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有2个亚型,一个是餐后不适综合征,餐后有饱胀和早饱的症状;第二是上腹痛综合征,伴有上腹部疼痛和上腹部烧灼感。另外患者病情会有持续性或间断性加剧的特性,会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让患者有严重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
近年来,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饮食结构改变等等因素使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大约有33%的人患有消化不良。随之学者将目光投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临床疗效”“临床研究”“临床观察”“治疗效果”,以期望改善患者症状。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统计,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有30%—50%患有焦虑障碍;医院中,约有30%患有抑郁。这可能是通过脑-肠轴影响到胃肠功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干预患者对治疗的选择,最终影响临床转归。因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焦虑抑郁状态,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防止其进一步加重的重要一步。
且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发病原因较为复杂,通常我们认为与胃动力下降、胃十二指肠内脏神经过于敏感及精神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睡眠不佳都是诱因。
西医目前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对病情仅能起到缓解作用,停药后症状易反复,对于病情迁延的患者,长期的西药治疗可能会导致耐受及一定不良反应。
反复发作的不适症状和无器质性病变的检查诊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需要新的突破口。
药物的“不良反应”“安全性”也是临床医务人员及科研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