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5种方法教给你,赶紧收藏 [复制链接]

1#

拉肚子(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以2岁以下小儿最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该病容易引起流行。

泄泻即西医学之“腹泻”,见于多种消化系统病症。

感受外邪:风、寒、暑、湿、热邪均可致病;尤以湿邪最为常见,冬春多以风寒湿致泄多见,夏秋多暑湿热邪为多见。

饮食所伤: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节,多食易损伤脾胃,食热性或寒凉的食物长伤及脾胃所致;素体虚弱:或先天禀赋不足(肾阳虚导致脾阳不足),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反成湿,产生脾虚泻。

#

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清补大肠

清补脾经

止泻四法

——

所有泄泻都可用止泻四法,点按龟尾、搓擦七节骨、摩腹、揉肚脐。

1、风寒泻

症状:大便色淡,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或伴鼻塞,流涕,身热。舌苔白腻,脉浮紧,指纹淡红。

方法:经典方加一窝风,外劳宫,清肺,平肝,清天河/足三里,搓八髎。

2、湿热泻

症状:湿大于热或热大于湿,暴注下迫,粘腻,晦臭,四肢温,潮粘,昼重夜轻,肛门红灼,面红唇赤,舌红苔黄。

方法:经典方用清法加清胃、清小肠、清肺、补肾阴、运水入土、退六腑/倒捏脊。

3、伤食泻

症状:泄泻有酸臭气,面色淡黄,或发热,或不发热,胸闷,嗳气酸馊,或泛恶欲吐,不欲乳食,腹胀疼痛,腹痛则泄,泄则痛减,小便量少,苔黄垢。

方法:经典方用清法加清胃、消食四穴,退六腑/掐足三里。

症状:久泄久痢不止,吃寒凉食物,大便泄泻稀水量多,面色青黄,唇边(绕唇一周)发黄,鼻子周围发青,舌淡苔白而腻,腹痛喜温喜按,脉弱,小便少或无,大便淡黄无味或味腥,有不消化的食物或奶瓣。

方法:经典方加运土入水、清补肺、上三关、分阴阳、分阳、揉外劳宫、顺运外八卦、左端正。

脾肾阳虚泻

症状:久泻不止,大便清晰,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细,指纹色淡。

方法:经典方加温阳三穴,二马,外劳宫/按揉肾俞,横擦八髎穴以热为度。

·耳穴疗法·

主穴:胃、大肠、直肠、腹、内分泌、神门、屏尖。

配穴:脾、小肠、交感、皮质下、肺、肾、三焦。

注明:根据症状选择适用,主穴与配穴每次各取3到5个穴位,一天按压6次,耳廓发热为宜,三天换一次。

护理措施

1.推拿虽可医治婴儿泄泻,但仅局限于胃肠消化功能紊乱而致的泄泻和单纯的轮状病毒性泄泻,无明显脱水和酸中毒的患儿。

2.对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菌痢,应首先给予抗生素治疗。

3.对患儿应控制饮食,患儿每次便后须用温水洗净肛门,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应注意合理喂养,哺乳或喂食尽可能做到定时定量,添加副食不宜太快,品种不宜太多;并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疾病。

d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