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穷落后到国富民强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仅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离不开那些在爱国人士的无私奉献。
民族企业家董竹君不仅将自己十六年含辛茹苦赚得的十五万美金全部奉献给国家,更是将自己多年的心血——锦江饭店交给了国家。
然而本应得到认可的她,却在一段特殊时期里遭受了极其不公的对待。
董竹君
01
董竹君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变故。
她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以拉黄包车为生,但天有不测风云,父亲的病重母亲的失业,无疑让本就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无奈之下,12岁的董竹君被卖入青楼,沦为了卖唱女。
在青楼里董竹君被常在青楼出没以掩护革命活动的革命党人夏之时的才华和性情打动,两人设计逃出青楼,组成家庭。
婚后的生活并非想象中的甜美,夏之时的大男子主义和传统封建家庭的束缚,让追求独立人格尊严的董竹君感到窒息,于是她决定离婚,前往上海闯荡。
董竹君和督军丈夫夏之时
经过打拼,已到中年的董竹君开办了锦江饭店,在上海商界名声大噪。同时她还推动女权活动和革命活动,并把锦江饭店作为革命人士的活动据点,她还曾秘密自助宋时轮、郭沫若等爱国的革命志士。
解放之后,董竹君将多年经营的锦江饭店奉献给了国家。
但她的变故并未就此中断,甚至到60多岁时,她的生活依然无法保持平静。
董竹君
02
年10月23日,一群人冲进了董竹君的家中,以反动派的名义将她逮捕。
尽管在董竹君被逮捕之前已经知道当前局势并不太平,她的不少朋友都突然入狱,但在被抓那天,这位经历了无数风浪的女子还是不免慌了神,她清楚,她的罪名非常可怕——莫须有
董竹君开始了她长达五年的牢狱生活。
每天早上只要听到起床的号响,董竹君必须赶紧起床,简单整理一下后,就要开始刷马桶。
董竹君
她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就算天气再冷,她也只能睡在冷板上,想要御寒,只能通过原地跑步暖身。她的餐食也非常简单,每天只能啃一点窝窝头。
不仅如此,董竹君每天都要面临审讯甚至是殴打。
在一次长时间的提审中,董竹君在疲惫时说了一句:“今天晚了,要不早点安息吧!”
四川话中“安息”一词本就意为“休息”,但审讯员却一口咬定董竹君是在诅咒他们死,于是找人将她带出来暴打,打完之后他们还要求董竹君承认她并没有遭到殴打。
董竹君
一个68岁的老妇人在面对暴打时除了忍受还能做什么?董竹君只能蜷缩在地上,将所有的委屈咽在了肚里。
没多久董竹君被转到功德林监狱,在这里董竹君遭受到的身心折磨有增无减,但可笑的是,她根本不知道那些肆意暴打并辱骂她“娼妓”、“反动分子”的人究竟是谁。
董竹君一生中经历了很多风浪,但这种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对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经历了长时间的寒冷、饥饿和严酷的审讯后,董竹君身体各个部位开始出现问题。
她经常腹痛,体重明显下降,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头发居然彻底白完了。
董竹君
董竹君常常偷偷地流泪,她实在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她也曾想过结束生命一了百了,但信念告诉她不可以。
死人是没办法说话的,只有活着才能有含冤昭雪的希望,也只有活着才有机会和家人重聚天伦。
既然不能减轻痛苦,那就无视痛苦,董竹君选择振作起来,她每天早晚都会在心里默念鲁迅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敌人要你死,你偏不死”
心中只要有信念就不会被打倒,董竹君的精神一天天的好了起来。
董竹君(右)和大女儿夏国瑛(左)
03
不久董竹君又被转到了其他监狱,这里的条件并没有比之前的监狱好到哪去,依旧是那么阴冷潮湿。
但在这里董竹君不用每天都被提审,更令她欣喜的是她不再被单独关押——她有了可以谈心说话的狱友
因为监狱有规定,上厕所要遵守时间,所以那些肠胃不好的人自然会受些委屈。
董竹君就一位狱友有这方面的问题,她每次看狱友方便不顺利都很心疼,于是常常在这狱友方便前帮他按摩肚子,想让她舒服一些。
董竹君
勤快加上待人真诚,董竹君很快就和牢房中有着同样遭遇的人们结下了深厚友谊。
在董竹君70岁生日那天,得知她生日的同舍狱友们都齐齐举起手中的食物祝她生日快乐,这让董竹君感动得热泪盈眶。
年10月,董竹君在监狱关押了五年后终于见到了家人。
董竹君和家人
一周后董竹君以监外就医的名义回到了家中,没多久,公安部的人来到她的家中,宣布了她的释放。艰难的日子终于熬了过去!
此时外边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在回家后了解到孩子们在此期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儿子被迫离开家乡参加劳动,儿媳也被下放湖北,甚至外孙女都险些遭遇不幸。
但好在上天垂怜,一家人最终都安然无恙。
董竹君和家人
结语:
生逢乱世,无数人的思想和人生都因坎坷而变得更加坚定,董竹君正是其中一个员。
她没有因为困难而被打入尘埃,她一次次冲出束缚和牢笼,无论什么绝望困境,始终淡然处之。她凭借着坚定意志,顽强信念,活出了人生的精彩。
在之后的岁月,董竹君享尽了天伦之乐,在回忆一次探亲过程中,董竹君写下一首诗:
“儿孙欢腾义爱重,劳累薪俸倾囊供。莫羡前朝老莱子,愧感能不铭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