着毛驴车周游列国,一个地方又一个地方地推销自己的学说。      农民对牲畜的关爱与土地一样充满着深情,那是他们土里刨食的帮手和依靠。记得小时候有一头怀着骡驹的母驴不慎从山崖上掉下去摔死了,村子里好多老人都流了泪,这是一种多么朴素的慈悲与善良,这种淳朴而厚重的品格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上传承着、延续着,成为乡村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矗立在连绵不断的*土地上。      南华山下这片厚重的*土地滋养了一辈又一辈的家乡人。他们植根于斯生长于斯,生活的脚步在这里留下了无数个层层叠叠的印痕,每一孔土窑洞每一间土坯房都盛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生命的重负使他们与*土地更加亲密,将自己一生的执着凝固在深厚的土壤中。虽然脚下的土地贫瘠、干涸,他们无怨无悔、不浮不躁,日复一日地把深情播撒在希望的田野,静静地守候着一个风调雨顺的季节。他们始终坚信明天的日子一定比今天好,只要有耐心就一定有回报。      近几年,每逢开斋节或古尔邦节我总要回到家乡,跟随虔诚的父辈们走进清真寺的殿堂,和他们一起礼拜、一起聊天,聆听他们讲那过去的事情。一切似乎和以前一样,一切又好像不一样了。出门的日子久了我便成了客白癜风是否可以治愈人,被一家又一家地请来请去、请吃请喝。坐在暖暖的热炕头上,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儿时的经历被父辈们捡拾起来,变成了一串串刻骨铭心的回忆。      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米和土豆扎根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父亲的早逝使我们一家更是雪上加霜。你借一碗米他借一碗面,父老乡亲们的宽厚与善良,帮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母亲在强硬的生活面前没有退却更没有低头,她用一副瘦弱的肩膀、一股柔韧的精神撑起了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即便是再苦再累,她也供养我们兄妹读书,从而成就了我们现在的生活。这种无私的母爱究竟有多长,恐怕用我们的一生也无法丈量。      我时常在想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家乡就是一棵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大树,我们只不过是一群飞出飞进的小鸟,不管你飞多远、无论你飞多高,你都会经历从出门到回家这样一种循环,就像钟表那样从起点回归到终点。我们最后都要回到家乡这片厚重的*土地上。
1
查看完整版本: 厚重的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