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了一口苹果后,发现苹果上突然出现了血;早晨刷牙后,牙龈突然出了血;吃完东西后,突然吐起了血;上了大号,用纸一擦,发现纸上突然出现了血……这些都是出血的症状。一旦涉及到血,人就警惕了起来,因为这往往事关重大。
中医对出血概念的界定
那中医对出血是如何辩证论治的呢?
中医认为,出血是指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外出于肌肤口鼻诸窍的症状,其往往与脏腑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各部位出血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齿衄(牙龈出血):又称牙衄、牙宣,其病变与胃、肾有关。
耳衄(耳腔出血):出血量大者又称脑漏,其病变与肾、肝有关。
目衄(眼球或目眶处出血):出血量大者也称脑漏,其病变与胃、肝、肾有关。
肌衄(肌肤渗出血):又称紫癜、紫斑,其病变与心、脾、肺、肾有关。
鼻衄(鼻腔出血):出血量大者也称鼻洪,其病变与肺、胃、肝有关。
咯血(血随咳咯出):常伴有痰涎,又称咳血,其病变与肺、肝、肾有关。
呕血(血随呕吐出):常夹有胃内容物,又称吐血,其病变与脾、胃、肝有关。
尿血(小便中带血):指血从小便中而出的症状,其病变多与肾与膀胱有关。
便血(大便有出血症状):色黑者为远离肛门处的胃肠出血,称远血;便下鲜血或先便后血,为近肛门端的肠段出血或痔疮出血,称近血。
七种血证
以上是通过表征,即浅表的病症来看待人体出血,下面将通过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来深层次地总结出血症状。中医上,将血证分为七种:
1、风热袭表证
出血症状:咳嗽痰中带血,或咳出纯血,或有鼻腔出血。
其它症状:发热头痛,口渴咽干,咽部肿痛,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
2、胃府热盛证
出血症状:鼻衄,或见吐血,出血势急量多,或见齿龈肿痛出血。
其它症状:面赤鼻干,口气臭秽,发热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肝火内炽证
出血症状:鼻出血、咯血、咳血,下泄可见尿血。
其它症状:面赤耳鸣,头痛眩晕,口干口苦,心烦易怒,胁肋疼痛,舌红苔黄或黄白相兼,脉弦有力。
4、下焦湿热证
出血症状:湿热蕴结于肠,下血鲜红,先血后便,或血下如溅;湿热蕴结膀胱,可见小便带血,或夹血丝血块。
其它症状:口苦口渴,腹部疼痛,尿道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5、阴虚火旺证
出血症状:咳血或衄血,时作时止。
其它症状:面容憔悴,头晕腰酸,干咳少痰,内热口干,舌红,脉细数。
6、脾不统血证
出血症状:可见于多种血证,血色暗淡。
其它症状:面黄无华,神疲懒言,肛门下坠,腹痛便溏,舌淡边有齿痕,脉细弱。
7、瘀阻失血证
出血症状:出血色紫起块。
其它症状:面黑且晦暗,口唇爪甲发青,腹部或胸部疼痛,固定不移,舌质紫暗或有紫斑,脉涩不畅。
中医止血法
1、清热止血法:主治气火上逆之出血证,可选用黄连解毒汤、十灰散来治疗。
2、凉血止血法:主治血热妄行的出血证,可选用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四生丸来治疗。
3、益气止血法:主治气虚引起的出血证,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来治疗。
4、温阳止血法:主治脾阳不顾的出血证,可选用黄土汤加减来治疗。
5、祛瘀止血法:主治瘀血内阻的出血证,可选用逐瘀汤、桃红四物汤之类加减来治疗。
6、收涩止血法:主治出血证急于敛固者,可选用十灰散、花蕊石散加减来治疗。
7、补血止血法:主治血虚不足而致的出血证,可选用四物汤加味来治疗。
8、养阴止血法:主治阴虚火旺、迫血妄行的出血证,可选用百合固金汤加减来治疗。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